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汽車會是蘋果達到2兆市值的撒手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Apple Car?iCar??Project Titan?

隨便你怎麽叫它。人們對蘋果汽車業務的主要問題已經從“它們會不會造車?”轉變成了“它們會怎麽造車?”。儘管蘋果官方的資訊還比較少,但蘋果向汽車行業的大舉進軍是比較確定的。

為何蘋果要大舉進軍汽車業務?

作為第一家市值達到兆的科技公司,驅動它股價增長的主要業務是手機。但其手機的銷量增長已經停滯,新財季收入和利潤的增長靠的是手機單價的提高。汽車業務有可能成為它市值向2兆邁進的增長動力。

汽車業務能否將蘋果的市值推到2兆美元?

蘋果市值達到1兆美元花了42年,它也是第一個達到這一水準的美國科技公司。著名的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測,汽車業務將成為蘋果市值達到二兆美元的三大市場力量之一。

郭明錤認為蘋果汽車、擴增實境耳機和互聯網服務業務是推動蘋果邁向新台階的主要因素,他將蘋果汽車業務定位到與iPhone為代表的手機業務同樣的高度,並預測蘋果的首款汽車將在2023年至2025年推出。他還表示蘋果相對於消費電子行業以及傳統汽車行業的競爭對手在造車上的優勢是它可以更好的整合硬體、軟體和服務。

考慮到蘋果此前在造車和開發自動駕駛方面的反覆糾結,以及它對於自己戰略和產品的保密程度,我們不能確定蘋果汽車一定會推出,但觀察其汽車項目長官層變動和人員雇傭情況,再加上郭明錤的預測,都表明蘋果正在堅定的執行向汽車業務進軍的戰略。

蘋果正擴張汽車團隊

當蘋果汽車業務啟動時,根據報導它有200多名員工,而現在根據Mac Rumors的最新說法,蘋果計劃把團隊規模擴張到1000人以上。大多數蘋果汽車業務員工都有汽車領域的工作經歷,他們曾供職的公司包括特斯拉、福特和通用汽車。

蘋果也從其他汽車巨頭或科技巨頭那裡挖高層員工,最新的例子是Waymo的高級工程師Jaime Waydo。她加入Waymo前曾任職於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在Waymo工作期間主要負責系統工程,並確定Waymo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何時可以不需要人類安全駕駛員監督。鑒於Jaime Waydo的資深經歷和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她應該對蘋果汽車團隊有很大幫助。

蘋果也從特斯拉挖角了很多資深人士,包括特斯拉的前機械工程經理David Nelson、前高級動力總成測試工程師John Ireland、前特斯拉人力主管Lauren Ciminera、高級工程師Doug Field、以及前特斯拉副總裁Chris Porritt。

蘋果還雇傭了此前來自電動車動力電池公司A123 Systems的專家,NVIDIA駕駛輔助系統的創建者Xianqiao Tong,專門研究自動駕駛汽車的德國科學家Lech Szumilas以及包括黑莓汽車軟體部門的前長官人Dan Dodge在內的至少24名黑莓員工。

蘋果是先製造整車還是做自動駕駛系統?

儘管已經有不少蘋果汽車的諜照和消息,但我們認為蘋果不會首先從零開發造整車,而是先成為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系統的提供商中的長官者。它們在2017年申請了名為“自動導航系統”的專利,它不需要提前將導航數據儲存在車機內,而會用車載傳感器和處理器來規劃路線。

蘋果的CEO庫克2017年6月在彭博的採訪中表示:“蘋果專注於自動駕駛系統,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也可能是蘋果進行的最困難的人工智能項目之一。”

2017年4月蘋果獲得加州的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許可證。不久之後它們以雷克薩斯RX450h為原型改造的測試車就開出了蘋果的一個工廠。目前我們得到的消息是,蘋果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規模已經達到27輛,顯然它們的計劃正在進行中。

蘋果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汽車技術的核心,它們也希望能成為這個領域的長官者。蘋果AI部分負責人Ruslan Salakhutdinov曾在一次人工智能主題的講話中提到蘋果正在進行的一項研究——使用雷射雷達來幫助自動駕駛汽車識別行人和騎手,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取得較大進展。

蘋果正在研發新的動力電池

蘋果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系統之外,還有其它的願景,它們希望抓住汽車電動化的機會。根據我們掌握的消息,它正在開發一種新型電池。它與一家韓國製造商合作,開發一種中空的圓柱形鋰離子電池。

中空的結構設計增加了氣流,能夠帶走電池使用時產生的大量熱量,改善了冷卻效果。使用這種電池的汽車可以減少冷卻系統所佔的體積,使整個電池總成變得更輕,更簡單,技術成熟後成本也會更低。

目前蘋果沒有公開自己韓國合作夥伴的名字,但根據一份歐洲的專利申請顯示,一家叫做Orange Power的公司正在開發中空電池技術,它很可能就是蘋果的合作方。

蘋果造整車會採用什麽路徑?

蘋果製造整車一開始的思路是與成熟的汽車製造商合作。它首先與寶馬、戴姆勒傳出緋聞,消息人士聲稱它們將合作開發製造iCar,不過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已經報導這項談判沒有成功,原因是整車廠商不接受蘋果把車輛數據儲存在iCloud這樣的雲端,這樣不利於數據保護。

還有傳言說蘋果將會收購英國的跑車製造商邁凱倫,這個消息也是不準確的。邁凱倫的CEO Mike Flewitt在路透社的採訪中表示,蘋果確實與邁凱倫有會談,也參觀了邁凱倫的公司,但是並沒有出價。

另一個路徑是自己造車,儘管這個計劃在蘋果此前的嘗試中不算成功。但是像特斯拉、Lucid Motors、Karma以及Uber和Waymo都在做類似的業務,蘋果也不會甘心落後。何況它們對於用戶直接感知和互動的體驗十分重視,也不會把造車的權利交給別人而自己僅提供自動駕駛系統。

目前蘋果已經計劃製造自動駕駛的班車,它將在自己的園區內提供通勤服務。這種利用固定的路線測試自動駕駛技術並逐漸過渡到更複雜路況的測試方法在業界比較常見,對於蘋果來說,除了可以測試自動駕駛技術外,也能積累汽車製造經驗。

蘋果對自動駕駛合法化所作的努力

自動駕駛這個變化未來會席卷汽車世界,相關法律肯定需要編寫,科技巨頭也希望影響監管法律的制定。2016年,蘋果公司的產品完整性測試主管Steve Kenner致信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它包含了對於自動駕駛汽車政策和蘋果公司關於如何最好的保護乘客並跟上創新步伐的建議。

蘋果發言人Tom Neumayr當時表示:“蘋果正在大力投資機器學習和自動駕駛系統,這些技術有很多潛在的應用,甚至能影響交通運輸業的未來,因此我們已向NHTSA提供建議,希望與NHTSA合作,幫助確定行業的最佳實踐。”

在另一封信中,該公司呼籲加強公路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政策,讓公司向政府提供更多數據,這可能會拖慢谷歌和Uber這樣先行者的競爭步伐,因為它們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起步的更早。除非蘋果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非常好,否則就現在的公開資訊看它們並沒有領先。

蘋果對汽車行業的其他影響

蘋果還沒有開發出成熟的自動駕駛系統,也沒有造出整車。但現階段它已經是汽車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它的CarPlay車載系統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汽車行業有眾多合作夥伴,觸達了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據路透社報導,蘋果還與電動汽車充電站製造商談判,不過目前還沒有詳細的細節公布。

即使最終蘋果製造整車的計劃沒有成功,它的項目也會影響矽谷的新興造車者。兩位曾在蘋果Project Titan工作過的資深人士Soroush Salehian和Mina Rezk創辦了一家叫Aeva的創業公司,他們的項目領域正是自動駕駛汽車,他們的雷射雷達和傳感器能夠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更廣,更詳細和更可靠的視野。

當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系統成熟後,鑒於CarPlay已經打下的客戶服務和消費者認知基礎,它將可能廣泛的使用在各大汽車品牌的成品車中。這將為蘋果的股價增長提供強大的動力。

如果郭明錤的預測是正確的,蘋果的整車產品將在2025年之前大舉推出,以蘋果常年積累的口碑,它將會引領一波換車浪潮。(本文首發鈦媒體)

【鈦媒體作者介紹:阿爾法公社綜合編譯自digitaltrends】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