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粹名醫余芙蓉談子宮肌瘤的中醫分型與辨證治療

子宮肌瘤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所以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好發於30-50歲的育齡期女性。子宮肌瘤可導貧血、急性腹痛、不孕、流產等一系列危害,中醫保守療法較受患者歡迎。下面我們請湖北省名老中醫、紅牆國醫胡維勤弟子、武漢國粹館中醫醫師余芙蓉教授,和大家一起分享子宮肌瘤的中醫病理病機和辨證治療。

國粹名醫余芙蓉談子宮肌瘤的中醫分型與辨證治療

子宮肌瘤的中醫病機與分型

余芙蓉教授說,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形成,多與正氣虛弱,血氣失調有關。或由經期產後,內傷生冷,或外受風寒,或恚怒傷肝,氣逆而血留,或憂思傷脾,氣虛而血滯,或積勞積弱,氣弱而不行所致。常以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等因素結聚而成。

根據患者癥狀,中醫子宮肌瘤可分為以下五型:

1.痰濕瘀阻型:癥狀為下腹部脹滿,胃脘部飽脹,滿悶不舒,痰多,帶下量多、黏膩,舌胖,舌質暗,苔白膩,脈沉滑。

2.氣滯血瘀型:癥狀為小腹脹痛或刺痛,精神抑鬱,經前有乳房脹痛,月經超前或閉經,經期延長、淋漓不盡,或痛經,或白帶增多,舌邊可見瘀斑或瘀點,舌苔薄,脈弦。

3.濕熱夾瘀型:癥狀為腰骶部酸痛,帶下量多,顏色發黃,有異味,部分患者可出現低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4.寒濕凝滯型:癥狀為小腹冷痛喜溫,經期延後,月經量少,色淡,同時伴有大便溏泄。舌暗淡,舌苔白而潤,脈沉緊。

5.陰虛內熱型:癥狀為經血暗紅,五心煩熱,口乾咽燥,大便乾燥,偶爾可見崩下。舌紅,苔薄,脈細數。

子宮肌瘤中醫辨證療法

余芙蓉教授認為:正氣虛弱是子宮肌瘤的主要病機,此病一旦形成,則邪氣愈甚,正氣愈傷,故後期則形成正氣虛,邪氣實,虛實錯雜之痼疾。根據本病血氣失調和痰濕的特點,治療時應辨清在氣、在血、在痰,新病還是久病的不同。如果病在氣,則理氣行滯為主,佐以理血;若是病在血,則活血破瘀散結為主,佐以理氣。如果病乃新發、正氣尚盛,可攻可破;如果病久正衰,則宜攻補兼施,大凡攻伐,宜「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如果瘤體較大,藥力不足以克伐,當以西醫手術之法,先祛實邪,再行補益,當為上舉。

子宮肌瘤中醫辨證療法包括:

1. 行氣導滯,活血消癥

適合癥狀:氣滯,具體表現為小腹脹滿,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無定處。舌苔薄白而潤,脈沉而弦。

2. 活血破瘀,消癥散結

適合癥狀:血瘀。具體表現為胞中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膚乏潤,月經量多或經期延後,口乾不欲飲。舌質紅,邊有瘀點,脈象沉澀。

3.理氣、化痰、消癥

適合癥狀:痰濕。具體表現為下腹部包塊,時有作痛,按之柔軟,帶下較多。偏寒則帶下色白質粘膩,形體畏寒,胸院滿悶,小便多,舌苔白膩,舌質暗紫,脈細濡而沉滑。偏熱則帶下色黃質粘膩,有臭味,甚則如膿,胸悶煩躁,發熱口渴,尿少色黃,舌苔黃而膩,舌質紅,脈弦大或滑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