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治腫瘤的四大法則!

?辯證與辨病相結合

辯證是中醫診斷疾病的基礎,所謂辯證即應用中醫學理論對病人所表現的各種癥狀、體征(如舌象、脈象、腫瘤的大小以及質地等等)進行仔細分析,最終得出診斷結論(如氣虛、陰虛、濕滯、血瘀、痰阻等等)。同一種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因此其辯證的結論可能存在差別,而不同疾病有可能表現出相似的癥狀,其辯證的結論有可能相同。例如,兩2個肺癌病人,他們的癥狀可以完全不同,一例可能是脾肺氣虛,而另一例是陰虛內熱,因此,在治療上分別採用健脾益氣、養陰清熱的中藥。又如宮頸癌與大腸癌是兩種不同的惡性腫瘤,但是他們可以出現類似的癥狀,如腰痛、腰酸、頭暈、舌紅、脈弦細等,辯證的結論是肝腎陰虛,因此都宜採用滋補肝腎的方法。另外,不同癌症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有其特有的證型,如肺癌痰濁、瘀血居多,胃癌貧血、脾虛多見,乳腺癌以肝腎不足、肝氣有餘為特徵,因此對於上述疾病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疾病的共性分別注意應用化痰、祛瘀、健脾養血、滋補肝腎、疏肝理氣等方法並與辯證結論相結合,就有可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扶正與祛邪相結合

在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正邪相爭貫徹始終。古人有「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說法。正、邪雙方構成了矛盾的兩個方面。心、肝、脾、肺、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氣血的充盈程度、經絡的傳輸、聯絡功能以及陰陽的偏勝程度構成了正氣的一方,腫瘤的大小以及轉移與否、痰濁瘀血的存在以及程度、毒熱的深度以及持續時間等因素是判斷邪氣程度的重要指針。在一般情況下,腫瘤病人的正氣不足與邪氣內踞往往同時存在,在這裡,正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攻邪之時必須考慮病人正氣的恢復問題,因為攻邪藥物往往會帶來正氣的損失,如蟲類抗腫瘤中藥容易損傷脾胃、理氣活血中藥可以損傷陰液;反過來說,扶正療法應用不當、,扶正過程中不考慮邪氣的去處,則有可能留邪,影響抗癌的效果。因此,治療過程中應該充分將扶正與祛邪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正氣虧虛尚不明顯的時候,以攻邪、消瘤為主要的治療原則,同時考慮適當的扶正治療;在正氣虧虛比較明顯的情況下,即使邪氣比較旺盛,也宜採用以扶正為主的治療原則,同時適當應用祛邪中藥,待正氣明顯恢復後再應用攻邪為主的治療方法。

內治與外治相結合

應用辯證論治的思路,在確定證的基礎上應用相應的中醫治療法則組成合理的方劑以湯藥或丸藥口服治療,從整體上調節陰陽的平衡,從而糾正陰陽的偏勝、阻止腫瘤的發展,這是中醫治癌的主要手段。對於體表腫瘤或腫瘤的骨轉移病人,如果採用合理的外用藥物對局部病灶進行治療,有可能起到減輕癥狀、縮小病灶的作用,如催脫酊治療宮頸癌、信道散治療食管癌、獨角蓮治療體表腫瘤均有一定的療效,這些外用藥物與內服中藥相配合,能夠獲得更好的抗腫瘤療效。

局部與整體相結合

腫瘤是一類全身性疾病,既有局部病灶又有全身癥狀,全身的狀態與局部病灶相互影響、相互聯繫。因此,腫瘤治療既要重視整體調治,又不能忽視局部治療。中醫重視整體與巨集觀調控、西醫注重局部及微觀處理,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如果能夠將巨集觀與微觀、局部與整體、內環境調節與病灶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如晚期肺癌治療過程中,我們首先應該採用辯證的方法確定病人的中醫證型以及相應的中醫治療法則,然後根據局部病灶的大小及位置、淋巴結轉移與否等情況,考慮採用放療、介入治療等意在控制局部病灶發展的治療方法,從而更好地控制腫瘤的生長、減輕癥狀並延長病人的生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