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期疼痛難耐,教你幾個按摩小手法

婦女在經期後或行經期間,小腹部有劇烈的疼痛,腰酸,影響工作及學習者,稱為痛經。

(病因病理) 本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氣血運行失調所致,即為「不通則痛」。臨床上一般分為虛、實兩類。實證為:氣滯血瘀,寒濕凝滯;虛證有肝腎虧損、氣血虛弱。


1、氣滯血瘀 因情志失調,肝氣不舒,氣機不利,氣滯血瘀所致運行不暢,經血滯於胞中而作痛。

2、寒濕凝滯 久居陰濕之地,或行經期間涉水受寒,或過食生冷,寒濕客於胞宮,經血受阻,血行不暢而作痛。

3、氣血虛弱 平素氣血不足,或在重病久病之後,血海空虛,或體弱陽虛,血運無力而作痛。

4、肝腎虧損 稟素體弱,或房事不節,損傷肝腎而致沖任不足,經行之後,血海空虛,胞脈失養故痛。


(辯證論治)痛經的主要癥狀是疼痛。這種疼痛的特點是伴隨著月經周期而發作,因此,辨「痛」是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抓住這個痛的特點、性質、時間等進行分析,再結合全身癥狀,即可辯證施治。


1、氣滯血瘀型

主證 經前或經期小腹劇烈脹痛,拒按,經量少,行而不暢,經色紫暗有血塊,胸脅或乳房脹痛,舌質正常或有紫點,脈沉弦。

治則 調氣活血、行瘀止痛。

選穴 血海、三陰交、三焦俞、天樞。重用揉按俞穴止痛法。

2、寒濕凝滯型

主證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則減,量少、有血塊、白帶多、舌質紫暗、苔白膩;脈沉緊或沉遲。

治則 溫經散寒,理氣化瘀。

選穴 脾俞、腰陽關、環跳、肓俞、中極、陽陵泉。重用按摩俞穴化濕法。患者仰臥,醫者用單掌或雙掌反覆推摩小腹部;揉壓育俞、中極、陽陵泉;患者俯臥,拇指揉按脾俞、腰陽關、環跳等穴。

3、氣血虛弱型

主證 經前或經停時小腹綿綿作痛,且有小腹空墜不適,按之痛減,經量少,色淡,質稀,面色蒼白,頭暈無力,舌質淡,苔薄,脈虛細。

治則 補益氣血。

選穴 隔俞、肝俞、脾俞、次繆、關元、三陰交、足三裡。重用摩揉俞穴益氣法。

4、肝腎虧損型

主證 經來色淡量少,經行後小腹作痛,腰肌酸脹,頭暈,耳鳴、舌質淡紅,苔薄,脈沉細。

治則 調補肝腎。

選穴 肝俞、脾俞、腎俞、次繆、中脘、育俞、氣海。重用揉搓腰腹益腎法。

(基本手法)

1、揉按俞穴止痛法 患者俯臥,醫者兩掌重疊按揉葯骶部,拇指反覆揉按八繆穴;雙拇指重按三焦俞、次繆穴;患者仰臥、按壓天樞、五樞、血海、三陰交。

2、摩揉俞穴益氣法 掌摩氣海、關元;兩手拇指反覆揉按臍下沖任脈路線,按摩足三裡、三陰交;俯臥位、揉壓膈俞、肝俞、脾俞、次繆等穴。

3、揉搓腰腹益腎法 患者俯臥、醫者用兩手掌根反覆揉搓腹部兩側;然後兩拇指放於兩側腎俞穴上,同時按揉數十次;掌搓命門,腎俞穴(至小腹內有微熱感為度);拇指分別按揉肝俞、脾俞、腎俞、次繆;仰臥位,掌摩腹部,拇指按揉中脘、育俞、氣海等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