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佰》背後的淞滬會戰(一):京滬杭國防工事與駐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戰事最早是在華北展開,主要參戰部隊是西北軍部隊、晉綏軍、中央軍一部、八路軍、川軍一部,華北戰事除先期在平津、河北的作戰外,主要是在山西境內進行,即以太原會戰為核心的數次大戰役。

七七事變一個多月後的8月13日,國民政府又開辟了華東戰場,由此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是全面抗戰初期的一次大戰,中日雙方共計有約100萬軍隊參戰,這場大會戰對之後的抗戰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前幾年,有一部名為《捍衛者》的電影是講述淞滬會戰中寶山保衛戰的;現在又有一部名為《八佰》的電影是講述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之戰的。

這兩個營級規模的戰鬥都是淞滬會戰中無數次戰鬥中的一部分,大家看電影只能了解到會戰中的一片雪花,而且藝術作品跟真實歷史之間多少還是有差別的。

我們本篇文章則從淞滬會戰的前因後果入手,通過原始資料及分析盡可能給大家展現出這場大會戰的基本面貌來,並且對一些長期流傳但卻缺少歷史依據的觀點進行探討,以使大家加深對這次大會戰的了解。

一:京滬杭國防工事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戰事是逐步擴大的,而如何將作戰計劃落實也是在不斷擴大的戰爭中,逐步確定的。

我們現在總是先入為主地認為,七七事變後,全國抗戰立即就進入了高潮,這是不太確實的。實際上從盧溝橋的槍聲開始到軍隊的大規模動員、調動、參戰,以及戰爭的全線展開是有一個過程的,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都是如此。

如在七七事變發生一個月後的8月7日,國民政府的抗戰準備重心仍然在華北方向(具體原因我們後面會提到)。

何應欽在當日的國防會議報告中提到,將全國軍隊列入抗戰序列者,第一線約100個師,第二線約80個師,依照作戰序列,使用河北者約50個師,現正在集中。

而在彈藥方面,當時軍政部儲備有6個月作戰的彈藥,預計在長江及黃河以北囤積三分之二,而在江南僅保持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在淞滬會戰之前的6天,國府尚未最終決定在上海發動一場大會戰,仍計劃在華北展開主力戰。如當時在南方的中央軍精銳18軍,正在向華北方向集結,而不是首先輸送至華東。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上海方向,國民政府沒有戰備,事實上在上海方向的作戰,是早就在計劃之內的,只不過不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

南京國民政府的基本盤就在江浙滬,這是眾所周知的。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中,日軍在上海的進攻使得國民政府感到了很大的威脅。

事變結束後,由於在上海地區國軍不得不常駐正規陸軍,因此僅保持了上海警察總隊和上海保安總團等非正規部隊。

鑒於日軍在上海方向對國府核心區域的威脅,1933年時國民政府就計劃在京滬杭地區構築國防工事,以迎擊日軍未來的進攻。

當時,楊傑提出了一個“京滬杭設防方案”,核心是對南京採用閉鎖式設防,但該方案形式陳舊,不利於持久作戰,故而未被采納。

之後,由德國軍事顧問經實地勘測後,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案,但該方案極為消耗財力,故而也未被採用。

最後,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李青等人勘測後提出了一個較為可行的方案。

1934年到1936年,國軍使用了4個步兵師及大批工兵部隊按照此方案構築了上海至南京一線的防禦工事。

該方案劃分了京滬、滬杭、南京三個防禦地區,以京滬為防禦重點,先構築工事,後配置兵力防守。

京滬地區有滬寧鐵路、京滬公路和長江三條水陸通道,國軍預計此線為日軍西進的主要路線。在這個方向,北邊是長江、南側是太湖,二者之間湖沼綿亙,河網縱橫,如果能選擇要點構築防線,可以有效抵禦或遲滯日軍的進攻。

因此國軍最終選擇蘇州到福山一線構築吳福線陣地,選擇無錫至江陰一線構築錫澄線陣地,在這兩道國防線的前後,又設置有前進陣地和後方陣地,另外還設置有警戒陣地。

在滬杭防禦區,為次要防禦方向,但為了與京滬防禦區相銜接,也構築了乍嘉線(乍浦到經嘉善到蘇州)、海嘉線(海鹽經過嘉興到吳江)兩道防禦陣地。

另外為了加強南京的防衛,在烏龍山、棲霞山、青龍山、淳化鎮、牛首山、大勝關一線,形成一道弧線陣地,以東南為主要防禦方向;複廓陣地以南京城牆為內廓,在紫金山、麒麟門、雨花台、下關、幕府山要塞炮台一線為外廓陣地,形成內外城兩線,相互利用;在長江北岸的浦口構築橋頭堡,以封鎖渡口。

上述國防工事中,以吳福線和錫澄線為重點,構築數量較多的永久性工事和部分半永久性工事,並盡可能利用天然障礙物,與構築的工事相連接。而在次要方向,則隻構築較少的永備工事。戰爭開始前後,駐防部隊拿到國防工事配置圖後,再輔之以野戰工事,將防禦體系打通。

以當時的情況來說,構築的陣地是以若乾步兵營陣地為核心的,每個營陣地包括三個連陣地,每個連陣地又包括三個排陣地。各連排陣地又有一線陣地和預備陣地,形成縱深梯次配屬。

除了步兵陣地外,營陣地還有各種輕重機槍、戰防炮、迫擊炮射擊工事。永久性工事以鋼筋混凝土構築,標準是能抵禦150毫米重炮轟擊及500磅炸彈轟炸。

其中重機槍工事有正射和側射兩種;輕機槍工事有單射孔和多射孔兩種;戰防炮工事有一戰鬥室,射孔為70度開口;觀察所有觀察一方及四周兩種;掩蔽部可容半排人休息,亦可當指揮部用。

總的來說,這些防禦工事該有的都有,由國軍36師、57師、87師、88師等4個步兵師及獨立工兵第1團、工兵學校練習隊、憲兵團等部構築完成的。

這些防禦工事雖然構築完成,但其實隱含了非常大的問題:

第一:各地所建的工事大都是按照固定圖構築的,沒有根據實際地形進行調整,如有的工事突兀於地面,有的沒有構築到高地的反斜面和傾斜面;

第二:有的機槍工事構築在山頂上,只求射界開闊,而射孔開得很大,未考慮到被敵炮擊毀的後果;

第三:大量工事構築好後缺乏管理,後續狀況很差;

第四:施工中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對工事質量造成影響;

第五:大量工事的鑰匙由當地保長管理,而不是由部隊掌握;

另外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希望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

當時構築的防禦工事並不能立即使用,而是需要戰時守備部隊提前進駐,按照國防工事守備圖找到陣地,以挖掘的野戰工事打通各永備、半永備工事,然後配置好部隊和作戰物資,這才能形成有效的防禦體系。

這一點非常關鍵,後面我們還會提到。

以上雖然說到了戰前國防工事構築中的缺陷,但實事求是地說,其中很多點都是後來才發現的。就當時國防工事構築完畢之後的情況來說,國民政府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而在這些國防工事構築的同時,國民政府也必然要考慮到在此線對日戰備的問題。

1936年,國民政府將全國劃分了若乾國防區,由張治中擔任京滬區的司令官,而張治中在蘇州以中央軍校野營辦事處的名義開展工作,其下屬部隊有36師、87師、88師3個正規師,以及上海保安總團、江蘇保安團等部隊。

這些部隊既是國防工事的構築者,也是國府常駐在相關地區的駐軍,同時也是國軍當時裝備和訓練最好的部隊。如民間常說的國軍“德械師”,主要指的就是36師、87師、88師和教導總隊等幾支部隊。但是這些精銳部隊卻沒有受到過系統的攻堅訓練,對後來上海圍攻作戰造成了不利影響,當然這是後話了。

而在當時的京滬杭地區,國府既有防禦工事作支撐,駐防的又是最精銳的部隊,反觀日軍在上海僅駐防有戰鬥力次於陸軍的海軍陸戰隊數千人(國軍在偵察、情報方面對日軍工事缺乏正確估計),因此張治中等將領對於掃蕩日軍在上海的駐軍信心很大,這也是後來國軍選擇在上海主動進攻的最大底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