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風後抑鬱是常見的併發症,早期治療有助於患者康復

中風後抑鬱是腦中風後的常見併發症之一,如不正規治療會嚴重影響中風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是嚴重威脅中老年的身心性疾病。中風後約有30%~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在病後1周~2年內皆可發生。

如果患者在過去幾周或幾個月經常感到:

1、無精打采、傷感,或對生活的樂趣減少了;

2.除了不開心之外,比平時更悲觀或想哭;

3.經常早醒,睡不著,或者中途醒來;

4.渾身不適、不安、焦慮、慾望減退等;

抑鬱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建議及時到精神專科診斷和治療。

目前,中風後抑鬱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分為抗抑鬱藥物和中藥治療。心理治療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和平衡心理治療。物理治療主要是經顱磁刺激,聯合治療無效的重度中風後抑鬱可選用電休克治療。另外還有針灸治療,輔助治療如音樂、放鬆訓練、冥想、鍛煉等。目前首選藥物治療為主,並可聯合心理、物理治療。

一旦中風後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礙、情緒鬱悶、軀體不適等身心方面的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到精神專科就診諮詢。尋求專業醫生、護士、心理科醫生的支持。

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同時,也需要排除老人的器質性疾病。需要定期複診複查,平時注意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參加體育活動,了解自己是否有房顫和循環障礙,控制這些因素都可以降低再次卒中的風險。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一定的活動量,都有助於改善中風後抑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