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康復乾貨】運動系統——解剖歌訣大集合

解剖學姿勢

標準姿勢象立正,身體直立兩眼平

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並

【注釋】解剖學姿勢又稱標準姿勢,即:身體直立,兩眼平視,上肢下垂,下肢併攏,手掌足尖向前。

1、運動系統組成、功能

運動系統骨連骨,支持運動加保護

肌肉動力骨槓桿,關節樞紐連鄰骨。

【注釋】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骨借骨連結構成整體的支架即骨骼,肌附著於骨。在運動中骨起槓桿作用,關節為樞紐,骨骼肌為動力。共同完成支持人體、保護內臟及運動的功能。

2、各部骨數目

各骨數目分開記,記住位置就容易

腦面顱骨二十三,軀乾總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頭基本齊

還有六塊體積小,藏在中耳鼓室裡

【注釋】成人骨共206塊,骨按形態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按在體內所處部位不同可分為:顱骨、軀乾骨和四肢骨。顱骨分腦顱骨和面顱骨,共23塊,軀乾骨共51塊,四肢骨共126塊,另有3對聽小骨位於顳骨內。

3、骨的構造

骨質表現密和松,骨內位置有不同

骨髓分為黃和紅,骨髓腔隙它填充

紅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內留終生

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長修復立大功

【注釋】骨主要由骨質、骨髓、骨膜構成。

(1)骨質:即骨組織,又分骨密質和骨松質。①骨密質,主要分布於長骨乾和其它骨的表面。②骨松質,由骨小梁構成,位於骨的內部。

(2)骨髓:充填於骨髓腔和松質腔隙內。又分黃骨髓和紅骨髓,紅骨髓能造血。成人髂骨、胸骨、椎骨內終生保留紅骨髓。

(3)骨膜: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位於骨的最外邊,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和成骨細胞。在骨的生長、發生、修復和改建中起重要作用。

4、關節的基本構造和輔助結構

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內軟骨藏

韌帶加強穩固性,基本構造都一樣

【注釋】關節的結構各不相同,但基本構造都一樣。

(1)基本構造:包括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

(2)輔助結構:包括韌帶和關節內軟骨等。

5、各部椎骨特點

椎骨外形不規範,抓住要點能分辨

頸椎體小棘分叉,橫突有孔最明顯

胸椎連肋關節面,棘突疊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體最大,棘突後伸寬又扁

【注釋】各部椎骨的特點:

(1)頸椎特點:①椎體較小。②橫突有孔稱橫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頸椎有:第一頸椎,無椎體和棘突,呈環形,又稱寰椎。第二頸椎,有齒突,又稱樞椎。第七頸椎,棘突特長,又稱隆椎。其棘突是計數椎骨的重要體表標誌。

(2)胸椎特點:①胸椎體上和橫突上有與肋相連結的關節面。②棘突向後下斜伸呈疊瓦狀。

(3)腰椎特點:①椎體大。②棘突呈板狀水準後伸。

6、椎間盤

椎體之間纖維環,膠狀髓核在中間

後外薄弱易脫出,壓迫神經致痛癱

【注釋】

(1)位置:位於相鄰椎體之間。

(2)構成:由纖維環和髓核構成。纖維環為環形的纖維軟骨,連於上下椎體之間,髓核為膠凍狀,位於中央。

(3)臨床意義:纖維環後外側較薄弱,用力過猛時可致髓核脫出而壓迫脊神經。

7、脊柱韌帶及意義

脊柱韌帶,三長兩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間

再透黃韌,進入椎管

【注釋】脊柱的韌帶,主要有五條,即三長兩短。

(1)三條長韌帶:①前縱韌帶,連接於椎體之前。②後縱韌帶,連接於椎體之後。③棘上韌帶,連接於棘突之後。

(2)兩條短韌帶:①棘間韌帶,連接於棘突之間。②黃韌帶,連接於椎弓之間。

(3)臨床意義:腰椎穿刺時由外向內依次經過的韌帶是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

8、脊柱的整體觀

上細下粗尾部尖,承受壓力密相關

後觀棘突一條線,頸短胸斜腰平扁

側觀生理四個彎,線條大方又美觀

胸骶彎曲凸向後,頸腰二曲凸向前

【注釋】

(1)前面觀:椎體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漸縮小,與承受體重壓力密切相關。

(2)後面觀: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條直線。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頸部棘突較短,胸部棘突向後下呈疊瓦狀排列,腰部棘突近水準後伸。

(3)側面觀:可見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減緩震蕩作用。其中,頸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後。

9、胸骨形態意義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體下劍突

柄體交界胸骨角,平對二肋向前凸

【注釋】

(1)形態分部:自上而下分為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為頸靜脈切跡,柄、體交界處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

(2)臨床意義:胸骨角平對第二肋軟骨,是記數肋的標誌。

10、肋的連結

一肋連於胸骨柄,二肋對角標誌明

三至七肋與體連,八至十肋成肋弓

十一十二稱浮肋,前端遊離肌肉中

【注釋】

(1)肋的後端連結:肋的後端連於胸椎。

(2)肋的前端連結:肋的前端連結不盡相同。①第一肋借肋軟骨連於胸骨柄。②第二肋借肋軟骨連於胸骨角。③第3~7肋借肋軟骨與胸骨體相連。④第8~10肋借肋軟骨依次連於上位肋軟骨,形成肋弓。⑤第11、12肋前端遊離於腹肌之中,稱浮肋。

11、顱骨名稱

腦顱八塊顱前起,額篩蝶枕各有一

頂骨顳骨各兩塊,構成顱蓋和顱底

面顱總共有十五,構成顏面骨根基

形單影隻下頜舌,獨來獨往一張犁

其餘都要成雙對,淚顴齶甲上頜鼻

【注釋】顱骨共23塊(不包括3對聽小骨),分為腦顱和面顱。

(1)腦顱:包括頂骨2、顳骨2、額骨1、枕骨1、蝶骨1、篩骨1。

(2)面顱:包括淚骨2 、顴骨2、齶骨2 、下鼻甲骨2、上頜骨2 、鼻骨2、犁骨1、舌骨1、下頜骨1。另有三對聽小骨位於顳骨內部的中耳鼓室內。

12、顱頂觀

顱頂借縫連結緊,三縫名為冠矢人

嬰顱骨化未完成,縫間膜閉叫顱囟

【注釋】成人顱頂借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緊密連結,新生兒顱縫交界處由結締組織膜封閉稱顱囟。

13、翼點位置、意義

翼點位於太陽穴,額頂顳蝶會顳窩

內有腦膜中動脈,骨折皆因骨質薄

【注釋】翼點,位於顳窩,是額、頂、顳、蝶四骨相交匯處。此處骨質薄弱,內有腦膜中動脈通過,外力打擊易引起骨折而發生顱內出血。

14、顳下頜關節構成及特點

下頜頭,下頜窩,構成關節功能多

關節腔有關節盤,關節囊壁前薄弱

咀嚼語言做表情,張口過大向前脫

【注釋】顳下頜關節由下頜骨的髁突(下頜頭)與顳骨下頜窩及關節結節構成。特點為:①關節腔內含有關節盤。②關節囊鬆弛,易向前脫位。

15、肩胛骨形態特點

肩胛三角形,上岡登高峰

外側關節盂,上下二七平

【注釋】肩胛骨,呈三角形,分兩面、三緣、三角。後面有肩胛岡,末端延為肩峰,是肩部最高點。外側角形成關節盂,參與肩關節構成。上角、下角分別平對第二、第七肋,是計數肋骨的標誌。

16、肱骨主要結構

上大下小兩個頭,小頭推著滑車走

解剖外科兩個頸,骨折快往外科走

尺橈兩個神經溝,同名神經溝內走

【注釋】

(1)二頭:上端為膨大的半圓形肱骨頭,參與肩關節的構成。下端有肱骨小頭和滑車,參與肘關節的構成。

(2)二頸:肱骨頭外下縮細稱解剖頸,肱骨上端與乾交匯處為外科頸,因此處最易發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療而得名。

(3)二溝:肱骨乾後方有橈神經溝,有橈神經通過。肱骨下端內上方後面有尺神經溝,有尺神經通過。

17、腕骨名稱

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

【注釋】腕骨,8塊,排成遠近兩列。近側列由外向內依次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遠側列由外向內依次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18、肩關節構成特點

【注釋】肩關節,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特點:①肱骨頭大、關節盂較淺小。②關節囊鬆弛、易向前下脫位。③運動靈活、穩固性較差。

19、髖骨主要結構

髂恥坐骨三合一,一面一孔一個脊

二窩二線二切跡,三節三支三個棘

【注釋】髖骨,由髂骨、恥骨、坐骨三骨在髖臼處匯合而成。髖骨的結構可歸納為三個一、三個二、三個三。三個一:一面—耳狀面;一孔—閉孔;一個脊—髂脊;三個二:二窩—髂窩、髖臼;二線—弓狀線、恥骨梳;二切跡—坐骨大切跡、坐骨小切跡;三個三:三節—髂結節、恥骨結節、坐骨結節;三支—坐骨支、恥骨上支、恥骨下支;三個棘—髂前上脊、髂後上脊、坐骨棘。

20、跗骨名稱

距下有跟前接舟 舟前三楔跟前骰

【注釋】跗骨,共七塊。最上方的是距骨,距骨下為跟骨,距骨前有足舟骨。跟骨前接骰(音tou)骨,足舟骨前接內、中、外側三塊楔(音xie)骨。

21、骨盆構成、分界及男女骨盆比較

骶骨尾骨兩髖骨,構成骨盆起保護

界線以下小骨盆,男窄女寬很清楚

男腔漏鬥女腔桶,男小女大看角度

【注釋】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髖骨借骶髂關節、恥骨聯合及韌帶而構成。

(1)骨盆界線:由後向前依次為骶骨岬、弓狀線、恥骨梳、恥骨聯合上沿。

(2)大小骨盆的劃分:骨盆以界線為界分為大、小骨盆。界線以下為小骨盆。

(3)男女骨盆的形態差別見下表

22、膝關節特點

膝關節,最複雜,承受壓力也最大

關節囊松韌帶補,髕下韌帶最發達

內C外O半月板,前後韌帶相交叉

【注釋】膝關節:

(1)構成:由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和髕骨構成。

(2)主要特點:①是最大最複雜的關節。②關節囊鬆弛但韌帶發達,囊外有髕韌帶、囊內有前後交叉韌帶。③關節腔內有呈「C」形的內側半月板和呈「O」的外側半月板,以加強穩固性和適應性。髕下韌帶—指髕骨下方的韌帶,即髕韌帶。

23、肌的分類構造輔助結構

長短扁肌輪匝肌,肌腹肌腱兩相依

筋膜腱鞘滑膜囊,輔助減少摩擦力

【注釋】

(1)肌的分類:長肌、短肌、扁肌和輪匝肌。

(2)肌的基本構造:肌腹、肌腱。

(3)肌的輔助結構:筋膜、滑膜囊、腱鞘。

24、膈

膈頂向上似穹隆,上下分隔腹和胸

周圍膈肌中心腱,三個裂孔上下通

收縮下降主動吸,舒張呼氣向上升

【注釋】膈,位於胸腹之間。包括周圍的膈肌和中央的中心腱。膈肌收縮胸腔擴大,引起吸氣,膈肌舒張胸腔縮小,助呼氣。膈上有三個裂孔,分別是食管裂孔、主動脈裂孔和腔靜脈孔,三者分別有食管、主動脈和下腔靜脈通過。

25、腹肌

腹外斜肌插口袋兒,腹內斜肌扇子面兒

腹橫肌,褲腰帶兒,前部貼著一直板兒

【注釋】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和腹外側壁的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等。

(1)腹直肌:腹正中線兩側,上寬下窄的長板狀。

(2)腹外斜肌:腹前外側壁扁肌,肌束由外下斜向內下(類似手插口袋)。

(3)腹內斜肌:腹外斜肌深面,肌束由外下呈扇形向內上。

(4)腹橫肌:腹內斜肌深面,肌束呈水準方向。插口袋—指腹外斜肌肌束方向。扇子面—指腹內斜肌肌束方向。褲腰帶—指腹橫肌肌束方向。一直板—指腹直肌。

26、前臂前群肌名稱

前臂前群橈向尺,肱橈旋前橈腕屈

掌長指淺尺屈腕,拇長指深深方居

【注釋】前臂肌前群共9塊,淺層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肱橈肌、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掌長肌、指淺屈肌和尺側腕屈肌,深層包括拇長屈肌、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

27、前臂後群肌名稱

橈側腕長與腕短,指伸小指尺伸腕

深層旋後拇長展,拇短拇長示指完

【注釋】前臂肌後群共10塊,淺層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側腕伸肌,深層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旋後肌、拇長展肌、拇短伸肌、拇長伸肌和示指伸肌。

28、小腿肌名稱作用

小腿前群肌有三拇,趾長伸脛骨前

外側腓骨長短肌,主要作用是外翻

後群淺層三頭肌,止於跟骨成跟腱

足拇趾長屈能屈足,脛骨後肌可內翻

【注釋】小腿肌,比較複雜,分為前群、外側群和後群。前群多為足的伸肌和內翻肌,後群多為足的屈肌和內翻肌,外側群為足的外翻肌。

(1)前群:包括拇長伸肌、趾長伸肌、脛骨前肌等。

(2)外側群:包括腓骨長肌、腓骨短肌等。

(3)後群:淺層為小腿三頭肌,以跟腱止於跟骨。深層有趾長屈肌、拇長屈肌和脛骨後肌。內翻足的肌:脛骨前肌和脛骨後肌;外翻足的肌: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