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年,那事,那物件:那些漸行漸遠的生活記憶

往事漸行漸遠,那些留在過去時光裡的一切似乎都被漸漸遺忘。而一旦翻開歲月的一角,往昔的日子在眼前彌漫開來,那些人、事、物又會無比清晰地展現在面前,你會覺得它們那樣親切,又那樣生動……

“小人書”——溫馨的情念

我一直把兒時的那種圖畫讀物叫小人書,也許是因為上面有小人的緣故。長大以後,至少是上了初中我才知道它的學名叫連環畫——一種64開,上有畫面,下有文字,圖文並茂的兒童圖書,可是我們那一代人仍然親切地叫它小人書,就像叫慣了兒時夥伴的小名。

小人書的歷史久矣,據說早在漢代就有了小人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小人書更是風靡一時,不僅大小書店都有出售,而且大街上還有專供出租的小人書鋪。但是到了我能看懂圖畫文字的少年時期——20世紀70年代初,小人書卻基本上絕跡了。那是一個知識饑荒的年代,許多好的文學讀物在“文革”中被當作“四舊”“毒草”付之一炬,小人書也在劫難逃,難覓蹤影。那時候,我偶然看到的都是一些缺皮少頁,翻卷了邊的舊小人書。那是孩子們手中的至寶,誰擁有一兩本舊小人書,那本身就是一種值得炫耀的資本,會得到小朋友的奉承巴結,為的是能借來一閱,滿足一下饑渴的閱讀欲。

我的少年時期,精神生活是相當貧瘠匱乏的,就連小人書都難得一讀。我最早看過的幾本小人書都是偷偷從同學手中借來的,那是幾本殘缺不全的老版《三國演義》,只有不連貫的三五冊,還大多數缺少開頭或結尾。即使這樣,我仍然如獲至寶,仔仔細細、反反覆複看了好幾遍,那上面筆觸生動的畫面,引人入勝的情節,至今難忘。什麽叫愛不釋手,什麽叫廢寢忘食,我最初讀小人書時就有了真切的體會。

“文革”開始後,街上專門租售小人書的書鋪早就關張了,有些家庭保存有少數小人書,但作為“四舊”“毒草”也多不敢示人,除非是關係特別好的朋友,一般不會借人閱讀。小人書在社會上基本絕跡了。從我記事起,新華書店就不再賣小人書了,直到70年代中期市面上才逐漸出現了新版小人書。

我最早買的一本小人書是再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厚厚的上下兩冊,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從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那時候,每個小學生手裡都有了幾冊新版的小人書,大家互相交換著看,投入忘情,如饑似渴,在文化貧乏的年代裡,小人書給了我們乾涸的心田以滋養和灌溉,我們沉浸在閱讀中,那種感覺有時就像高爾基說的 “如同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再後來,小人書市場開始逐漸繁榮,大街上經常能看到出租小人書的書攤,路邊攤周圍蹲著一圈小孩,一分錢看一本。可惜那時我的年齡漸長,對文字簡單的小人書失去了興趣,轉而迷上了文學圖書。

小人書構圖簡單、文字淺顯、價格低廉、攜帶方便,是孩子們喜愛的理想讀物。在我的印象中,後來的小人書基本上分兩種,人工繪畫和電影翻拍的。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前者,畫家的神來之筆將人物情節刻畫得栩栩如生,那些原創的構圖為讀者提供了極大的想象太空,而根據電影翻拍剪輯的小人書則顯得有些死氣呆板。

如今,卡通漫畫充斥著兒童讀物市場,傳統意義上的小人書成了一種收藏。我翻看過孩子買來的卡通漫畫書,裝幀豪華,印製精美,畫面絢麗,情節離奇,但是說句心裡話,我是看不懂了,我們的閱讀習慣、思維習慣和現在的孩子有了明顯的代溝。

我還是懷念兒時的小人書,那是我們最初的精神盛宴。

“名牌”腰帶——武裝帶

“帥不帥,看皮帶”。這個世界真奇怪,如今的現代都市生活,男人的皮帶也成了身份的象徵。舉止穩重、風度翩翩的男人,總會在腰間這一細節處,刻意去裝飾一番。其實,何止是皮帶,在追求時尚、追求享受的今天,人們身上的穿戴日益上等化、名牌化,成千上萬塊錢的皮帶比比皆是。豬皮、牛皮、鱷魚皮,皮帶的質地、花色、鉤扣千變萬化,推陳出新,即使是最便宜的皮帶也比過去美觀耐用多了。

過去的皮帶沒有這麽多品種,過去的皮帶說是皮帶,其實真正用皮子做成的少而又少,大部分材質是帆布的。三十年以前(注:此文撰寫時間較早),武裝帶風行一時,尤其是城市青年,基本上人人都戴過。之所以叫武裝帶,想必是來源於部隊。

武裝帶是用帆布做成,也稱帆布皮帶,一般都呈淺草綠色,系扣的方式有扣式和穿眼式,帶扣有黃銅或電鍍的,布帶厚重,寬大,可調節長短。武裝帶比幾尺布做的腰帶或者幾尺細布繩做的腰帶都要簡練些,也是褲子樣式大面積發生演變後的結果。冬天,武裝帶不像人造革皮帶那樣僵硬、容易裂口子,所以在各種皮製皮帶還沒有盛行時,帆布武裝帶頗有市場,比人造革皮帶更受人們的喜愛。

“文革”時期女兵都扎著武裝帶

致使武裝帶流行的真正原因與當年人們對軍人的極度崇拜與盲目模仿有關。那時的軍裝軍品的地位幾乎超過今天所有的名牌名品服飾,尤其是“文革”初期,紅衛兵將這種以軍品為美的時尚趨勢推向了極致。就像毛澤東在《女民兵題照》中所寫的:“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武裝的標誌,除了各色軍裝外,皮帶也是必不可少的點綴。藍褲子配一件國防綠上衣,斜挎一個黃色帆布的軍用挎包,腰上橫扎一條武裝帶,可算是登峰造極的裝束。這種莫名其妙的打扮在當年被認為是一種時髦的裝束,大家見怪不怪,沒有誰覺得別扭。

和現在不同的是,也許是為了使自己顯得精神,當年的武裝帶大多系在上衣外面,就像現在馬路上警察系的武裝帶一樣。臂戴紅臂章、腰扎武裝帶幾乎成了革命小將的固定標誌,“文革”期間的老照片裡,這樣的裝束比比皆是。

綠色武裝帶在當年相當走俏,它結實耐用,價格便宜,儘管後來悄悄地從上衣外面隱退到了褲子上,但在真正的皮質皮帶尚未大量上市之前,武裝帶作為替代品,一直是人們普遍使用的飾品。

從小到大,我用過多少條武裝帶,實在是記不清了。我只知道,70年代,城市青年腰上的所謂皮帶十有八九都是那種帆布做成的武裝帶。現在,武裝帶被花樣翻新的各種真正皮帶所取代,退出了人們的生活。

手拿“大哥大”,遍街找電話

現今年代,手機已經很普遍了,什麽樣的人兜裡都裝著一個。當初,這勞什子剛從海外舶來的時候,人們還不知道該叫它什麽,索性就叫“大哥大”吧。您想,它比大哥都大,用著它能不提氣來神嘛?

十幾年前,“大哥大”可是個貴重的物件,沒個兩三萬塊絕對買不下來。那時用“大哥大”的都是有頭有臉有身份的人物,是所謂“成功人士的標誌”,絕對屬於上等貴族化的用品。

最早的“大哥大”,黑色硬塑外殼,有半塊磚頭大小,好幾斤的分量,兜裡放不下,只有手提著,所以也叫手提電話。我琢磨,除了技術原因,這玩藝兒當初也許就是人家專門為中國市場生產的,造得太小了,隨身一裝,顯不出威風氣派,那不就像漢高祖劉邦說的“穿著華貴的新衣服在夜裡走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看得見呢?對有些人來說,有了這件時髦貴重的物件,藏在兜裡不讓人看見,那不是花冤枉錢嗎?如果真像我猜測的那樣,老外們的這點市場眼光算是把中國人的消費心理研究透了。“大哥大”成天不離手,帶著到處走,那讓主人多威風,多體面!就為這,有人即使欠著一屁股債也得買上一台招搖過市,不為別的,就為擺闊!

當年,我在大街上就經常看見有的人舉著“大哥大”不停地嚷嚷,有的一邊騎著自行車一邊打電話,聲音之大,唯恐路人聽不見似的:“喂喂,我在道上呢!長話短說,我這可是用‘大哥大’給你打的!”這使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滿大街飄著的蛤蟆鏡,上面的商標像是焊上的,還有那手拎著錄音機四處閑逛的紅男綠女們。

當年我住的樓裡就有這麽兩位主兒,父親是一位小處長,兒子在一家私企打工,爺倆一個毛病,不出家門不打電話,一邊下樓一邊吵吵,哪人多在哪打,“喂喂,我出來了,正下樓呢……不是我不給你回電話,實在是太忙了……你記一下我的手機號,130122……我平時不開機。就這樣吧,又有人呼我了……”神情專注,昂頭挺胸,旁若無人,引得鄰居們不住地拿白眼珠子夾他們。我明白,這是嫉妒,人家未必是顯擺,也許是真忙,打電話只能利用走路這點工夫。

那時候,用大哥大的人基本上都另配一台BP機,電話拿在手裡像手槍一樣,輕易不往外打。為什麽?話費貴呀!而且接聽打出還是雙向收費,在有些人手裡,大哥大的功能不過是炫富擺闊的一件道具而已。

說句露怯的話,十幾年前我也曾經好幾次拿著朋友的手機不知道怎麽打,好在都是朋友,人家並不笑話咱。我臉皮再厚點,也沒感到有什麽尷尬。不就是個手機嗎?不會也沒啥。

手機是身份的象徵嗎?曾經也許是。但真正有身份的人不會拿它當回事,除非是工作業務需要。十幾年前我接觸過一位大老闆,對他也用著這家夥不以為然:“這玩藝兒應該是司機秘書帶的,您這麽個人物,得有點神秘感,帶個手機BP機,隨處找得到,不是太跌份了嗎?”好在人家也是苦孩子出身,不在乎份不份的,不僅沒怪罪我,反而要給我也配一件,說是聯繫著方便。我當時沒敢要,拿人家的手短,自由散漫慣了,有東西拴著,到哪都能找到你,我不是把自己賣給人家了。於人方便?於己方便?太方便了就是麻煩,這就是生活的辯證法。

我當年不要手機的原因是我確實不需要它,除了在家裡和部門,我很少在外面跑,既沒有生意可做,也沒有太多的應酬,而且我早過了那趕時髦好虛榮的年紀,弄這麽個家夥,花不花錢放一邊,也是個累贅。

隨著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過了沒兩年時間,笨重昂貴的“大哥大”就成了被淘汰的產品,取而代之是輕巧靈便、功能齊全的各種手機,而且越來越小,有的還不如半包香煙盒大,像是由貴族淪落成平民羞於見人似的;而且價格也越來越低。

都說我們已經進入了資訊時代,那意思照我的理解,也許就是:出點資就能通上訊,只要這點資能讓老百姓承擔得起,誰願意拖時代的後腿呢?這不,似乎一眨眼的工夫,手機便成了再普通不過的物件,遍布大街小巷,人們像掛一串鑰匙鏈一樣帶在身上。不管怎麽說,現在畢竟人們有錢了,通訊發達了,有個手機,再也不用滿大街找電話了。

本文節選自《那年,那事,那物件:100個漸行漸遠的城市記憶》,張映勤著,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責任編輯胡福星。本期編輯:楊玉珍

本書介紹了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曾在城市鄉鎮中流行的一百種事物。它們中的大部分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而消失無蹤,一部分在鄉村中依然存留,而今雖不能說完全消失,但確實已難得一見。這些事物曾經遍及大江南北,構築出了人們的生活,回憶這些事物的同時,未曾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青年們也能依稀觸及逝去年代的影子。

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有品質的知識服務

鑒往知來 繼往開來

中國文史出版社〡親歷 親見 親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