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媒:央行調整MPA部分考核參數 維護金融穩定

  來源:路透晚報 路透中文新聞部 李錚

  始於2016年下半年的中國本輪國內巨集觀調控和監管政策收緊,在中美貿易不確定性和內需乏力等負面因素不斷顯現下,政策已開始全面調整。中國央行亦雙管齊下預調微調貨幣政策和巨集觀審慎評估政策(MPA),對金融周期進行逆周期調節,對症下藥維護金融穩定。

  據兩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央行已初步決定下調MPA結構性參數α和信貸順周期貢獻度參數β,適度放寬對銀行的考核要求,配合此前二季度已視窗指導鼓勵銀行放貸的政策導向,以支持銀行滿足有效信貸需求。

  “目前(央行各中心支行)已經收到轄內法人銀行二季度申報的材料,但MPA相關係數調整還沒有正式開始實施。各省市參數的調整幅度不同,α也並不全都是0.5。”一消息人士稱。

  稍早有媒體報導稱,“部分銀行周三收到央行下發的通知,下調MPA中的結構性參數,初步在0.5左右。”

  路透已就上述消息聯繫中國央行,但暫未獲得其立即置評。

  有銀行計財部負責人對路透表示,從結構性參數α來說,銀行雖然都習慣以基準值1計算,但實際執行過程中不同銀行已存在差異,央行會視機構經營穩健性和信貸政策執行情況“打折”,“個別銀行已經打五折,有的打七折八折,不一定的,各家銀行差距大,看央行怎麽評判。”

  “現在央行既然讓大家多放貸支持實體經濟,如果MPA考核不合格,那誰敢放,所以必然會滿足銀行需求,提高對MPA考核的容忍度。”該負責人解釋稱。

  一位權威人士上周三透露, 中國央行擬對商業銀行在支持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資方面建立正向激勵機制,符合市場化配置條件的銀行可獲流動性支持。另據多位市場人士透露,上述流動性支持包括給予符合條件的銀行額外的資金支持,可能包括MLF等,特別對於新增AA+以下評級信用債投資的銀行,其支持力度可能更大。 

  **銀行影響幾何?**

  央行於2016年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更新為MPA,從資本和杠杆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情況、定價行為、資產品質情況、跨境業務風險情況、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七方面對銀行行為進行引導,實施逆周期調節。

  在整個巨集觀審慎評估體系中,資本和杠杆情況下的資本充足率和資產負債情況的廣義信貸增速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指標,其中金融機構的廣義信貸增速要求小於M2+25%之間,而金融機構的實際資本充足率則要求大於巨集觀審慎資本充足率。

  涉及到前述調整,可以先看兩個計算公式:

  巨集觀審慎資本充足率(Ci*)=αi×(最低資本充足率8%+儲備資本+系統重要性附加資本+逆周期緩衝資本)

  其中結構性參數α主要參考金融機構穩健經營情況和信貸政策執行情況,基準值為1。

  逆周期資本緩衝=max{βi×[機構i廣義信貸增速-(目標GDP增速+目標CPI)],0}

  其中β為機構對整體信貸順周期貢獻度參數,跟央行對當前經濟的判斷以及機構重要性相關,現在大約在0.4-0.8之間。

  華東地區一銀行人士指出,在現有的巨集觀審慎考核框架下,廣義信貸增速和資本充足率要求其實可以互相轉化,機構可以選擇用較高的資本充足率來換取更多的廣義信貸,或者也可以減少廣義信貸來降低資本充足率要求,當然前提是不能低於銀監的最低標準。

  他並認為,調整結構性參數α可以同時緩解機構的資本充足率和廣義信貸壓力,但由於銀監最低標準的存在,實際上主要還是增加了機構可用的廣義信貸規模。

  中國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1.84兆元,如預期般明顯反彈,但令人驚訝的是當月社融規模僅為1.18兆元,兩者差值環比進一步拉大顯示表外融資正加劇萎縮,而6月末M2增速創新低亦契合這一趨勢,未來社融增速仍面臨繼續下降的壓力。 

  **逆周期調節央行多管齊下**

  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過得並不平靜:在繼續推進金融去杠杆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外部不確定性下,股市、債市、人民幣匯率等均出現波動,這讓市場對於中國金融市場能否繼續穩定發展產生一些疑慮。

  路透本月初援引接近央行的權威人士獨家報導,此前嚴格控制的銀行新增貸款額度,從二季度中旬開始已經明顯放鬆。 

  實際上,為有效對衝強監管去杠杆的不利影響、化解信用風險並護航下半年面臨多重隱憂的經濟增長,今年以來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包括適度放鬆新增信貸額度,以及多次定向降準、增量操作MLF等增加中長期資金供應。

  中國央行周一意外開展5,020億元人民幣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單月通過MLF淨投放規模為該工具創設來罕見。業內人士認為,此舉進一步印證貨幣政策轉松,配合資管細則對非標態度的緩和以及央行對中低等級信用債投資的支持態度,“緊信用”出現邊際改善,未來信用風險有望修複。 

  FOST谘詢的一份報告指出,MPA體系的設定尚未完成,諸多參數仍處於“暫設”階段,且暫設為中性尚無法實現巨集觀審慎調節的初衷,需要明確如何適時適度調整這些參數;同時,MPA需要考慮金融周期,要對金融周期進行量化處理和設定參數。

  央行去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文章指出,貨幣政策與巨集觀審慎政策都可以進行逆周期調節,都具有巨集觀管理的屬性。貨幣政策主要針對整體經濟和總量問題,側重於物價水準的穩定,以及經濟和就業增長;而巨集觀審慎政策則直接和集中作用於金融體系本身,能夠“對症下藥”,側重於維護金融穩定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兩者恰好可以相互補充和強化。

  央行貨政司司長李波在今年5月的一論壇上表示,相比國際社會,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箱更多樣,實際承擔的目標和任務更多,含義也更豐富。

  他並稱,就MPA而言,可以對廣義信貸進行引導和調節,進而影響貨幣和融資水準,因此可以說MPA既是貨幣政策工具,也是巨集觀審慎政策工具,既可以起到引導廣義信貸平穩增長的作用,促進總需求的平衡,也可以通過抑製信貸的順周期過快擴張起到防範系統性風險的作用,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完)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