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入秋後,男人、女人、孩子、老人各灸一個奇穴,整個秋冬不犯病!

前陣子,小編一直在強調要大家做三伏灸。這是因為夏天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處於最高點,做艾灸有利於祛除體內的寒氣,進而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也就是說,夏季艾灸,算得上是「錦上添花」。

不過,一眨眼已經入秋了,並且馬上就要到白露了。到了白露,氣象就會轉涼,秋風蕭瑟,人體內的陽氣逐漸呈內斂及下降的趨勢,此時艾灸保健可以達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的目的。也就是說,從出發點而言,秋季艾灸應該算得上「雪中送炭」。

秋季必做艾灸的3大原因

1、秋天易傷人體免疫力(營衛不和)

氣象變化多樣,寒熱交雜,早晚溫差大。皮膚腠理開合,易受寒涼,耗損陽氣,免疫力下降,此時若人體陽氣不足,很容易受氣象刺激而出現體虛自汗,感冒流涕,過敏發燒,皮膚紅疹,夜寐不安(易醒,多夢)等症癥狀。

危害:婦科炎症,過敏性疾病,精神萎靡,夜寐不安。

艾灸功效:補充氣血、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

2、秋天乾燥,易傷氣損精

秋天風大乾燥,加上夏天暑氣蒸騰,人體津液被加速耗損,就像樹木放在風大的沙漠上會快速乾枯。此時人體若陽氣不足,陽氣固攝津液的能力會減弱,水分和膠原蛋白會加速流失。導致皮膚乾油,色素沉積,暗斑痤瘡,毛孔粗大,咽乾咽癢,目赤目脹,月經量少,脫髮,頭暈頭痛。

危害:皮膚過度衰老,乳房鬆弛下垂,肥胖。

艾灸功效:固攝津液,潤膚抗衰,補氣養血,濡養臟腑百節。

3、秋季抑鬱多發

秋季日照減少,陽氣收斂,氣溫逐漸下降。風緊瑟瑟,落葉萎黃,環境悲涼,此時人體陽氣不足會造成焦慮抑鬱、自我評價低、消極少言;加上寒涼之氣漸多,造成血瘀氣滯,關節疼痛,胸悶氣短,嚴重者會乳腺纖維瘤,甲狀腺瘤,婦科肌瘤囊腫等。

危害:失眠、抑鬱症、心臟病、肺癆、心梗腦梗。

艾灸功效:寬胸理氣、溫養驅寒、活血化瘀。

男人艾灸奇穴:腎俞——固本還陽

秋季是男人病多發的高峰期。每到秋天,各種影響男性功能障礙的疾病會出現「入秋現象」,有不少患有男性功能障礙、攝護腺增生、急慢性攝護腺炎等疾病的男士會出現癥狀反覆或加重的情況。

腎俞,腎,腎臟也;俞,輸也。腎俞意指腎臟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腎俞是與男性生殖健康較為密切的一個穴位。一些男性因為腰部外傷,而影響到性功能和生育能力。艾灸腎俞可以益腎納氣、填精補髓、強腰健脊。

女人艾灸奇穴:三陰交——延遲衰老

據說,古代妃子為了容顏永駐,每天晚上酉時開始艾灸子宮,並用力按揉三陰交,這樣氣血暢通,就會睡眠踏實,面色紅潤,還能長受帝王的恩寵。

三陰交,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也。三陰交是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穴,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於此。

三陰交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治療;此穴又是脾、肝、腎三條經絡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孩子艾灸奇穴:身柱——通治兒科百病

日本針灸醫家代田文誌,曾於1938年在長野縣40所小學校為身體虛弱,容易感冒,患有貧血、遺尿、消化不良的小學生集體施灸身柱穴。連灸了一個月後,被灸學生的食慾、體重都明顯增加,學習成績也普遍提高,外出旅行再也不落後於他人。連灸半年後,一些營養不良、體弱多病的學生大都病況痊癒。

他在報告中說:「灸過身柱穴之後,不傷風了,食慾增加了,發育也好了,總之,健康狀況改善了。」

在這裡提醒各位媽媽,身柱是學齡兒童施灸的重要穴位。身柱為督脈之脈氣所發,名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通陽理氣、祛風退熱、清心寧志、降逆止嗽之功效。

根據臨床經驗結合相關文獻,灸身柱穴可以通治兒科百病。對於嬰兒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抽風、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由於瀉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兒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轉危為安。

另外,身柱灸還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對於小葉肺炎、肺門淋巴結核、初期肺浸潤、胸膜炎、哮喘、支氣管炎等,是必不可少的灸穴。

老人艾灸奇穴:足三裡——延年益壽

藥王孫思邈壽享百歲,與他常年艾火遍身燒不無關係,而他灸得最多的穴位就是足三裡。長年累月地艾灸足三裡,藥王在90多歲時仍能「視聽不衰,神采甚茂」,年過百歲仍能著書立說。

歷代醫家認為,艾灸足三裡可使身體陰陽平衡,收到祛病延年之效,即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之謂。中老年朋友身體陽氣越來越弱,秋季風寒濕邪入濕,更應堅持艾灸,可以延年益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