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來了,不留心這些事項,易踩疾病雷區

7月18日是農曆「入伏」第二天,一年裡最炎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今年「三伏」長達40天,為近年來所罕見的。

三伏和三九正好是相反的,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地方,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今年以來「最強高溫」的炎熱氣象正在全國範圍內不斷擴張地盤,多地進入曠日持久的「炙烤模式」。連日來,全國氣象被高溫和降雨佔據,中央天氣台也是連續多日同時發布了高溫和暴雨預警信號。

那什麼是三伏?先來了解一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為十天,否則為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為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三伏之際,與三伏隨之而來的就會是各種疾病的困擾!

一、首先要注意飲食

1. 飲食清淡且營養

2. 飲食衛生

3. 勿食大量冷飲

4. 飲食要注意少糖

5. 養生穀物祛濕

6. 補充人體所需水分

二、注意戶外戶內運動

1、躲開陽光未必躲過中暑

在許多人印象中,在烈日下勞作才容易中暑。對此,重慶大坪三院楊國漢教授提醒大家,其實在高溫且通風效果不好的環境下,人體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襲;而頻繁穿梭於高溫環境和低溫冷氣機場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濕感冒。

楊教授說,不要以為只要避開陽光,就可倖免於「暑」。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只要是在高溫、通風不良且濕度較高的環境下呆久了,同樣容易「中招」。因此,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保持通風尤為重要。

三、三伏灸的正確使用

1、選取玄胡、白芥子等多味中藥按比例研末,用薑汁調成膏狀,用膠布將塊狀藥膏貼於穴位上。每伏各貼葯一次,貼於相應穴位,各種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成人一般貼2-4小時,兒童貼1-2小時,貼葯後皮膚有發熱感,灼痛感,各人皮膚耐受情況不一樣,但以能耐受為度。敷貼之後,一般人的局部皮膚都會有灼熱和紅潤,如果穴位上的皮膚起泡,效果會更好,證明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

2、貼葯後應注意:如皮膚出現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療的同時應戒食如牛肉、鴨肉、鵝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三伏灸療法雖然有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藥有些為有毒之品,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婦、年老體弱、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敷貼期間應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貪涼,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禁食海鮮、蝦等易發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以上就是三伏之際需多加註意的事項,可以減少疾病的糾纏,吃嘛嘛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