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史首部大尺度年度票房冠軍,感謝導演的一刀不剪

毒藥君在之前給大家推薦《鐵血昆侖關》時,說過:

災難,是文藝創作的源泉。

比如二戰,世界歷史上一筆慘痛的教訓,卻在無形之間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的創作素材。

就拿近兩年來說,無論講述太平洋戰場上,一位瘦弱的軍醫,憑借信仰的力量,以一己之力奇跡般地拯救了75條人命的《血戰鋼鋸嶺》,

還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根據“敦刻爾克大作戰”改編的燒腦片《敦刻爾克》。

它們都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的雙贏

毒藥君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也是一部二戰經典電影,而且它已經經典到提起戰爭片,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

估計有不少毒粉們已經猜到了,沒錯,它就是——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影片一開始,美國國旗在風中搖曳,一位頭髮斑白的老人帶著一家人來到埋葬著無數二戰烈士的陵園中。

他淚眼婆娑地走到一塊墓碑前,驀然跪下,泣不成聲。

隨後鏡頭一點點拉近老人的雙目,畫面來到了1944年的法國諾曼底奧馬哈海灘。

相信許多人跟毒藥君一樣,提起《拯救大兵瑞恩》,最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就是接下來這一場超過20分鐘的“諾曼底登陸”

此前有無數的電影呈現過這場經典戰役,但沒有一部像《拯救大兵瑞恩》這樣直白、露骨。

登陸艇逐漸靠近海岸,此時出現在畫面中的是一隻顫抖的手,它屬於電影的男主角米勒上尉。

經歷過無數戰役的米勒顯然已經留下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創傷。

米勒和霍瓦特中士在登陸艇打開前,向士兵們傳達了注意事項。

霍瓦特中士

而就在登陸艇打開的一刹那,槍火便鋪面而來。

盟軍徹底暴露在德軍的槍口下,一瞬間炮火轟鳴,血染海灘。

伴隨著德軍的掃射轟炸,盟軍士兵們,有的身體被射成了篩子,有的被炸得血肉模糊。

海岸上的一幕幕場景更是慘烈到令人窒息

一位年輕計程車兵被嚇得手足無措,

三名士兵被炮火吞沒,燒成灰燼,

一位小臂被炸飛計程車兵,拎著自己血淋淋的斷臂繼續往前走,

還有士兵的腸道被炸得暴露在空氣之下,嘴裡大聲地喊著“媽媽”。

但盟軍們沒有退縮,他們也無路可退。

他們在米勒的帶領下,以灘頭上的鐵蒺藜為掩護,向德軍發起反擊,最終炸掉了德軍的碉堡,攻下海灘。

坐在戰壕上的米勒,顫抖著右手,滿目都是被血水浸染的海浪衝打著屍體的場景。

此時,鏡頭順著海灘上的屍體聚焦到一位陣亡士兵的背包上,包上寫著他的名字:

美軍後方的辦公室裡,女打字員們面無表情地通過打字機敲打出一封封陣亡通知書。

她們大概已經習慣了自己的這份工作。

這時,一位打字員發現,陣亡通知書中有三份是發往同一家的:瑞恩家。

這也就意味著,一位母親將在同一天收到三個兒子的死亡通知。

美軍長官們經過調查,發現瑞恩家的最後一個兒子已經深入戰區,只是目前生死不明。

於是,參謀總長下令派人進入德軍佔領區,找到詹姆士·瑞恩,並將其送回家中。

在諾曼底修養的米勒接到了這項任務,他立刻召集了六位自己信任計程車兵,還帶上一名精通法語和德語的菜鳥小兵。

一行八人,就這樣踏上了“拯救大兵瑞恩”的征程。

與此同時,《拯救大兵瑞恩》也從戰爭“縮小”到了個人身上,用足夠的筆墨去展現人的心態,刻畫他們在極端遭遇下表現和變化。

阿德裡安·卡帕佐(范·迪塞爾 飾)

卡帕佐是位勇敢計程車兵,海灘登陸時,他衝在前面,消滅了掩體中的德國士兵。

當八人組路過法國小城時,一位父親想把孩子交給他們,以保證孩子脫離險境。

這個哭鬧著不肯離開父親的小女孩讓卡帕佐想起了自己的侄女,他不顧米勒的阻撓,接受了小女孩。

在與米勒爭執的過程中,卡帕佐的一個向左指的動作,導致他成了德國狙擊手的目標。

德國狙擊手開槍打中了他的胸口,卡帕佐倒在血泊之中,囑托戰友將自己已經被血浸染的家書,重新抄寫下來,寄給自己的父親。

也許有人會唏噓卡帕佐的愚善,但毒藥君卻從一個硬漢身上看到了柔情。

歐文·韋德

韋德是一名業務熟練的衛生兵,也許是是義務兵出身,他比其他人更懂得共情。

卡帕佐死後,他一聲不吭地為其屍體蓋上毯子,

當戰友們拿著犧牲士兵的狗牌嘻嘻哈哈時,

只有他注意到經過計程車兵們眼中流露出的心寒,只有他意識到了“死者為大”

到了夜晚,他靠著手電的光,抄寫家書,完成卡帕佐的遺願。

這個晚上,韋德還給難以入睡的戰友們講了自己和母親(已故)的故事:

只是至今,韋德都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什麽這麽做。

在之後的一次突擊中,韋德身受重傷,彌留之際,他出現了幻覺,嘴裡呼喚著“媽媽”,直到死去。

李察·萊賓

列兵萊賓一上來就提出了一個整部電影都在探討的問題:八個人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拯救一個瑞恩,值得嗎?

這個問題直到電影結束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相信每一個觀眾都一定有自己的判斷。

有人回答說:“想想那位可憐的母親。”

但萊賓反駁道:“誰都有母親。”

卡帕佐和韋德陣亡後,他對於米勒放走德軍俘虜的行為表示憤慨,試圖離開,甚至逼得戰友拔槍相向。

此時,米勒跟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具體後面講),萊賓理解了米勒的決定,並與米勒並肩作戰到最後。

厄本

厄本下士可以說是電影中除了米勒之外,最為濃墨重彩的一個角色。

他理想主義,在戰友們準備處決德軍俘虜時,他站出來阻止,勸說米勒釋放戰俘。

他膽小懦弱,在最後的戰役中,因為自己的恐懼,他硬生生地聽著戰友在慘叫聲中犧牲。

但是,殘酷的戰爭終會消磨一個人的純真

當他看到自己曾經力保的德國戰俘重新回到軍隊,面對將自己釋放的米勒,毫不猶豫地扣下扳機的時候,厄本心中的理想主義崩塌了。

他意識到;所謂的人道主義在這裡似乎一文不值,於是他舉槍指向了那個德國戰俘。

約翰·米勒(湯姆·漢克斯 飾)

久經沙場的他堅持軍令如山,但也一直掙扎於這次的行動到底值不值得。

在連續失去了兩位戰友之後,米勒一個人坐在戰壕上,控制不住自己內心的哀慟,近乎無聲地痛哭。

此刻的他無助、懊惱,但作為小分隊的核心,他又不能讓其他人發現自己的軟弱。

當萊賓再一次質疑尋找瑞恩的價值時,米勒講出了自己的故事。

他本來是一名教師,在自己的家鄉,任誰見了他都能一眼看出他的職業,但在戰場上,這成了一個秘密,其他人甚至以此為賭注賭錢。

戰爭改變了米勒,他擔心自己回到家後,連妻子都不認識他。

他選擇釋放德國戰俘,因為他不願意將來戰爭結束時,自己被完全改變成一個殺戮的怪物。

他最在乎的不是瑞恩值不值得拯救,而是能夠早日回到家鄉,回到妻子的身邊。

在最後的戰役裡,米勒守護著自己的使命,讓瑞恩跟在自己的身後;

臨死前,他在瑞恩的耳邊說:“Earn this!”(不要辜負這一切!)

說完,米勒的眼中的光芒漸漸消失,此時的他也放下了所有的掙扎。

詹姆士·瑞恩(馬特·達蒙 飾)

瑞恩在同一天失去三個兄弟,這對於他來說是怎樣的悲痛。

然而,當他知道米勒一行人的來意時,他毅然決定留在前線,繼續戰鬥。

至少在這一點上,我們知道這位大兵瑞恩是值得被救的。

瑞恩確實沒有辜負一切。

這裡插播一個題外話,從《拯救大兵瑞恩》開始,美國人已經在拯救馬特·達蒙這件事上花了3.34億美元了。

《拯救大兵瑞恩》耗資0.7億美元;

《星際穿越》耗資1.65美元;

《火星救援》耗資1.08美元。

說回到本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繼《辛德勒的名單》後的第二部二戰題材電影

當時,好萊塢已經拍了許多二戰電影,為了避免重複,斯皮爾伯格選擇了改編這樣一件真實的事件,並將重點放在了尋找和拯救的過程。

瑞恩家四兄弟原型

當然,這中間有不少藝術化的虛構處理。

電影於1998年在北美上映,並取得了巨大的反響:全球票房4.79億,本土票房2.16億,是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在次年的奧斯卡上,本片助斯皮爾伯格第二次拿下最佳導演,而他上一次獲此殊榮的電影正是《辛德勒的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拯救大兵瑞恩》是有史以來第一部被分到R級,還拿到票房冠軍的電影

斯皮爾伯格曾表示,即使被定級為NC-17(17歲以下不可觀看),他也不對成片進行任何刪減。

就連審查制度相對嚴格的印度都在他面前做出了妥協。

但是,我們都知道,血腥暴力只不過是一種噱頭,《拯救大兵瑞恩》真正觸動人心的他對人性和生命的探討,以及對戰爭醜惡面目的披露

戰爭是怪物,它可以吞噬一切。

但即使是在這匹猛獸面前,人性的光輝也不會徹底泯滅,不會被戰爭吞噬。

正如斯皮爾伯格所說:

我之所以想拍這個故事,是因為它在講述戰爭中的人們如何找尋自己的尊嚴。

而《拯救大兵瑞恩》的經典也證明了:好的戰爭片也絕不只是炮火的狂轟亂炸,亦或是個人英雄主義的絕對勝利。

近 期 熱 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