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雲、任正非、王興為何都執著於人效?

內容來源:本文經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首發,筆記俠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原號。

封面設計&責編| 麗麗

第3325篇深度好文:6169 字 | 9 分鐘閱讀

精華筆記?組織管理

本文優質度:★★★★★口感:牛油果

筆記君說:

在資本市場上,有戴維斯雙殺效應(Davis Double Play)的說法,即上市公司利潤下滑,每股盈利(EPS)下滑,會引起市場拋售,導致股價下跌,股價下跌帶動市盈率(PE)下跌,又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

在公司管理上,為什麽有的企業跌入深淵,越跌越深?以雙殺為概念對照,從人效和財效結合來自省是一個不錯的角度。

任正非在華為飛速狂奔的過程中,就一直強調“兩流一效”,即高收入流、高現金流、高人效(人力資源效能)。所以,在某段時間,即使華為的經營數據超過了愛立信,但人效不高,他依然不滿。

很多創始人更希望將精力放在戰略布局和資源整合上,對管理缺乏匠心。他們選擇“先做大,再做強”,他們相信規模優勢才是根本,而對“大企業病”視而不見。沒有看到人效的下降,也沒有意識到財務指標背後所隱藏的大勢的變化。

高速增長期,也許尚能遮蓋矛盾,但規模效應觸頂幾乎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規律。一旦入速度變慢,或外部環境變化,則無力回天。

對於公司來說,除去方向之外,有兩條底線是要高度注意的:

一是進攻的底線,就是規模;二是防守的底線,就是效能(人效和財效)。

以下,盡情享用~

當企業處於初生期時,我們需要對於其增長趨勢進行判斷,當企業處於商業模式構建期時,我們需要對其流量、生態、轉化能力進行判斷。

這種邏輯的立足點在於,在企業商業模式搭建尚未完成時,我們只能從一些“重要局部”去推演其商業模式的價值。

一旦商業模式搭建完成,我們就可以用成熟的財務工具對其進行估值判斷。

美國人有句俗話:“上帝也得信數據”,而財務數據(尤其是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後的)更是讓人難以質疑。

於是,基於財務分析的方法論成為投資機構的主要武器。但遺憾的是,這種武器常常會受到過於“滯後”的質疑。有CEO戲稱:

“財務報表就是滯後數據,

看見糟糕的財務數字時,

就是你為企業收屍的時候。”

這種質疑頗有市場,有的企業營收、利潤一直增長有力,但環境的風吹草動卻很容易讓其轟然倒下。

難道,在財務數據之外,還應該尋找其他方式來判斷企業的基本面?

一、管理上的“雙殺”效應

在資本市場上,有戴維斯雙殺效應(Davis Double Play)的說法,即上市公司利潤下滑,每股盈利(EPS)下滑,會引起市場拋售,導致股價下跌,股價下跌帶動市盈率(PE)下跌,又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換句話說,企業本身盈利性(EPS)的下滑和市場預期(PE)的下跌交織在一起,對於股價形成巨大的下挫影響。

我們也借用這個相似的機理來揭示另一種“管理上的雙殺效應”。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大概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如圖1):

“車庫創業期”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老闆用個人魅力帶領合夥人一起創立企業,這類創業小團隊組織活力是最強的,但企業並沒有規模優勢(包括規模生產、分銷、採購等形成的優勢)。

此時的企業,主要是由組織活力驅動的。

“車庫創業期”最多持續幾年,隨著員工人數增加導致分工不均、組織內人際關係開始複雜、個人職業倦怠產生等情況逐漸出現,組織活力會迅速下降,這個過程幾乎不可逆轉。

有意思的是,不少互聯網企業就喜歡將這種短期的“故事”當做一種“模式”,強調“創業精神”,強調“去管理化”,這直接導致管理的粗放,並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

“緩衝期”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企業已經擁有了相當的規模優勢,但組織活力卻進一步下降。此時的企業,主要是由規模效應支撐的,但在管理上乏善可陳。

其實,這是中國不少企業家信奉的發展路徑,他們更希望將精力放在戰略布局和資源整合上,對管理則缺乏匠心。

他們選擇“先做大,再做強”,他們相信規模優勢才是根本,而對“大企業病”視而不見。有的時候,他們甚至會用“帝王術”來駕馭組織,將“大企業病”視為必然。

這類企業是“帶病發展”,其打下的規模並非有效規模,後續必然遭遇困境。

“緩衝期”也是一個時間窗口,如果企業在這個階段沉迷於做大,而不雕琢管理,組織的基因就會被固化,後續無論如何努力,也再沒有轉型成功的可能。

“花樣作死期”

這個時期,由於“大企業病”,人效下降會一直持續,但規模效應已經觸頂,遭遇瓶頸期,無法支撐住發展趨勢,企業將被拖入深淵。

一方面,規模效應觸頂這幾乎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規律,不是指規模效應的原理消失,而是指以企業的經營能力,沒有辦法挖掘出更多的規模效應;

另一方面,人效的下降是沒有下限的,極端的情況下,員工不僅可以磨洋工,沒有任何產出,還可以降低組織效率,揮霍市場機會,浪費各類資源,企業的損失遠遠不止其人工成本本身。

所謂“管理上的雙殺效應”正是在“花樣作死期”出現,這個階段,企業家們會陷入一種糾結。

一殺

員工動不起來,被企業自己耗死

由於企業越來越大,分工極度精細,每個人都變成了企業的零件,為自己的動作負責,而不再為企業的經營結果負責。

換言之,企業進入了“吃大數”的怪圈。這個方面,典型的數據表征就是人力資源效能(Human Resource Effectiveness,簡稱“人效”)下降,如人工成本報酬率、人工成本投產比、人均毛利等指標的下降。

二殺

企業創新乏力,被外部環境殺死

由於企業分工極度精細,每個員工的關注點都是自己的動作是否完成,大家習慣用動作換取績效指標(KPI),用指標換取薪酬。

甚至,在績效考核不夠精細時,員工還會為了獲得更好的評價而討好領導,進一步加速了企業的官僚化。

此時,大家不關注市場究竟需要什麽,即使聽見了市場的聲音,也會把這些聲音當成“屋子裡的大象”來視而不見,不會有所行動。

當企業沒有緊盯市場,沒有基於用戶需求進行創新時,產品就陷入同質化的競爭,自然守不住價格。

這個方面,典型的數據表征就是財務效能下降,如資產回報率、投入資本回報率、毛利率、淨利率等指標的下降。

這兩個方面對企業的負向影響不是孤立的,而是猶如戴維斯雙殺效應一樣,有相互加速的作用。

當人效下降,員工的動力不足,他們必然回避市場,龜縮到自己的崗位裡按部就班;

這又導致了創新不足,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財務效能;

而企業財務效能不佳,盈利性不足,同樣的人力資源投入(編制和人工成本等)條件下產出減少,進一步導致人效下降,又會引致企業誤以為需要更多的人員投入(即使老闆不願加人,員工也找理由說“缺人”,要編制),這進一步強化了大企業病,又會削弱創新……如此一來,循環往複,企業跌入深淵。

二、人效才是組織能力的最佳代言

什麽是人效?說簡單點,就是人力資源這門生意的投產比。

具體來說,就是將經營貢獻(財務績效或與之密切相關的市場績效)與公司、事業部、部門、團隊、個體等不同層面的人力部門相聯繫,計算出不同人力的投入是否產出了相應效果。更簡單地說:

人力資源效能指標=

財務資本÷人力單

過去的工業經濟時代,人從來不是最主要的生產要素,人是附著在技術、資金、土地、社會資本等生產要素上發揮作用的。

而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則是人力資源作為重器的時代,人是所有資源運行的中心,盤活了人,就盤活了企業所有的資源。

為什麽我們將人效稱為經營的支點呢?

其一,如果我們不否認人力資源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產生組織能力,那麽人效就是組織能力的最佳代言。筆者曾經舉過一個黑箱模型的例子(如圖2)。

企業好比一個裝有組織能力的黑箱,一邊投入資源,另一邊產出績效。由於組織能力很難測量,我們只能通過一個機制來驗證。

組織能力強,黑箱成為放大器,小資源投入帶來大回報;組織能力弱,黑箱成為衰減器,大資源投入帶來小回報。

而資源的投產比正好就說明了企業的組織能力,如果我們將人力資源視為最重要的資源,那麽人力資源效能就是企業的組織能力的最佳代言。

其二,從平衡記分卡的邏輯來看,高效的組織管理(由人力資源職能支撐)支撐了高效的流程,形成了市場的結果,決定了財務的結果。

所以,當我們將人力資源與市場和財務維度的績效相聯繫時,訴說的就是一個“持續經營”的邏輯。毫無疑問,人效指標是超前指標,而財務指標是滯後指標。當期的人效指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段經營周期內的財務指標。

頂級企業家對於人效的執著可能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任正非在華為飛速狂奔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兩流一效”,即高收入流、高現金流、高人效(人力資源效能)。

所以,在某段時間,即使華為的經營數據超過了愛立信,但人效不高,他依然不滿。

就連高速成長的互聯網企業也在死摳人效。淘寶早期,馬雲定下了人效(人均交易額)要達到 10 萬美元;

後來的淘寶時代,馬雲將這個人效目標定到了1億元;到了支付寶的階段,馬雲要求人效達到5億元。

這樣高企的人效要求,讓當時的公司都不敢輕易加人,因為,每加一個人就是增加了上億元的交易額。

另一個例子是美團,“九敗一勝”的王興對於人效的感覺應該是極強的。2011年8月,美團網是2500人左右,截至2013年3月,人數是2700人,一年多的時間裡居然僅僅增加了200人。

2011年,窩窩團和拉手網在職的員工數量一度攀升至5000多人。結果,美團贏得了千團局,成為了現在的行業霸主。”

當我們確認了人效這個經營坐標之後,應該具體關注什麽指標呢?筆者用如下的矩陣來衡量人力資源效能(如圖3):

人力資源的投入主要用人工成本(Labor Cost)和人員編制(Head Count)兩個口徑來衡量;而人力資源的產出則主要是業務指標(Task Volume)和財務指標(Financial Results)。

由此,按照“產出/投入”的方式,我們可以導出若乾人效指標。

例如,在財務指標中選擇“營業收入”,除以“人工成本”,就得出了“人工成本投產比”的指標。

再如,在財務指標中選擇“利潤”,除以“人工成本”,就得出了“人工成本報酬率”的指標。

現實中,企業的經營性質各有不同,所以,不能僵化套用上述指標,而應該基於實際情況定製“人效指標體系”。

否則,在人效的關注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帶偏企業的方向。

三、從財務效能看企業真偽增長

除了人效之外,財務效能也應該被關注,這些算法基本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從損益表的角度看投入,具體指標有毛利率、營業利潤率、淨利率等,可以從一個短經營周期內判斷企業經營的基本面。

另一類是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看投入,具體指標有資產回報率(ROA)、淨資產回報率(ROE)、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等,可以從一個更長的經營周期內判斷企業的基本面。

鑒於這些算法已經比較成熟,在此不做贅述,但提出一些應用的建議:

一是警惕高毛利行業。

有的行業的高毛利不是來自創新形成的營收溢價,而是來自行業存在價格卡特爾(價格協議)。

這些行業牌照有限,屈指可數的幾個玩家相互之間有默契,誰也不會吹響價格戰的號角。

如果政策一直封死新的進入者,如果玩家之間對於市佔率的現狀已經認可,不再想要重新洗牌,那麽,這些企業的估值是可靠的。反之,則有巨大的風險。

二是警惕高淨資產回報率的企業。

如果高淨資產回報率是因為有大量有息負債,這類企業在該指標上的優秀背後就隱藏著風險,尤其是在當前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

當然,中國的金融政策實際上是在鼓勵企業通過舉債來做大規模的,規模越大,越容易獲得低成本資金。

三是警惕高投入資本回報率的企業。

投入資本回報率是用EBIT(息稅前盈利)經過稅率調整除以投入的資本(股東權益加負債減去非運營現金和投資),說白了,就是看企業實際投入的錢帶來了多少實際回報。

有的企業之所以擁有高投入資本回報率,是因為有大量的無息負債,相當於投入資本不多,但依靠自身強勢地位,借用了大量的上下遊資金進行經營。

一方面,這種方式是企業競爭力強大的表現;但另一方面,這種方式也容易形成上下遊的“擠兌”。

當然,有的企業家堅信在中國是“too big to fail”,那又是另一套邏輯了。

其實,單純從傳統財務數據上看財務效能,也容易掉入陷阱。

企業的經營是一個協同系統,無論是從資產還是從成本費用的角度,必然是由諸多投入構成,無論怎樣拆分局部,都有可能存在分析的死角。

那麽,能否存在更加直觀的方式來判斷財務方面的效能呢?

從市佔率和行業大盤兩個維度來分析企業的競爭力,筆者整理了一個模型(如圖4)。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模型和波士頓矩陣、GE矩陣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橫縱軸的指標選擇上更加簡潔。

另外,我們也嘗試對於每類業務的狀態進行分類,並給出相應的財務效能判斷。

圖4中,藍色區域企業的財務數據中,營收和利潤規模必然也會下降,報表的基本面會很難看,如果這類企業的財務效能是往下走的,那麽我們幾乎可以肯定,這類企業沒有未來;

紅色區域企業的財務數據中,營收和利潤規模必然是上升的,報表會一片祥和,要麽就是市佔率不變,企業隨大盤放量,要麽就是大盤不變,企業獲得了更大的市佔率。

如果這類企業的財務效能是往下走的,它們就有可能是為了規模在做犧牲,放鬆了管理。在未來能否糾正過來,那就很難說了,

最具迷惑性的是“禿鷲”和“風口豬”所在的區域。

“禿鷲”類企業雖然市佔率在增長,但行業卻在萎縮。此時,它們的財務報表也可能很好看,但卻是靠吃“死屍(死掉企業的份額)”來增長的,從這一點看它們並不是有未來的企業。

換句話說,財務效能再高,也是曇花一現。這類企業真正的出路在於尋找“第二曲線”,進入新的賽道。

“風口豬”類企業所在行業在放量,但佔率卻在萎縮。此時,它們的財務報表也可能很好看,但卻是風吹出來的績效,不是依靠自身競爭力的結果。

換句話說,因為競爭力減弱,它們的財務效能必然也是往下走的。

形象點說,風沒停,大家都在攻城略地,搶佔市場;風一停,其他強悍的對手就會轉身反戈一擊,吃掉它們。這類企業真正的出路在於抓好管理,做好財務效能。

四、從全面進攻到防守反擊

其實,如果代入效能的邏輯,我們就會發現,顯性的財務數據下隱藏了太多的信號,而這些信號很有可能就是判斷企業估值的關鍵。

回到經營邏輯的問題。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守住兩條底線:一是進攻的底線,就是規模;二是防守的底線,就是效能(人效和財效)。

以前,大多企業是“進攻為主兼顧防守”,以“經營”來做規模,管理可以忽略不計,效能可以視而不見。

但現在的寒冬期裡,企業需要“防守為主兼顧進攻”,應該關注“管理”,效能是生死線,增長必須是“精實增長”,規模必須是“有效規模”,活下去才是當務之急。

事實上,就算沒有現在的寒冬期,企業也應該走“精實增長”的路,這樣的企業家才是在做價值創造而不是套利。

其實,經營和管理從來就不是二選一,而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從來就分不開。盲目經營,沒有管理,涸澤而漁,未來堪憂;為了管理而管理,不顧經營,埋頭趕路,遲早掉進坑裡。

當前,由於外部環境的擠壓,企業必然攻守一體化,是時候回歸到管理的原點,將經營上的宏圖偉略變成管理上的一磚一瓦。

筆者始終認為,管理是永遠的藍海,有挖掘不盡的紅利。這個道理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認可,但市場和實踐終究會證明一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在看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