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手老闆不僅看財報,更關注這項指標

一直以來,企業內對HR的抱怨很多,“不懂業務”無疑是最大的質疑。HR們似乎沉迷於自己工作的“專業性”,而忽略了自己工作的“指向性”。顯然,選、用、育、留做得再專業,如果不能夠對於企業產生經營結果層面的影響,就不可能登堂入室,成為主角。以下,Enjoy:

作者:穆勝

來源:穆勝事務所(ID:hrm-yun)

過去,人力資源部被認為是後勤部門,僅僅需要保障秩序即可。而進入互聯網時代後,人力資源專業風雲突變,HR被老闆倒逼要求產出結果。

一些HR們應接不暇,已經身陷囫圇;而另一些有“野心”的HR卻在思考如何能夠推動經營。如果真如後者所想,HR們角色可能非常關鍵,真正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生死。

01 進攻的杠杆解

過去的工業經濟時代,人從來不是最主要的生產要素,人是附著在技術、資金、土地、社會資本等生產要素上發揮作用的。而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則是人力資源作為重器的時代,人是所有資源運行的中心,盤活了人,就盤活了企業所有的資源,這是HR們影響到財報的底氣所在。

人力資源經營最大的支點是人力資源效能(HR Efficiency),簡稱人效。什麽是人效?說簡單點,就是人力資源這門生意的投產比。具體來說,就是將經營貢獻(財務績效或與之密切相關的市場績效)與公司、事業部、部門、團隊、個體等不同層面的人力部門相聯繫,計算出不同人力的投入是否產出了相應效果。更簡單地說,財務結果除以人力部門,就是我們所謂的“人力資源效能指標”。

為什麽人效是人力資源和經營的支點呢?

其一,如果我們不否認人力資源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產生組織能力,那麽人效就是組織能力的最佳代言。我曾經舉過一個黑箱模型的例子(如圖2-1)。企業好比一個裝有組織能力的黑箱,一邊投入資源,另一邊產出績效。

由於組織能力很難測量,我們只能通過一個機制來驗證。組織能力強,黑箱成為放大器,小資源投入帶來大回報;組織能力弱,黑箱成為衰減器,大資源投入帶來小回報。而資源的投產比正好就說明了企業的組織能力,如果我們將人力資源視為最重要的資源,那麽人力資源效能就是企業的組織能力的最佳代言。

(資料來源:穆勝企業管理谘詢事務所)

其二,從平衡記分卡的邏輯來看,高效的組織管理(由人力資源職能支撐)支撐了高效的流程,形成了市場的結果,決定了財務的結果。所以,當我們將人力資源與市場和財務維度的績效相聯繫時,我們訴說的就是一個“持續經營”的邏輯。毫無疑問,人效指標是超前指標,而財務指標是滯後指標。當期的人效指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段經營周期內的財務指標。

人效真的如此重要?一些企業家對於人效的執著可能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在華為,任正非在華為飛速狂奔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兩流一效”,即高收入流、高現金流、高人效(人力資源效能)。所以,在某段時間,即使華為的經營數據超過了愛立信,但人效不高,他依然不滿。

海爾更進一步,張瑞敏早就自己定義了兩類評價戰略損益的工具——顧客價值表和共贏增值表,並通過二維點陣將戰略損益下沉到每個小微(類似經營體的高度自治的組織),其實,他關注的是小微的“團隊效能(人效的一種表現形式)”。

就連高速成長的互聯網企業也在死摳人效。淘寶早期,馬雲定下了人效(人均交易額)要達到 10 萬美元;後來的淘寶時代,馬雲將這個人效目標定到了1億;到了支付寶的階段,馬雲要求人效達到5億。這樣高企的人效要求,讓當時的公司都不敢輕易加人,因為,每加一個人都是增加了上億的交易額。

另一個例子是美團。2011年8月,美團網是2500人左右,截至2013年3月,人數是2700人,一年多的時間裡居然才僅僅增加了200人。2011年,窩窩團和拉手網在的員工數量一度攀升至5000多人。結果,美團贏得了千團局,成為了現在的行業霸主。

02 甄選關鍵人效指標

使用如下的矩陣可以全面衡量人力資源效能(如圖2-2):

(資料來源:穆勝企業管理谘詢事務所)

人力資源的投入主要用人工成本(Labor Cost)和人員編制(Head Count)兩個口徑來衡量;而人力資源的產出則主要是業務指標(Task Volume)和財務指標(Financial results)。由此,按照“產出/投入”的方式,我們可以導出若乾人效指標。例如,在財務指標中選擇“營業收入”,除以“人工成本”,就得出了“人工成本投產比”的指標。再如,在財務指標中選擇“利潤”,除以“人工成本”,就得出了“人工成本報酬率”的指標。

要HR們從紛繁複雜的人效指標中選出最適合本公司的指標,還需要強大的“功力”。具體來說,要將企業的“生意邏輯”透過“業務邏輯”分解到“人力部門”。

首先是要理解生意邏輯。企業的生意究竟是基於研發優勢、供應鏈優勢、生產優勢、市場優勢、品牌優勢?他們面臨的市場力量不同,邊界也不同,關注的財務指標自然也不一樣。在研發、市場、品牌上有優勢的企業關注毛利潤;而在供應鏈和生產上具有優勢的企業關鍵在於上量,他們更關注營收或出貨量。

企業的生意究竟是主打低成本,還是主打差異化?前者是高周轉、低毛利,關注周轉率;而後者是低周轉,高毛利,關注毛利率。企業的發展階段是處於產業的初生期、成長期、成熟期還是衰退期?初生期和成長期關注營收,需要擴規模、佔地盤;成熟期關注毛利潤,因為市場格局已經形成,要回歸理性;衰退期關注淨利潤,因為企業已經做好姿態要戰略性退出了,必須精打細算。類似的邏輯還很多,例如,從不同的客群、行銷方式來分析企業關注的財務指標。

這裡面,已經不僅僅是要了解市場行銷的問題,還要了解戰略管理、生產管理、研發管理、供應鏈管理……因為,生意是多維的。當然,財務人員靠近市場,在這方面可能更有優勢。

其次是要理解業務邏輯。這即是關注企業各大職能如何組合到一起,實現商業結果的問題。企業究竟是基於流程的,還是基於分工的?前者需要強大的流程管理工具來實現協同,主要關注節點是否按下一環節需要的交付標準完成工作;而後者需要清晰的橫向分工和縱向授權來實現協同,主要關注崗位是否按照職責完成工作。

有的企業在流程管理的基礎上進行內部結算,這就需要細分每個環節的貢獻,HR們就要深摳每個環節的成本發生和價值創造;有的企業直接按照用戶和產品為部門將不同職能並聯到一起,這就需要一手進行分配計量(測算每個職能模塊的分配比例),一手進行投後管理(即由於並聯之後充分授權,需要監控節點的經營狀況)。

這裡面也是一套複雜的邏輯,也是要求“多面手”才能駕馭。這類多面手一是要了解業務,二是要了解組織,三是要了解價值衡量(考核)。就一門生意來說,如何為其構建業務系統,說簡單點,至少要能說清楚這個業務系統要分幾個部門吧。當然,HR們靠近組織,在這方面可能具備天然優勢。

最後是要理解效能邏輯。當我們把“生意”需要關注的“財務指標”下沉到“業務”需要關注的“人力部門”,一個個人效指標就形成了,而這就是推動經營的鑰匙。有的時候,從生意邏輯和業務邏輯都是通的,但一旦進入效能邏輯就會出現矛盾,即人力部門無法對財務數據負責,這個人效指標就不成立。此時,就需要倒回去尋找替代的財務指標或人力部門,重新構建人效指標。

03 人力資源效能要什麽?

在懂得經營的HR眼中,員工產出價值的維度是不一樣,產出價值的節奏是不一樣的,產出價值的模式(協作、合夥、流程鏈接)不一樣,通過施加對員工的影響,可以用人力資源管理這個“杠杆”撬動整個業務。而在不懂經營的人眼中,員工永遠都是在固定的崗位上拿工資乾活,所以,永遠是按部就班的選、用、育、留。

其實,要盤活人,就不應該把他們限制在金字塔組織內部門和崗位的框框裡。

一是調整組織構架。在這個時代,搭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起點不應該再是“崗位”(當前教科書的觀點是以“崗位”為起點),而應該放到組織構架的層面,包括商業模式、業務流程、組織結構、崗位系統四個層面。

但現實情況是,對於商業模式、業務流程、組織結構,HR們更多都是接受老闆和業務部門的“輸出成果”。有必要的情況下,HR會下個文件(組織結構),沒必要的情況下,HR就是收個文件(商業模式或業務流程),還沒有辦法聯繫到自己的工作上,久而久之,就更加遠離業務了。

但事實上,HR們在每個層面上都能夠施加影響,通過組織再造、流程再造、排班優化等效能武器,我們能夠參與以上幾個維度組織構架的塑造。當然了,為了獲得人效結果,最佳的組織構架就是平台型組織。平台型組織打造出共享的中後台和完全市場化的前台,讓每個人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其人效顯然是其他組織構架無法比擬的。

二是為組織構架提供解決方案。如果拓展到組織構架的層面發起人力資源管理,HR們的武器就不應該僅僅是孤立的選、用、育、留,而是應該將零散的武器整合為解決方案,甚至納入諸多的創新舉措,以便實現端到端的交付。這些工作可能是超常規的、創意性的、極度定製化的,它們充滿挑戰,但也為HR們帶來了新的機會。

例如,考慮平台型組織構架的前提,其激勵機制就絕對不能是傳統的“崗位工資+績效工資+獎金+津貼福利”,而是一定要基於組織內的經營單元足夠市場化的激勵。市場結算的激勵一旦出現,又會導致員工產生強烈的經營動機,導致他們強烈呼喚組織賦能。此時,又需要人力資源部門提供人才培養上的解決方案。這些需求完全是基於組織層面的動態變遷而出現的,而好的解決方案又必然產生高人效。

當前,一些企業的HR們把人力資源管理的邊界拓展得讓人眼花繚亂,本質上,正是由於他們發現,要達到對於效能的影響,必須找到更多的工具。甚至,海爾這樣的企業已經意識到,單獨的HR群體對於財報的影響有限,只能通過“職能團隊”的模式形成解決方案式的影響。

所以,他們把人力、財務、戰略、法務、IT放到了一個被稱為“三自”的部門,由他們以BP(業務夥伴)的形式深入小微(類似BU),提供更大範疇的解決方案(不止在人力資源領域),發揮對於經營結果的影響。

關於作者:穆勝,穆勝企業管理谘詢事務所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跨界學者,同時擁有管理學博士、管理學碩士、法律碩士和經濟學學士學位,在商業模式、戰略管理和組織管理等多個領域都有深度研究,更擁有數十個行業的研究積累。

來源:穆勝事務所(ID:hrm-yu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