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極拳的氣力應從何處而求

傳統正宗太極拳的「力道」,與人們的「習慣用力」是兩碼事,完全不同。「習慣用力」,系直來直去,用手伸手,用腳出腳。而太極拳則認為,力源在「腰脊」,主張四肢要由腰脊來帶動。上行:腰帶肩,肩帶肘、肘帶腕、腕帶手掌達於指尖;下行:腰帶胯、胯帶膝、膝帶踝、踝帶腳掌達於腳趾尖。

即四肢腳手要完全納入被帶動的狀態,不可直接出動,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劃,不可零星亂動,並且,腰脊的帶動必須本著太極拳腰脊的規範來,而不是人們習慣上理解的那種腰的帶動。如此再融合其餘規則在內走出來的勁勢,才是地道的輕柔綿纏,兩臂又軟又重,用於技擊,入裡透內,絕非手腳的比比劃劃。

傳統正宗太極拳的「規則」,基本上是內在的,不可以單純用形體外在形象來解釋。譬如,「含胸拔背」,在外在形體上講,是指胸和背都要平正,不凸不凹;在內裡說的是一種主要的感覺——氣感。

「含胸」,是指胸部內氣向胸腔周圍彌散,形成圈狀,好像把胸腔包圍住一樣,含者包含也,是謂含胸;「拔背」,是指氣貼於背,即「牽動往來氣貼背」那種情況,就像熱得出汗,內衣貼在脊背上一樣,實際上沒有出汗,內衣也沒有貼在脊背上,而是一種內氣運行中的感覺。

在牽動往來氣貼背較充分當中,與「頂勁」「沉氣」上下對拔對拉相配合,在背部就出現了一種上拔的勁勢,是謂拔背。筆者習慣把「含胸拔背」稱之謂「開胸殲背」,因為這樣既形象,又好理解。胸開了,氣就通了;背開了,氣就順了。胸開背開了,相應的感覺也就都有了。胸和背,都是腰脊的一部分。「開胸開背」(含胸拔背),實際上是腰脊帶動四肢運動的一種勁道。

「沉肩墜肘」看來好像是外在的,但有其內在的意思。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肘」離「中盤」 (腰圈)最近,是內裡與外面,手臂與周身相合的關鍵之處,因此,要求「肘」要曲墜,意向「中盤」。再就是「沉肩墜肘」與「開胸開背」相輔相成,二者到位了,氣就下沉丹田,做得充分了,可加強丹田氣感;「氣沉丹田」了,自然就「順項貫頂」,「虛靈頂勁」形成。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開胸開背」「沉肩墜肘」這四個要領都做得到位了,充分了,胯氣圈,腰氣圈、肩氣圈就相應形成了。這裡氣感充盈,就達到了「氣遍身軀不少滯」了。這四個要領,是最基本的,能夠做得到位了,充分了,其他規則也相應容易做到。這是因為太極拳的各個規則之間是相通的一個整體,這恰恰反映了人體各個機能之間是相通的整體一樣。太極拳,能夠把人體部分和整體機能的潛力充分激發和調動起來,使之達到不可思議的美妙境界,讓人體超常受益。

打太極拳「用意不用力」。即用意識(思想或心)作用於腰脊,腰脊作用於四肢手腳,如此由內及外,所以說太極拳是內家拳。「意」在這裡,不是抽象的虛無縹緲、遊移不定的念頭,而是高度集中在拳式的運作上,這樣習練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出物質力量——一種勁道。

傳統正宗的太極拳,傳至今日為什麼會走偏,異化呢?其實走偏、異化是順逆理而成章,習慣而自然的,若長此下去,很可能失傳。

原來,人們在後天本能地自發地演變出一種拙力,這種拙力背離了力源——腰脊,四肢自動直動,已成積習。四肢自動直動的結果,給人體帶來了種種弊端。

譬如:腰軀相對停滯,內髒得不到應有的活動,疾病叢生;身形前彎後弓,凹胸凸背,形成病態;下肢負重,無上力轉移,易引發腿疾等等。

記得彭國相先生的文中說練太極拳的人甚至名人運動員出現膝痛,原因就是後一條,說具體點兒是由於習練不得法,背離了太極拳的規則。太極拳極講究力的對稱,《太極拳論》雲:「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人們只知道向下「放鬆」,卻不曉得向上「提頂」(以「神」提頂),因此,形成松塌,下陂負重過量,導致膝關節受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