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七大注意事項幫助寶寶安全點滴

寶寶生病了,能口服藥物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注射,但在必要的情況下,點滴也是一種治療手段。那麼,寶寶點滴時家長該如何配合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 穿刺部位選擇

如果進行頭皮靜脈穿刺,就需剃去穿刺部位的頭髮。3歲以上小兒可選擇手背、足背靜脈穿刺,需使用手足點滴固定板。

2. 點滴前的準備

多喝水,多吃東西。天冷時注意點滴部位的保暖,這樣有利於血管充分暴露,提高穿刺成功率。排盡大小便,以免在點滴過程中反覆上廁所碰到穿刺部位而滲漏。

3. 穿刺時配合

嬰幼兒血管壁薄嫩,皮下組織鬆軟,穿刺部位稍加碰撞或者拉扯,便有可能導致點滴外滲(即腫針)。

因此,頭部穿刺時,抱孩子的家長最好以哺乳姿勢抱孩子,將針頭所在部位向外,將孩子近側的手臂夾在腋下,外側的手臂握在自己手中,防止小孩抓脫針頭。

夏季寶寶容易出汗,家長要注意膠布黏貼的牢固性,萬一滲漏,應將開關關閉再叫護士。

4.不要隨意調節點滴滴數

將點滴袋(瓶)掛在點滴掛鉤上,點滴區內巡視護士會為您的孩子調節滴數。點滴滴數調節好後,請家長不要隨意調節。

另外還應注意,不要隨意變動點滴瓶懸掛的高度和孩子所在的高度,因為高度的變化會導致點滴速度的變化,可能導致點滴速度過快、過慢或者回血。

5.孩子點滴時不要四處走動

家長不要舉著點滴瓶抱著孩子四處走動,這樣容易發生跌倒、點滴外滲、脫管和點滴滴數忽快忽慢。不要離開點滴區,萬一出現點滴反應或發生其它意外將得不到及時治療。

如孩子需去廁所,提點滴瓶的家長,需將點滴袋(瓶)舉到合適的高度,注意保持點滴管上的墨菲氏滴管垂直向下,防止倒舉導致空氣進入。

點滴時孩子如出現以下情況,穿刺部位皮膚顏色改變,局部腫脹,點滴管有反折、被壓等。面色蒼白或潮紅,身體寒戰,表情發獃、雙目凝視、呼吸急促或過緩、發熱等。家長應及時向醫生、護士反映,以便給予及時相應的處理。

6.特殊情況及時聯繫醫務人員

如遇到點滴器和點滴瓶(袋)分離,請不要驚慌,應立即舉起點滴器呼叫護士,一定不要回插進液體裡面,護士消毒後會在接頭處更換點滴器不需要重新穿刺,剩下的藥液不會浪費。

7. 拔針後請按壓夠時間

拔針後請家長按壓穿刺部位5-10分鐘,力度要適中,不要揉穿刺部位,防止穿刺部位形成血腫或變青。小孩穿刺若有輕微滲漏請不要緊張,24小時之內會自行吸收,對身體不會有長遠影響。

來源:佛山婦幼保健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