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半夏和附子,這個組合不需要因為「十八反」而放棄

悅讀中醫 推送最新鮮的
小 編 導 讀

對中醫有所了解的小夥伴,應該能聽說過「十八反」。何謂「十八反」?兩種藥物同用,發生劇烈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稱相反。文獻記載有十八種藥物相反,故稱「十八反」。因為「十八反」的緣故,不少人對半夏和附子能否同用存有疑慮。這兩味葯究竟能不能一起使用,我們一起來毛進軍教授是怎麼說的吧。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臨證應用經方時,常有半夏與附子同用的問題,不僅療效較好,從未出現過任何毒副作用,但這樣配伍似乎是違反了中藥「十八反」中的烏頭反半夏。那麼,附子與半夏合用是否也相反呢?在這裡有必要簡單地探討一下。

實際上,附子並不等同於烏頭。二者雖然關係密切但卻是兩味葯,藥性與毒性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附子是烏頭塊根上所附生的子根,功能回陽救逆,其補火助陽,逐裡寒之力較強。烏頭是烏頭的主根(母根),分為川烏和草烏兩種,川烏是人工栽品,草烏為野生品,這二者功效相似,都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之功。烏頭的祛風通痹之力較附子為勝,但補火祛寒之力不及附子,所以古有「附子逐寒,烏頭祛風」之說。烏頭的毒性較附子大,應用這個葯時,用量及配伍都要更加謹慎一些。

在《本經》中記載有「烏頭反半夏」之說,但並沒有說附子反半夏。古代經典一般言簡意賅,一是一,二是二,沒有廢話。這是大家應當注意到的。附子與半夏同用,首推張仲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有多首方劑就是附子與半夏同用,甚至烏頭與半夏同用的。如《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治》中的附子粳米湯,可治療中焦虛寒夾飲所致的腹滿腹痛,其藥物組成就主要是炮附子與半夏同用,方為炮附子、半夏、甘草、大棗、粳米。如此用法,並沒有認為附子與半夏是相反的。《金匱要略》治療寒飲腹痛證的赤丸,藥物組成為茯苓、半夏、烏頭、細辛,甚至有烏頭和半夏同用的情況。

鄭欽安、李可等醫家經常據證將半夏與附子合用,療效卓著。

我在臨床上也常常據證將半夏與附子同用,不僅療效較好,也從未出現過任何毒副作用。我認為,只要臨證辨證準確,病情需要附子與半夏同用時,就不能因為有「烏頭反半夏」之說而株連到附子,該相伍時就相伍。

不過,在《本經》中半夏與附子都是屬於下經(下品)的葯。一般列於下品的葯,「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即使能夠相伍,應用時也必須小心謹慎,密切觀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能長期大量服用。

問題完美解決,你們的疑惑是不是也消除了?

關於有學生提到的問題:臨床上,我碰到需要扶陽的患者,但短期的扶陽療效不佳,主要是有痰滯,溫化痰涎則變黃痰,清化痰液則變白痰清涎,有痰在則扶陽難扶。非常揪心。

所謂痰滯,為痰飲範疇,主要為太陰病病機,少陰太陰合病者,因真陽不足又有中虛痰飲內生者,常有寒痰內停上逆。如患有老年咳嗽喘息、心悸胸痹、眩暈(慢阻肺、心力衰竭)等症的患者,這時治療重點就要扶陽溫中、溫化寒痰。有很多經方可用,如茯苓四逆湯(附子一枚,炙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加茯苓四兩,人蔘一兩),病機為中焦胃虛(虛寒和胃氣津液虛),痰飲內停上逆,下焦虛寒不化水為津液,可用之扶陽溫中製下,化水飲為津液。

小青龍東加附子,外有少陰傷寒表不解,裡有寒飲內停上逆,即外有表寒、裡有真陽不足裡虛寒,痰飲內停結聚上逆於中上焦。須扶陽溫中蠲飲解表,表裡同治。

苓甘五味薑辛半夏杏仁東加附子方葯組成為茯苓四兩,炙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主治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支飲是痰飲中的壞病,很難治療,集痰飲、懸飲、溢飲為一體。「咳逆倚息」等同於懸飲的咳唾引痛。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短氣不得臥」等同於痰飲的微者短氣。《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說:「夫患者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其形如腫」等同於溢飲的身體疼重,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以上說明這個方子可針對多種證候病機治療,但無外邪犯表。病機為真陽不足,中焦虛寒痰飲內停結聚上逆於上焦。須扶陽溫中化飲,祛痰降逆。

用扶陽溫化寒痰治療,一是要辨明是否為一派寒象,二是不能過度治療。變黃痰說明治療過度,如黃痰不重則說明陰證轉陽、裡邪出表,為病有轉機之兆,再「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如果辨證不準確,過用寒涼清化,痰液變白吐清涎,則是把陽證治成了陰證,表邪入裡,為病情加重之象,仍須「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總之,辨證首明陰陽,治療大法之一切皆在陰陽上做打算,以平為期。

對半夏和附子能否同用存有疑慮的小夥伴們,看過今天分享的文章,是不是恍然大悟?多年經方臨床,毛進軍教授對不少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今天帶來的就是毛進軍教授的最新著作——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本書)

本書是當代著名經方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臨床專家毛進軍教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帶教實錄。主要是從作者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坐診帶教期間辨治的病證中,選取了其中有啟發意義的醫案32例,解析六經脈證、方證病機的辨治思路,以啟示讀者的經方醫學辨證思維,拓寬臨證用方思路。結合醫案,有理有據地闡釋了幾十首重點經方的方證病機辨治要點,充分體現了經方醫學理法的嚴謹與圓融,凸顯六經脈證病機辨治的新穎性、獨到性、可操作性和臨床實用性。

播放GIF

往期精彩回顧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