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瀉方病機需究,臨床痞證全消!

傷寒論》治療痞證而設,千百年來一直廣泛用於臨床,療效昭彰,成為千古名方。

然就其有關問題,引起了古今醫家的爭議,對深入探討仲景學術思想、指導臨床實踐極為不利,故亟當深究,以辨明是非。

首先,就三方證病機而言,諸多醫家認為系「寒熱相結」,或曰「上熱下寒」等,今日諸多版本《方劑學》亦持此種觀點,概因其三瀉心方葯為寒熱並用,所主又是痞證,病位以中焦為主,故得出「寒熱相結」中焦之結論。

是論看似有理,實則將其引入了玄學。試想寒熱如涼炭,豈能相結一處?而今之醫家又總結出「上熱下寒」「胃熱脾寒」「寒熱錯雜」之論,以因循附會方劑配伍,力爭自圓其說。

如此解釋將寒熱人為分離開來,似是有理,但征諸臨床,仍是不通。上熱下寒、胃熱脾寒之上熱(胃熱)可以肯定,而下寒(脾寒)的指征又為何?

此釋曰即指寒性之腸鳴下利。果如是否?熱性下利三瀉心湯可否能療?臨床證實,三瀉心湯不僅可治熱性下利,且療效頗佳。故將三瀉心湯所主之痞釋為單純的上熱下寒等,則有失偏頗,從而影響了對三方證的理解與應用。

其實,三瀉心湯方證所主之痞,乃熱痞兼中氣(陽)虛。

一方面,由於無形邪熱壅滯胃腸,阻遏氣機,擾亂胃腸之氣;另一方面,中氣虧虛,無力運化,致濕邪內留,氣機不通。

二者互為因果,致使中焦氣機壅遏,痞塞不通,濕熱下注於腸,從而形成了上吐、中寒、下瀉之證,故三方在用芩連泄熱的同時,佐以人蔘、甘草、大棗補益中氣,更佐半夏、乾薑(生薑)辛開散結,加強治痞的作用,其配伍意義在於苦寒以泄熱,辛溫以開結,甘溫以補中。

對此,元·戴原禮曾概括指出:「瀉心諸方,取治濕熱最當。」葉天士更就藥物的性味功能來分析三瀉心湯的作用,提出「苦寒能清熱除濕,辛通能開氣泄濁」。這些論述對深入理解三瀉心湯證,皆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其次,關於三瀉心湯的區分問題,古今醫家更是眾說不一。

如柯琴曾說:「仲景立瀉心湯以分治三陽,在太陽以生薑為君者,以未經誤下而心下成痞,雖汗出表解,水氣猶未散,故微寓解肌之義也。在陽明以甘草為君者,以兩番妄下,胃中空虛,其痞益甚,故倍甘草以健中而緩客氣之上逆,是亦從乎中治之法也。在少陽用半夏為君者,以誤下而成痞,邪已去半表,則柴胡湯不中與之,又未全入裡,則黃芩湯亦不中與之矣。未經下而胸脅苦滿……名曰瀉心,實以瀉膽也。」

此處提出的瀉膽,與林億等提出的「並瀉肝法」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其實,三瀉心湯證基本相似,其藥物組成亦無多大差異,半夏瀉心湯中之甘草用量略增,即甘草瀉心湯;乾薑用量略減,再加入生薑,即為生薑瀉心湯。臨床常常依病情之差異,相兼而用。

再者,關於三瀉心湯證所治痞證有無疼痛問題,亦需分辨。

因論中提出「但滿而不痛」,故諸多醫者皆以不痛來指認半夏、生薑、甘草三瀉心湯證。考《傷寒論》並無胃脘痛之名,而半夏瀉心湯等能否治胃脘痛?

回答是肯定的。因《傷寒論》最善用對舉鑒別之法,言痞證不痛是與大結胸湯證對舉的,因大陷胸湯證疼痛劇烈,常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故痞證之痛與之相較,倍顯輕微。

要知結胸證的主要特徵是以疼痛為主症的,痞證與之對舉,只是疼痛輕微罷了,其突出點在於心下痞,按之濡。因此,三瀉心湯證所主之痞可兼有疼痛,有時可出現較為明顯的疼痛癥狀。

如曾治某男,工人,34歲。患肝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數載,胃痛發作兩周,持續劇痛4天,伴噁心、嘔吐酸水。

檢查:上腹劍突下壓痛,未觸及包塊,肝膽區無壓痛。曾在某院就診,給予阿托品、非那根肌肉注射兩天,疼痛未止,轉來服中藥。

刻診:形瘦色黃,脘腹痞塞,疼痛拒按,噯氣、呃逆頻頻,飲食不進,苔薄黃滑膩,脈沉細弦。

患者罹胃病經年,脾胃蘊熱,中氣虧虛,肝逆犯中,氣滯絡瘀。治以苦泄辛開,益氣平肝。

方以半夏瀉心湯化裁:黨參10g,乾薑6g,延胡索10g,川楝子6g,丹參15g,烏賊骨10g,甘草5g。3劑,日1劑,水煎服。

服上藥頭煎後,滿腹響動,脘痛即覺減輕,3劑服畢,脘痛全除,唯食慾欠佳,苔薄微黃,脈沉細。

前方化裁續進3劑,並囑其注意飲食調養,痛未再發。

是案以苦泄辛開甘補為治,加入金鈴子散與烏葯散清熱平肝,更加丹參活血和絡,收效滿意,足證原文所述瀉心證之特點脘痞不痛,並非絕對,臨證尚需靈活辨治。

至於瀉心湯治療熱性下利,更為常見,茲舉一例,以示一斑。

吳某,女,33歲。患者有慢性腸炎病史12年,一直大便稀溏,夾有不消化食物,曾間斷服藥乏效。刻診:上症仍在,大便每日3~6次,便色深黃,臭穢異常,心下痞悶,腹中鳴響,苔薄黃,脈沉。

據證當為中氣虛而濕熱蘊結,治以苦寒清泄濕熱,辛甘益氣和中。

處方:黃芩9g,黃連3g,半夏9g,黨參9g,乾薑5g,炙甘草3g,茯苓9g,枳實5g。3劑,日1劑,水煎服。

葯後大便成形,便次減至每天2次,臭穢之氣顯減,但面色仍萎黃。

原方加大棗4枚,又服9劑,便次日僅1次,大便成形,余無不適,囑以飲食調養。

本案之下利夾有不消化食物,屬「邪熱不殺谷」,其與下利清谷性質迥然有別,痞與利皆屬邪熱,為邪之實也。面色萎黃、腸鳴為中氣虛,《內經》早有「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之述,故師瀉心法化裁,加茯苓通陽利水,枳實行氣除痞,使數年宿恙很快獲愈,足證三瀉心主治之下利屬熱而非盡屬於寒。

如上所述,痞證亦有寒熱虛實之分,熱實證治宜苦寒泄熱,以大黃黃連瀉心湯為代表方,虛寒痞治以辛甘溫,補中開結,以理中湯為代表方。而三瀉心湯所治之痞,正是此兩種痞之混合,即中虛熱結之痞,治以兩方合用並隨症加減。

因有氣逆、乾噫、乾嘔,故去白朮,氣陷腸鳴下利者棄大黃,中虛甚者加大棗,氣滯者加半夏(即半夏瀉心湯),兼水食不化者加生薑溫散水氣(即生薑瀉心湯),如中虛較甚則加重甘草的用量(即甘草瀉心湯)。至於痞證的成因,則不必拘泥於誤下,亦有未經誤下而致痞者。

關於其疼痛與否,也不必拘於不痛,當依臨床情況而定。總之,三瀉心湯基本病機為邪實正虛並存,即中虛熱結。緊抓以上兩個方面,臨床即可有明確的指征。至於一些玄學之說,均應摒棄之。

END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陳亦人醫案醫話》,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正版圖片庫。-0423,歡迎投稿嘮嗑。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