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嚴書記與譚醫生,為何你們的結局如此不同?

因為“夫人”在微信群發飆稱要動用公權力開除老師,“被出名”的嚴書記涉嫌違紀違法,遭調查了。

因為在網上質疑鴻茅藥酒的功效,兩度遭問詢的譚秦東突發精神疾病,並主動寫下了道歉聲明。

一個是位處廣東省的前醫生,一個是地處西南的市委副書記。兩起看似完全不相乾的事件,為什麽會被聯繫在一起?無疑,是輿論的高度關注,讓他們共同走入公眾視野。當然,與此同時,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幾乎同等熱烈的輿論關注下,為什麽兩位主人公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公共輿論

在黑格爾眼裡,公共輿論作為人民表達他們意志和意見的無機方式,是公民自由意志和合理利益訴求的集中性表達,是人的主觀創造性活動在國家理念中的一種體現。

這一觀點,在轉型時期的中國有著深刻含義。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媒介技術的突飛猛使得人民群眾表達門檻降低,公共輿論也隨之成為一種強大的“圍觀”力量——一旦某個焦點事件引發關注,就很容易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進而形成網絡輿情與社會輿情,產生著強烈的共存共振。

簡單來說,哪怕是一件極微小的事件,也可能通過網絡的放大,在現實中產生巨大影響,嚴書記如此,譚秦東亦如此。前者事件中,“嚴夫人”當天晚上就在群裡要求老師“馬上在全班所有師生面前道歉,否則,我通知你們集團長官來給我解釋”,結果引發了網民的人肉搜索;

後者因為在網上吐槽鴻茅藥酒,面對5個粉絲寫了一篇只有2241閱讀量的帖子,竟為自己招致牢獄之災,也激發了群眾對政商關係的猜疑。

公共輿論的介入,攪動了民眾的情緒,也考驗著公權力機構的態度。4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指令涼城縣人民檢察院:將該案退回警察機構補充偵查並變更強製措施。同日18時許,譚秦東取保候審後,從涼城縣看守所走出來。

5月14日,四川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近日已關注到網友反映“嚴春風輿情”相關情況,已及時介入調查核實。昨天下午發布,四川省廣安市委副書記嚴春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可見,再微小的聲音,都可能引發圍觀,進而留下時代的回響。

輿論監督

圍觀,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往往是用於指責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國人——(他們)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

不過,在互聯網語境下,它更多意義上被理解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有媒體甚至用《圍觀改變中國》來概括這種力量——網絡圍觀形成的輿論壓力,倒逼著不少公共事件從幕後走向前台,從失衡走向公平與正義。

互聯網,是你的,我的,也是大家的,更是透明的。

在嚴書記事件中,網上曾流傳一份當事人嚴春風的書面說明,內容大概是自己和口出狂言的“嚴夫人”早已離婚五年,孩子歸母親監護,跟自己無關。但網友卻爆料“書記上周還來班上給小朋友講了雞蛋孵雞的故事,每周末都回家,平時偶爾也接送過娃娃,他們還有個三歲多的小兒子在讀嬰班”。

在譚秦東事件中,媒體也曾多番質疑鴻茅藥酒含有有毒的中藥材,難以證明廣告中“每天兩口,健康長壽”的宣傳語。甚至有媒體耐心統計過,十年來,鴻茅藥酒廣告曾被江蘇、遼寧、山西、湖北等25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10省市18次采取暫停銷售的行政強製措施

譚秦東在首次問詢後,得以回家,相信也少不了媒體的力量。

譚秦東

積極態度

不過,在公眾和輿論監督之外呢?接下來,相關部門的正確做法究竟是怎樣?

四川省相關部門的積極態度是值得“點讚”的。

事發之後,有媒體聯繫到四川省委宣傳部新聞處一名工作人員。據報導——電話那頭,工作人員非常有禮貌,但他告訴記者,自己不太清楚此事。但是如果事情真的關注度高,有最新進展的話,“我們這邊會通過公開管道進行及時的公開”,“我相信會有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士出來,如果是謠言就澄清,如果是真的,該怎麽處理他,我相信有比較規範的(程式),事情是要有一個交代的。”

昨天下午,初步交代就來了:四川省廣安市委副書記嚴春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16年4月1日,四川省紀委機構、省委宣傳部聯合頒布《關於加強輿論監督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施意見》,要求充分發揮主流媒體輿論監督的主體作用,探索媒體、群眾和紀檢監察相結合的監督模式,堅決遏製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蔓延勢頭,為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簡言之,四川省委對於輿論監督是歡迎的。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醜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實踐也證明,輿論監督越早發現問題,越深探究真相,就越有利於各級政府部門改進工作、糾正偏差。反之,面對輿論監督,各級政府部門如果采取鴕鳥政策,甚至“捂蓋子”,則不利於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長官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無疑,四川省委把總書記的這句話落到了實處。

爛尾新聞

 

對於嚴書記事件,四川省紀委監察委的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總算沒有讓事件爛尾,這也算給人民群眾一個初步的交代。

 

那麽,換個頻道,鴻茅藥酒事件呢?

 

譚秦東於5月11日在接受內蒙古警方訊問突發精神疾病住院後,其妻劉璿於5月17日下午在微博上發布譚秦東的個人致歉聲明,隨後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亦發布聲明,稱接受譚秦東致歉,同時“向涼城縣警察局撤回報案並向涼城縣法院撤回侵權訴訟”。微博顯示,對譚秦東在微博上的道歉,鴻茅藥酒董事長@鮑洪升給予了“點讚”。

道歉、點讚、和解、撤案,事件雙方的一系列動作,迅速得讓人反應不過來。前後持續半年,牽動無數人關注的鴻茅藥酒事件,似乎劃上了句號。

 

前不久,在全國政法長官幹部的專題研討班上,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強調,要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範辦案理念,嚴防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嚴禁超標的、超範圍采取刑事強製措施,切實保護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在報告中也強調要樹立“民本思維”,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人民群眾最恨、最怨、最煩的事情抓起”。

 

追根溯源,在鴻茅藥酒事件中,產品本身是否安全、廣告監管是否得力,警察部門的權力使用是否得當、刑法的謙抑精神是否貫徹,涼城縣的政商關係是否正常……其帶給公眾的疑問很難因為雙方的“握手言和”而煙消雲散。

良性互動

在國務院辦公廳前不久印發的《2018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首次對重大政務輿情處置不得力、回應不妥當、報告不及時的涉事責任部門及相關責任人員提出問責要求。

“當前重大政務輿情回應存在處置不得力、回應不妥當、報告不及時等問題,容易引發社會風波,給政府公信力造成負面影響。這次《要點》提出要建立問責制度,就是倒逼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進一步增強輿情意識,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解疑釋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工作要點》起草組成員許福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國辦的最新規定,實質上就是政府部門與網民群眾之間、輿情回應與輿論澎湃之間、官方與民間形成良性的互動。梳理近年來的熱點事件可以發現,從最初的網上爆料,到引發的系列討論,再到官方的回應處置,所有的努力,都是實現公平正義過程中不可獲缺的一塊拚圖。

 

儘管黑格爾也批評,公共輿論中真理和無窮錯誤直接混雜在一起。現實當中,事件的報導、真相的揭露、共識的達成,可能存在反覆或者偏差,但從某種意義上,這也許是實現正義所必不可少的代價和成本。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只要是出自善意的批評和質疑都是好事,輿論監督權是我們這個社會每一個公民、媒體彌足珍貴的權利,給予他們充分的法律保障和輿論賦能,我們離社會的進步,也就更近了一步。

文/巴山夜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