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闆們的PE波折 民企資金鏈吃緊多米諾效應凸顯

  老闆們的PE波折 民企資金鏈吃緊多米諾效應凸顯

 

  本報記者 陳植 上海報導

  每周報告

  孫剛透露,近期他發現不少PE基金又開始打起“向政府募資”的主意。為了獲得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投資款,他們不惜答應地方政府不少特殊要求。

  近日,一家PE基金合夥人孫剛(化名)發現自己多了一項工作,去香港幫助多位民營企業家出資人(LP)盡快轉讓手裡的PE(私募股權投資)份額。

  “他們告訴我自己手裡沒錢了,現在非但無法繳清合約約定的認購款,還需要將已投資的PE份額贖回套現,用來維系企業經營。”他告訴記者。

  起初他認為PE FOF(投資私募股權的母基金)機構有能力接手,但令他驚訝的是,多家PE FOF機構負責人也“抱怨”民營企業家LP資金吃緊,導致他們FOF(母基金)基金拿不出錢認購上述PE份額。

  “原先總以為中小企業與民企企業融資難,現在沒想到這回輪到了PE行業。”孫剛無奈表示。

  多位PE機構人士表示,當前PE募資難正變得日益普遍。由於民企資金鏈緊張,如今不少企業家LP均面臨繳錢違約風波,即便部分民企創始人手裡還有資金,也不願貿然投向PE基金,而是用於維持企業日常運轉渡過巨集觀經濟下行難關。

  據清科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總額約3800億,同比下降55.8%,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營企業資金吃緊導致企業家投資PE的額度大幅下滑。

  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認為,目前是他入行創投19年以來最艱難的時刻,不久前東方富海剛完成40億募資,原來只需3-5個月就能完成,這次卻足足用了13個月。

  “其實,PE行業募資難正令不少投資項目估值下滑20%-30%,有些優質項目投資價值已經凸顯,但現在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優質項目投入別人懷抱,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孫剛表示。

  PE募資面臨艱難時刻

  孫剛表示,去年他所在的PE基金完成了20億元募資,按照合約約定,所有LP需要簽訂合約時繳納20%資金,今年1月與7月再分別繳納40%投資款。

  “其實今年1月已出現個別企業家LP繳錢違約,但我們後來很快找到了新投資者,就沒把它當回事。”孫剛回憶說,當7月份基金提醒LP繳清剩餘40%投資款時,多位民企企業家LP表示目前囊中羞澀,甚至要求基金能否盡早將他們此前投資的60%資金贖回套現。

  孫剛初步估算,提出贖回套現要求的民企企業家資金共計達到約8億元,幾乎佔到基金總募資額的40%。

  “當時嚇了一跳,這意味著整個基金投資策略需要做出巨大調整,很多投資組合因為基金規模縮水而無法落實。”孫剛告訴記者。原先基金管理團隊打算對這些要求贖回的企業家按合約采取處罰條款,但通過初步調查發現,這些企業家缺錢也是無奈之舉,其中四位企業家因上半年銀行抽貸,導致企業整個經營資金鏈捉襟見肘,根本沒有閑置資金用於PE投資;還有兩位民營企業家坦言手裡的錢“不能動”,需要作為企業最後的流動資金渡過經濟壓力下行難關。

  為此孫剛決定協助這些企業家LP盡快套現PE份額,但令他意外的是,當前整個PE行業似乎都面臨募資難。

  “多位PE基金負責人告訴我,他們現在也缺錢,甚至有一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LP要求一次性贖回2億元PE投資款用於回購股票做市值管理,避免股票質押爆倉。”孫剛告訴記者。

  在多位PE基金負責人看來,PE行業之所以募資難,一方面是當前民營企業資金鏈緊張的傳導效應凸顯,拖累整個PE行業陷入募資難;另一方面與PE實際回報率下滑息息相關。以往很多PE基金在募資時標榜年化收益20%以上,但在A股低迷與項目投資高估值爭奪等因素下,不少PE基金實際投資回報率僅僅在個位數,難以滿足民營企業家收益要求,令他們不願在PE投資領域多花錢——一旦自己資金鏈吃緊,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從PE基金贖回撤資。

  “如今,除了行業頭部PE基金(以往擁有不錯的業績回報)募資還算順利,多數PE基金都遭遇募資難問題。”一家國內大型PE機構募資業務主管告訴記者,即便募資條件最寬鬆的PE基金,也都出現資金荒。

  他此前接觸過一家PE基金,後者采取項目認繳製,即當PE基金與投資企業簽訂股權投資協定後,PE基金管理團隊才向企業家出資人(LP)call錢,如今這家PE基金已經簽訂了三個股權投資協定,但不少企業家LP卻以各種理由遲遲沒有繳錢,迫使這家基金管理團隊現在做起FA(財務顧問)生意,對這三個項目進行財務包裝,找機會轉讓給其他PE基金。

  PE現“搶錢”大戰

  面對企業家撤資難題,孫剛曾找過一家私人銀行協商發行理財產品解決募資缺口。

  “以往我們曾合作過,主要是由私人銀行發行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向高淨值人群募集資金充當PE基金的過橋貸款,等到企業家LP資金到账後再連本帶息償還給私人銀行。”孫剛告訴記者。但在《資管新規》頒布後,私人銀行以不得代銷投向私募PE基金的理財產品為由,拒絕了他的合作要求。

  在孫剛看來,這讓PE基金一度陷入內外交困的尷尬局面,一些原先打算簽訂投資協定的優質項目因為PE基金實際募資規模“縮水”,轉而投向其他PE基金的懷抱。

  上述國內大型PE機構募資業務主管坦言,當前PE行業性募資難,的確讓不少投資項目估值下滑20%-30%,但多數PE基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投資機會“流失”,因為手裡沒有足夠資金“抄底”。

  在他看來,現在PE行業遊戲規則正變成“資金定成敗”,誰擁有充裕的LP資金,誰就有機會獲得更多優質項目低價投資機會,從而提升自身投資業績,最終在激烈市場優勝劣汰過程存活下來。

  孫剛透露,近期他發現不少PE基金又開始打起“向政府募資”的主意。為了獲得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投資款,他們不惜答應地方政府不少特殊要求。包括子基金需將50%以上投資款放在當地,需每年為當地引入多家高科技技術企業落戶,必須撬動5倍民營企業資金投資等。

  “事實上,這些PE基金的策略是先拿到錢搶到一些優質項目投資權,至於能否撬動5倍民營企業投資,到時他們再與地方政府協商,換其他方式變相完成上述承諾。”他直言。

  一家浙江地區民營企業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當前經濟下行的環境下,即便銀行信貸放鬆讓他獲得充足貸款資金,他也不打算用於PE投資,而是投向企業維持業務運營。

  “一旦企業垮了,等於我的本錢全沒了,到時業績再出色的PE基金我也投不起。”他稱。(編輯:李伊琳,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