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虛體質怎樣順應四季變化,安度夏季

?夏長,晚睡早起多運動?

夏應心而養長。《黃帝內經》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既然心對應的是夏天,夏天養生自然應該以養心為主。「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萬物繁茂秀美,陽氣旺盛,是長養萬物的季節。在五行上,夏季屬「火」,因此,氣候炎熱,陽氣旺盛,人體消耗增大。人們往往精神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年老體弱者更覺得無精打采,總是懶散貪睡。

所以,夏季要早早起床,活動、出行避開午間的炎熱,還可選擇午睡來保持精力旺盛,使身體得到緩衝。在情志上要保持精神愉快、澄和心神,切忌發怒,以使人體氣機通暢。可多做一些室外運動,但要避免烈日下暴曬,以防大汗淋漓而中暑。

總之,人體必須順應自然四季變化的規律,保持機體與自然的平衡,才能滿足身體的各種生理需要,進而減少疾病的發生,順利安康地度過一年四季。

?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表現

總體特徵:氣虛體質是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

形體特徵:這種體質的人一般肌肉鬆軟不實,平常說話時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

性格特徵:內向,不喜冒險。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

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之邪。

氣虛體質的人如何養生

氣虛體質者的調養原則是培補元氣、補腎健脾,宜多吃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藥、黃豆、白扁豆、馬鈴薯、南瓜、香菇、猴頭菇、牛肉、雞肉、乳鴿、鵪鶉、鱖魚、鱔魚、黃花魚、草魚、泥鰍、大棗、蜂蜜等。

該體質的人要做到「四不」:

不可峻補,給本已虛弱的內臟太大壓力,否則可能導致虛不受補;

不宜用太涼的藥物,也就是說不可苦寒太過;

不宜用辛辣調味品;

不宜過食行氣破氣類食品,如蘿蔔等。

氣虛體質者的生活起居應規律,避免熬夜或過度勞累。尤其在夏天的中午應適當休息,保證一天充足的睡眠。平時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避免劇烈運動,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並持之以恆。平時可按摩足三裡、曲池。

推薦葯膳:黃芪童子雞

取童子雞1 隻,洗凈;用紗布袋包好生黃芪9 克,共同置於鍋內;加入薑、蔥及適量水煮湯,待童子雞煮熟後,取出黃芪包,加入鹽、黃酒調味,即可食用。

氣虛體質調理小方子:

茯苓10 克,山藥10 克,陳皮5克,白扁豆3 克。

張雪亮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主任醫師,中醫養生方向博士生導師,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養生文化推廣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醫養結合專委會會長。

主編《從一到十談養生》《中醫養生保健學》《養生做好8 件事》《基層臨床醫生必讀》等專著。曾給多家媒體和企事業部門講授養生課程,如北京衛視「養生堂」、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山東衛視「養生」、江蘇衛視「萬家燈火」等。



最新優惠!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2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葯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張雪亮

本文編輯:桔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