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女子進食太快把食管撐破 沒及時就醫出現「重度貧血」

美食當前,是狼吞虎咽還是細嚼慢咽?從健康的角度來講是要細嚼慢咽,可是很多人不以為然,心想不就是把食物吃下肚子嗎,怎麼吃還不隨自己。可就是因為不細嚼慢咽,常州一女士竟然把「食管」撐破了!

一女子進食太快把食管撐破 沒及時就醫出現「重度貧血」

家住常州新北區的李阿姨實在不能忍受自己咽部及胸骨後的疼痛,而到消化內科就診,經過檢查後以「食管損傷伴出血」而收住入院治療。通過交流,醫生得知,原來李阿姨在4天前,在食用千層餅和海鮮餛飩的時候,由於趕時間,吃的比較快。在吃最後一口千層餅的時候,她感覺有點噎到了,就喝了一口海鮮餛飩湯,想緩解一下,誰知這一口湯喝下去後,就感到咽喉部及胸骨後有刀割一樣疼痛,而且一直不緩解,還嘔吐了咖啡色液體。

由於疼痛,李阿姨自己到藥店買了點消炎藥吃。四天后,李阿姨還是感覺咽喉、胸骨後疼痛,而且全身乏力,家人也覺得她面色不好就建議她到醫院檢查,經過胃鏡檢查後發現其食道入口距門齒27至35厘米處的裂傷,表面還有滲血,而且她的血常規顯示其血紅蛋白只有52g/L,屬於重度貧血。

一女子進食太快把食管撐破 沒及時就醫出現「重度貧血」

李阿姨的醫師介紹說,食管是咽和胃之間的消化管,有三個狹窄處。平時大家吞咽食物後,食管肌肉發生波形蠕動,使食物沿著食管下行至胃,一般情況下,食管的蠕動波約長2-4厘米,速度為每秒2-5厘米,所以成人自吞咽開始到食管蠕動波到達食管末端需要9秒鐘,如果進食過快或者一次吞咽食物量偏多,很容易導致食道粘膜甚至肌層損傷,特別是食團經過食管的狹窄處的時候。

一女子進食太快把食管撐破 沒及時就醫出現「重度貧血」

醫生提醒,細嚼慢咽不止是為了享受美食,而且還有其他好處,如控制體重、清潔口腔等,同時也是為了保護胃腸消化道,細嚼慢咽可以使得食物充分咀嚼、磨細,在通過食道的時候避免傷及食道粘膜,同時細嚼慢咽能夠有效的促進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吸收,從而減輕了腸胃的負擔,細嚼慢咽還能夠增加唾液的分泌,其中的消化酶在這過程中會有助於消化,形成保護胃部的薄膜,這些都是能夠保護好腸胃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