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衰竭有五個標誌,身體出現三個以上,提示腎衰竭已是尿毒症!

腎功能衰竭是慢性腎臟疾病惡化的表現,下一步就會演變為尿毒症。腎衰的出現看似悄然無聲,實際上還是會在身體發出早期信號。

腎衰竭有五個標誌,身體出現三個以上,提示腎衰竭已是尿毒症!

第一,最容易被忽視的胃腸道癥狀,很多腎衰竭往往以胃腸道癥狀為首發表現,比如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甚至口腔裡有異常的尿味,當出現這些癥狀時,別僅僅認為是胃病犯了,還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下腎功能。

第二,乏力,貧血,腎衰竭的患者都或多或少會有貧血,有的是輕度,有的是中度,這是因為腎衰竭到一定地步,腎臟無法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所致,所以也稱為腎性貧血,持續的貧血會引起諸多不適癥狀,如乏力,頭昏,納差。

第三,骨痛,行走不便,骨質疏鬆,腎衰竭還會引起代謝及內分泌功能紊亂,鈣的分泌減少,磷的比例上升,時間長了,很容易誘發骨質疏鬆,骨痛,所以腎衰竭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自發性骨折。

第四、小便次數少,全身水腫,血壓控制不佳,腎衰竭的人群,小便量越來越少,導致少尿,更嚴重的會出現無尿,會伴隨全身水腫,血壓常常居高不下。

第五、腎病患者面色發黃,輕度浮腫感表現為尿毒症面容。皮膚乾燥、脫屑、無光澤、色素沉著等比較常見。

如果上述癥狀,超過三種以上,則提示已經進入腎衰竭的終末期,這時候就要進行腎臟移植手術了。

因此,平時最好學會保養腎臟,這樣才能避免尿毒症的發生!

一、以形補形不可取

按照「以形補形」的理論,動物腰子、動物鞭、牛羊寶之類的食物常被認為多吃可補腎,對腎好。

然而事實是:豬牛羊的肝、腎等內臟,比動物的其他部位含有更多的膽固醇和嘌呤,多吃對身體沒什麼好處。像上面這一碗燉豬腰子吃下去,可能會使得體重更胖、血脂、尿酸更高,反而在無形中增加了腎臟負擔。

二、飲食方面:兩少一多

少吃鹽、少吃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雖然大環境提倡減鹽,但我國居民的鹽使用量仍然大大超標,過重的鹽負擔對保護腎臟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已有腎臟問題的人屬於鹽敏感性人群。

均衡的飲食應該是多吃蔬菜水果、適量吃肉食,但很多人都反過來了,無肉不歡肉食過多,一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卻遠遠沒吃到。

三、常喝護腎茶水

平時愛喝甜飲料,不愛喝水,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導致腎臟瀦留毒素,無法及時代謝廢物。因此,平時最好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也可以喝點自製養生茶水,有助於護腎排毒。

自製 蒲公英玉麥須茶

取玉麥須,蒲公英,玉竹,玫瑰花,製成茶包,每日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功效:防腎炎、促排毒

古代醫典中記載,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譽,也就是說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可以促進排毒,減輕腎臟負擔!

玉麥須入肝、腎、膀胱經,具有利尿、利膽等作用,可改善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等病。可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於改善慢性腎炎,促進腎臟排毒!

玉竹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大明本草》裡面記載:玉竹「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玫瑰花中和調節之用。

這樣搭配在一起,泡水喝,促進腎臟排毒,有利於保護腎臟健康!

四、護好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冷氣機,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五、節慾養腎

性事太多會引起腎精大量流失,會加重腎虛的癥狀,因此日常一定要注意節慾,不要過度性生活,此外還需要注意,不要盲目使用功能保健品。

六、穴位強腎

湧泉穴,補腎固元

《黃帝內經》上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

經常湧泉穴,可激發腎經的經氣,疏通腎經的經絡,調和腎臟的氣血,調整和改善腎臟的功能和機能活動,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

將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於足心湧泉穴處,來回按揉,每天揉100次為宜。

太溪穴,匯聚腎經元氣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古人稱太溪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極高的回陽救逆之功。時不必拘泥於方法,每次5分鐘左右便可。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

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