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夫說—每個產婦都會有產後尿失禁的情況,該怎麼預防和治療?

產後尿失禁怎麼辦?

產婦之所以會出現尿失禁,這是因為懷孕時子宮增大,腹壓增加,以及懷孕期間孕激素的作用等,使得盆底肌鬆弛,並且在分娩過程中,盆底肌會有一定的損傷。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產婦就會出現壓力性尿失禁。

不少孕婦在懷孕晚期就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不過,新媽媽們不要一出現癥狀,就特別緊張。因為,大多數人的情況並不嚴重,而且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自然恢復,過了產褥期(產後6~8周)後,這個癥狀就會慢慢改善。

由於多數女性的盆底肌肉在分娩後6~8周,就能恢復正常。因此,在產後42天,新媽媽們別忘了去評估一下自己的盆底肌肉的肌力情況,以掌握自己盆底肌肉的恢復狀況。

肌力由低到高被分為5級,1級最低,5級最高。有一些產婦產後恢復得不錯,盆底肌的肌力可以達到5級,但大多數產婦都在3級以下。

如果產後3個月還有漏尿的情況發生,肌肉自然恢復的幾率就很小了。此時若不積極治療,她將有90%的幾率會終身伴隨尿失禁。

對於尿失禁,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控制和改善尿失禁。

定時排尿:不要讓膀胱的尿液累積太多。

訓練膀胱:通過逐漸延長兩次小便的時間間隔來訓練膀胱,剛開始的時候去衛生間排尿的時間間隔可以定為60分鐘,以後根據適應情況逐漸延長間隔時間,調整為90分鐘、2小時、3小時、4小時。

鍛煉括約肌:在有尿意的時候,不要馬上去小便,推遲15分鐘去衛生間,堅持鍛煉1-2周,然後將時間調整為推遲30分鐘。還可以坐在馬桶上,小便到一半時,然後突然停止,反覆練習。

凱格爾(Kegel)練習:凱格爾訓練是美國一位婦產科醫生提出的鍛煉盆底肌肉(主要是恥骨肌和尾骨肌)的方法,它能有效治療產後尿失禁。

如果這些試過了都沒有用,建議去醫院就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