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位於約旦河西南側的聖喬治大教堂

當年拉裡貝拉國王動用2萬人工、花了24年時間在這裡鑿出了11座岩石教堂,這11座中世紀教堂大致分為3群,分列於約旦河兩側。所謂岩石教堂,並非是用岩石建造的,那樣的話自然不會被稱作“非洲奇跡”。其奧妙在於:這些教堂或從大塊的岩石鑿刻而成,或由半體的岩石鑿刻而成,沒有一座超出地平面。由獨石鑿出的教堂,從地面往下,猶如一口巨大的深井裡矗立著高大的建築,這些建築的高度通常在7到12米,看似獨立,其間卻有隧道網絡相連,可由一個教堂通向另一個,形成了一個地下世界。

這樣的工程自然是異常艱難的:匠人們首先要在山坡上找到合適的、完整無裂縫的巨型岩石,除去表層浮土和軟岩後在四周鑿出12米-15米深的溝槽,使其與整個山體完全脫離。然後,再在這塊巨大的岩石內預留出牆體、屋頂、祭壇、廊柱、門和窗,再極其小心地將岩石內多餘的石塊一點一點鑿掉形成太空,最後還要在石壁上精雕細鏤進行修飾美化,從而打磨出一座具有特殊質感和觀感的教堂。

更令人驚歎的是,這些建築都擁有精確通暢的排水系統,所有門窗、基石、地板、屋頂、簷溝、飛簷、過梁和窗台等都具有抵禦雨季滂沱雨水衝擊的功能。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的第三組教堂也位於約旦河南岸,但只有一座教堂,她就是最著名的聖喬治教堂Bete Giorigis(House of St.George),它位於約旦河西南側,與其他兩組教堂群相獨立。在拉利貝拉所有三組共11座教堂中,最令人震撼的當屬聖喬治教堂,亦即神秘的十字教堂。聖喬治教堂是拉裡貝拉王的後期作品,也是其巔峰之作。它雖然被劃為第二組教堂,但所處位置令它與其它10座教堂拉開了一定距離,而這種略有些超然的地理位置似乎也在襯托它的獨一無二。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聖喬治教堂由一塊巨石從上而下雕鑿而成,高15米,呈一個巨大的立體十字架形狀。而且,由於石質堅硬不易風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沒有為它修建保護頂棚。也幸而如此,如今人們才可以看到一座完整的、純粹原始狀態的聖喬治教堂。從外觀看,教堂分三層,窗戶依然採用阿克蘇姆風格。教堂內部沒有柱體支撐,整個教堂上下雕鑿貫通成一體,氣勢如虹!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聖喬治大教堂內部

據考證,這座教堂象徵“諾亞方舟”。《聖經》裡提到過諾亞方舟分三層,不過因為是“舟”,人們自然想到的還是普通船隻的模樣,而千年前的人們,卻憑著對宗教的赤誠之心、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以及空前絕後的精湛技藝,硬是將抽象的宗教形象直接融合於現實建築,把諾亞方舟演繹成了十字架的模樣,而且整座建築的外觀線條平直、精確,絲毫無粗糙、簡陋之感。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迷宮一樣的拉裡貝拉岩石教堂擁有非常先進的排水系統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山體上有很多這樣的迷你小洞,這些是修行人的棲息地,他們鑽進這些幾乎無法轉身的小洞,與上帝對話。村婦試了試,這些洞也就是自己的size,以皇帝的身量是絕對鑽不進去的。可見,要修行,還得先瘦身才行啊。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在這樣的小洞洞裡修行,太考驗人啦。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看見一個用鐵絲網罩住的小洞。村婦好奇,趴進去看,結果就看到了這個:一隻已經風乾的腳丫!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修行的人死在了這裡,專業術語叫“得道成仙”?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活著的,叫信徒。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工作人員

埃塞:“諾亞方舟”周邊遍布修行洞,裡邊仍然可見風乾的腳丫!

埋藏已久的藝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