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年17次筆試5次面試,終於拿下編制”

有人說編制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穩定的收入和較高的社會地位;也有人對編制不屑一顧,表示編制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多元化的社會,人們對同一個事物總是很難達成共識,說好的、說歹的,都有之。不過,即便有很多人對編制毫無興趣,考編依然很熱,有些時候,還熱得發燙。一大批高校畢業生寄望於通過考編,擁有一份較為體面的工作。他們中有些人為此奔波在全國各地,考公務員、考事業部門,只要崗位合適,就不放過任何一次考試的機會。這些大學畢業生也被人們稱之為“考編族”。

去年考取某事業部門的一位高校畢業生,就是眾多“考編族”中非常幸運的少數。當然,他的“幸運”是用不懈的堅持和持續的努力換來的。剛離開大學校園時,他就開始了考編歷程,一直到去年考取,此時已經距離大學畢業四年了。4年17次筆試5次面試,終於拿下編制”,說起考編歷程,這位高校畢業生滿腹辛酸。

4年參加了17次考編,5次面試僅成功一次,這個過程得需要多大的耐性和毅力?而這樣頻率的考編還不算高的。有一位父親說起兒子的考編經歷,百感交集。他的兒子在2018年省考中成功上岸,如今在一個區級機關工作。從2015年大學畢業到2018年考取公務員,他兒子一邊工作一邊考試,3年時間考了20多次。可以說,為了這份工作,他兒子拚了。這位父親自嘲道“我們什麽都不能拚,只能拚考”。

事實上,除了極少數運氣特別好的大學畢業生,基本上所有考取編制的人,都經過了很多次筆試和面試。他們在考編上所投入的資源、汗水,不亞於當年的高考。只是,這樣拚死拚活地考編,到底值不值得?

人們選擇考編,看重的是編制的穩定性。如果考取了編制,雖然待遇不高,但日子過得去。而且在一般的城市,有編制的工作人員社會地位通常都不低。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在編人員的待遇也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他們不需要為失業擔憂,不需要為“會不會減薪”而發愁。更重要的是,當他們退休後,能享受到較好的退休待遇,這也是編制最吸引人們的幾個地方之一。

這樣看,在就業形勢愈來愈嚴重的當下,“通過考編獲得體制內工作”確實是眾多大學畢業生的“第一選擇”。不過,我們發現,近些年體制內人員幸福感正在降低。

據幾年前發布的《2010年中國城市居民幸福感調查》顯示,國內所有職業中,公務員幸福感最高,教師的幸福感也排在前列。隨後幾年,公務員和教師的幸福感持續下降。雖然很難找到最近一兩年與職業幸福感有關的數據,但從一線工作人員的反饋看,在編人員的幸福感已經處在很低的位置。究其原因,待遇不高是其一,責任重大是其二,工作壓力與日俱增是其三,事業發展遭遇瓶頸是其四,難有職業榮譽感是其五。

前不久,一位不到四十歲、位居實職正處級的公務員表示“不想幹了”的新聞被廣泛傳播。四十歲不到的公務員,能走上這樣的崗位,能稱得上是年輕有為。所以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是因為大家的印象還停留在“體制內工作很清閑”上。其實不然,以公務員為例,他們的勞動強度很大,每天不僅要處理本職工作,還要處理很多中心工作,以及應付上級安排的臨時性工作,加班加點乾活很是平常。而由於公務員崗位的特殊性,他們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公眾的理解。很多人覺得公務員不應該抱怨,就應該默默付出;有些心態不怎麽好的人,看到公務員辛苦的樣子,還挺幸災樂禍的。

不少公務員的工作節奏是“5+2”、“白+黑”,全年無休的他們卻幾乎沒有“加班費”,不高的薪水與大量的付出嚴重不成比例。有人可能不理解:為何這些人一邊吐槽“不想幹了”,一邊又在堅持呢?大概是因為好不容易謀得了這份工作,放棄掉,是相當不捨和可惜吧。

總之,體制內工作與其他行業的工作一樣,有悲有喜、有苦有甜,又讓人羨慕的地方,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痛楚。“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用這句話形容編制,應該最合適不過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