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培養孩子的思維深度,關鍵在於你會不會做這件事

文丨小楊老師編輯丨黃曄

剛開始在美國教書的時候,我給孩子讀繪本。每次讀繪本的時候,我的常見問題總是:

“這個故事講什麽?”

“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麽樣?”

“誰在這個故事裡面?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我的指導老師觀摩我的課堂,跟我提出:“你這個提問的方式沒有層次,所以孩子的思考也沒有深度,只能想到那些固定的答案,對於孩子思維的啟發不夠。”

我覺得很疑惑:“提問還能分層次嗎?”

後來我的指導老師帶我去學區參加了一次認知層次的培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Depth of Knowledge(知識的深度)這個概念,簡稱DOK,我發現,原來提問也是有技巧的。

思考的深度

現在人人都在談“思考的深度”,到底什麽是有深度的思考呢?如果你做一做調查,你會發現,“有深度的思考”並不等於“複雜的思考”,不在難度,而在深度。

簡單舉個例子,在做科學探索的時候,我們會教孩子地球上存在的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汶川地震就是其中一個,讓孩子描述一下,地震的特徵,這是第一級思考。

那麽把地震和洪水相比,他們有什麽區別呢?這是第二級思考。

如果讓孩子來推理一下地震的發生原因,這是第三級思考。

根據地震的發生原因,來推測一下,哪些地方有可能再次發生地震,這是第四級思考。

你看,同樣的問題,通過不同方式來提問,立馬就顯示出問題的層次感了。

什麽是DOK

DOK是教育學家Norman Webb提出來的,他把思維的深度分為四種:

1. 平常思維:Recall回憶

2. 概念思維:Skill / Concept 技能/概念

3. 策略思考:Strategic Reasoning 策略推測

4. 批判性思維:Extended Reasoning 深入推測

下面這個圈圈就代表的是每個層次的關鍵詞:

這個龐大的理論看似摸不著頭腦,但是運用到生活中就一點就會了。下面小楊老師就來分享一下,如何用DOK來提問,激發孩子的思維深度。這裡小楊老師以我們熟悉的《三隻小豬》為例子,帶大家一起走進不同的思維深度。

第一層 平常思維:回憶

第一層的思維常常強調事實,讓孩子回憶以前所學到的內容。而且常常沒有固定的答案。

我們常常會這樣提問:

你可以回想…嗎?

你可以定義…嗎?

你可以描述…嗎?

你怎麽知道…的意思呢?

在《三隻小豬》的故事中,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提問:

想一想,我們住的房子是用什麽蓋的呢?

你可以說出幾種不同的蓋房子的材料嗎?

回想一下,你覺得小豬的特點是什麽?

第二層 概念思維:技能/概念

概念思維的重點在“運用”,即把已經學到的知識運用在熟悉的環境中。

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你能解釋一下…是如何影響…的嗎?

你如何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知識到生活中來?

能不能給這些東西分類呢?

你可不可以總結一下我們剛才學的知識點?

能不能預測一下等下故事要發生什麽?

在《三隻小豬》的故事中,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提問:

老大蓋的是草屋,你能預測一下如果大灰狼來了會發生什麽嗎?

你能比較一下三隻小豬的房子嗎?

你能總結一下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嗎?

第三層 策略思考:推理

第三層的思考主要在於推理,需要孩子進行一些抽象的思考,而且往往不局限於一個正確答案。

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你可以得出什麽樣的結論呢?

你如何來驗證…?

你用什麽證據來證明…是對的?

為什麽它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發生了…那結局會是什麽樣子?

在《三隻小豬》的故事中,我們可以這樣給孩子提問:

為什麽用磚砌房子是最好的呢?

如果老大和老二都用磚砌房子,那這個故事會怎麽樣結局?

如果老大沒有用稻草砌房子,用的是泥土砌房子,你覺得會是什麽樣?為什麽?

第四層 批判性思維:深入推測

在最高層的思考中,每一項活動都需要更複雜的推理、計劃、以及思考。這個思考的過程活動往往有多個步驟,並且需要多學科聯繫起來。

我們常用的問題有:

如何寫一個調查報告?

如何設計一個理論,從各種不同的調查資源中得出結論?

在《三隻小豬》的故事中,我們可以這樣給孩子提問:

根據這個故事,我們可不可以設計一個項目,來建造最堅固的房子呢?

你看,一個小小的故事,竟然可以根據思維的深度延衍生出這麽多問題。試試用這些思維深度卡片,在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溝通問題的時候時刻提醒自己,別忘了要做有深度的提問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