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大常見的增肌訓練誤區,最後一條新手多發

1、被「三分練七分吃」觀點洗腦,認為訓練沒飲食重要

流行的說法,似乎總能巧妙的避開所有正確判斷,「三分練七分吃」就是這種說法之一——在大多數上下文中,訓練真的要比飲食重要不少。

雖然吃和練對於增肌健身來說都是必要的,也都是有技術含量的。但無論從操作難度,影響力,複雜程度,可操作空間等等多個角度來說,訓練都是完爆飲食的。

在飲食因素中,對增肌有顯著影響的,只有「熱量」和「總蛋白質」兩個。只要搞定了這兩個,遊戲就基本結束了。

而相比之下,訓練的體系則要複雜的多:容量,強度,動作的選擇和組合,肌群拆分方式,疲勞管理,漸進升重,各個因素都需要燒腦才能搞定。

注意這裡我們說的是增肌,不是減脂,減脂當然是基本只看飲食,不太看訓練的。

2、使用職業健美選手的訓練方式

健身很可能並不知道「職業健美選手(professional bodybuilder)」這個詞意味著什麼,簡單說它意味著兩件事:第一是千里挑一的「基因天賦」;第二,則是「藥物」(注意,藥物≠補劑)。

這兩件事的存在,使得職業健美選手,有著完全不同於普通人的專屬的訓練方式。換句話說,大眾增肌訓練體系,與職業健美選手的訓練體系,基本沒什麼重合度。

如果你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模仿某個職業健美選手的練法,試圖獲得接近程度的成果,那你一定會非常,非常失望。

3、選擇「鬧玩型」訓練計劃

網上流傳的增肌訓練計劃中,有很多是純粹瞎編出來的逗樂計劃,特徵可能包括:

1.強調某個「黃金動作」;

2.強調能快速增肌,比如21天練出xxx神馬的;

3.聲稱這個練法不僅能增肌,還能減脂;

4.要求完全力竭;

5.強調泵感;

6.二頭動作超過2個,或腹肌動作超過2個;

7.無關的配圖太多。

值得新手注意的是,你使用這些娛樂性質的計劃,也會得到顯著的增肌效果,這是由於你作為新手的生理特點,作為新手,就連第八套廣播體操,都能使你得到效果。

4、升重過快

新手容易犯這種錯誤(老手想快也快不起來)。

一些年輕的,身體素質好的,或者有運動基礎的新手,在剛開始接觸力量訓練的時候,力量的增長速度可能會達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然而,即使對於力量增速快的人,也最好按部就班的增加重量,每周的升重幅度,最好別超過上周的10%。

這是因為,力量的增長速度(也就是神經適應的速度),要高於連接組織的適應速度。如果你升重太快,關節和韌帶可能會跟不上。

打個比方,當你的力量能夠承受120磅的深蹲時,你的連接組織只能承受100磅的深蹲。強上,當然會冒很大的受傷風險,而一旦受傷,至少三個月後再見。

5、使用過多的動作

肌肉需要「多角度轟炸」,才能最大化增長,是韋德系提出的增肌謠言之一,很多人受這個觀點影響,使用了過多的動作。

動作數量太多,一來,很容易使容量失控。目前的研究證據,認為容量是有一個理想區間的(10-20組之間,因人而異),如果超出這個理想區間,增肌效率則會受損,徒增疲勞。

二來,即使你強行控制容量,使用過多的動作也會使每一個動作的練習機會減少,妨礙熟練度的提升,而一個動作只有在足夠熟練的前提下,才能舉起較大的重量,才能讓肌肉承受足夠的負荷,才能確保充足的機械張力的,才能帶來理想的增長。

一般來說,大肌群使用2-3個動作,小肌群使用1個動作足夠了。

6、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黃金」動作

對於增肌來說,效果明顯高於其他一切的動作的動作,是不存在的,任何動作,都可以被其他某個動作替代。而網上流傳的一些觀點,會過分強調某一個動作的好處,讓你以為這個動作就是最好的動作,其他一切動作都不如它。

這樣一來,即使這個動作不適合你,讓你感到彆扭,你也要硬著頭皮用,這就不對了。

強行使用不適合自己的動作是非常不明智的。只要感到一個動作不適合你,無論是因為做著不舒服,還是因為學不會,都應該果斷棄坑,選適合自己的新動作。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杠鈴的深蹲硬拉臥推動作,大部分人都要學很長時間才能學會,如果只是考慮增肌,不如換成腿舉,腿屈伸,腿彎舉,固定器械臥推等簡單的動作。

杠鈴劃船,很多人上了重量就做不穩,不如換成固定器械劃船。

啞鈴推肩,上了重量之後對平衡性的要求很高,拿不穩的話,不如換成固定器械或者史密斯推肩。

7、追求完全力竭

韋德系理論認為,一組動作只有做到完全力竭才能有效刺激肌肉,從而實現最大化的增長。從理論上來說,做到力竭確實能最最最大化刺激肌肉,但從實踐上來說,這筆買賣基本是虧的。

每組動作都追求力竭,能帶來四個負面效果:

  1. 危險,尤其是大重量複合動作中,只要某個小肌群先行力竭,整個動作就會跨掉;
  2. 影響下一組動作表現,使得總容量受損,而容量的穩定又是訓練效果的重要保障;
  3. 影響恢復,可能使你的下次訓練受影響;
  4. 痛苦,累(當然如果你真的好這口,那另當別論),尤其是深蹲硬拉這種動作如果真做到完全力竭,是會給人帶來陰影的。

而力竭帶來的好處,只是理論上的一點點的肌肉刺激程度提升而已,你完全可以通過多做一組動作來替代。

8、不重視熱身和練習組

新手多發。

安全,是訓練的基本前提。一旦受傷,你輕則面臨數月的休息恢復,重則徹底和健身說拜拜。

而熱身和練習組,則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趣的是,訓練者水準越高,往往越是一絲不苟的進行熱身,反倒是新手訓練者容易把熱身環節馬馬虎虎的對付過去。

你在一次正式訓練中,每一個部位第一次上正式重量之前,都應該做n個小重量的熱身組,恢復動作的熟練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