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越罵,孩子越拖延!用這1招,輕鬆改變孩子拖延!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習慣,行李總是出發前那一刻才整理,不到需要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包裡都裝了什麼。

如果有拖延的習慣,或許自己不覺得,但周圍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苦惱。

如果家裡的孩子做事情拖遝,往往會讓家長成為「咆哮症」患者。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做事情拖遝背後的心理因素。

依依,今年9歲,三年級。第一次來到我的顧問室,我要求他做一個自己的沙盤作品。

- 第一次沙盤 -

於是我看到他抱起一大把玩具植物放到沙盤旁邊的凳子上,又拿出很多士兵,放到凳子上,轉身又去拿了一些亮閃閃的石頭。

他摸了摸沙子,然後用手推出來一片藍色,他把石頭放在凳子上,轉身拿起架子上的貝殼放了進去。

我坐在他的對面看著他,他的動作非常慢,反反覆復。我沒有打斷他或者催促他,因為我知道,他在家一定是被爸爸媽媽不停催促的類型。

最後他的作品完成了,凳子上放著的那些東西,他一樣也沒用上,他花了很長時間尋找的東西,並不是他真正需要的,他做了很多無用功

當我和他爸爸聊起依依的情況時,我發現他的爸爸特別喜歡打斷人說話,沒有等你說完,他就接過去把他的想法說一通,而實際上那根本不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在爸爸的眼裡依依是不聽話做事拖遝的,別人一小時就能完成的事情,他要做3,4個小時,每天晚上作業要寫到10點,時間都浪費在準備工作上了。

- 第二次沙盤 -

依依第二次做沙盤,比第一次順利多了,我們談到了他的學習,快要考試了,他擔心他的語文成績,很多字他總是記了又忘記。

當他的沙盤完成我們聊到他的作品,他說他埋了一個碗在沙子下面,我聽成了「丸」字,可是依依堅持說他的發音不準,「Wan」的音節總是發不好。

我問他,有沒有可能確實是老師聽錯了,他堅定的聲稱就是他發錯了。這背後藏著的是對自己極度的不自信。

自信不是天生的,它需要依靠家庭的給予,學校的培養,社會的肯定。

而我們最初也是最穩固的自信來源就是我們的家庭環境,我們的父母直接給予的。

自信非常重要,它含有對自我的堅信,對自己的積極認識,足夠自信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他沒有看到孩子做事情過程中的細緻和追求完美,只看到了他動作慢;

他沒有看到孩子願意甚至過度的承擔了錯誤,而不能客觀的發現其他的可能性……

簡單的說,依依堅定的認為老師不會錯,會錯的只有自己,在這樣低的自我狀態下,拖延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它表達了我就是不夠好,我就是做不到,錯的是我。

- 需要解決的問題 -

依依需要訓練自己處理事情的果決感,也需要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

比如他需要人幫助他計劃如何分批積極完成作業,如何在相對愉悅的狀態下學習。

更重要的是:

家長需要學會積極且客觀的評價孩子,這裡麵包括,看到孩子的優點,要具體的去表達你看到了他的優點。

比如說:哇,依依,你居然隨身帶了紙巾,看起來你很愛乾淨,真不錯。

還有如何建議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我覺得你可以試一試用手,或者你要不要找一找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工具。」

希望家長們記得,我們給孩子建議要多於一種,讓孩子在任何情況下可以選擇

而他通過不斷的為自己的事情做出選擇時,他的自我就會成長,加上你對他的積極肯定,自信會隨之而來。

拖延是自卑者的良方,他們總以為拖著就可以解決問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