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常生活中怎樣防治黑眼圈

王紅蕊

眼部過度色素沉著是困擾現代人的一大難題,眼周的黑色使凹陷的眼睛顯得疲憊而暗淡。黑眼圈是嚴重影響顏面部美觀的損美性疾病,反映了眼周絡脈的病理變化。黑眼圈分兩種,一種是青色黑眼圈,是由於微血管的血液滯留;另一種是茶色黑眼圈,因黑色素生成或代謝不全。青黑色眼圈多見於作息不規律的人,茶黑色眼圈則多和年齡增長相關。造成黑眼圈的原因有下列幾種:(一) 先天遺傳或後天性眼皮色素沉著增加;(二) 眼皮老化鬆弛,皮膚皺在一起造成外觀膚色加深;(三) 眼袋或眼眶內下側凹陷形成淚溝造成陰影;(四)眼瞼靜脈血液滯留造成皮膚顏色加深。以上這些原因有可能會合併發生。

中國古代醫家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於五臟。瞳仁屬腎,稱為水輪;黑睛屬肝,稱為風輪;兩眥血絡屬心,稱為血輪;白睛屬肺,稱為氣輪;眼瞼屬脾,稱為肉輪。這就是著名的「五輪學說」。中醫稱黑眼圈為「瞼魘」,就部位來說,眼瞼的部位在臟腑是分屬於脾的功能;就血流來說,「肝藏血」且「肝」開竅於目;就經絡來說,「心經」有支繫上行「目系」。所以,要治療黑眼圈,得從心、肝、脾著手。另外,「乙癸同源、木火相生」,腎還需兼顧。辨證分析認為,一則是瘀阻脈絡所至,乃久疾入絡或肝氣鬱滯,血行不暢,瘀血停滯於胞瞼而致眼目四周青黑;二則是疾飲阻絡,是因飲食不節,勞倦太過,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濕從內生,停聚不行,蓄於胞瞼,阻滯絡脈;或情志抑鬱,肝失疏泄,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致濕濁內生,上溢胞瞼而現黯黑色;再則是肝腎陰虛。肝開竅於目,在色為青,腎藏精,在色為黑,勞倦太過,房勞不節以致過度精血虧耗,目失所養,肝腎本色外現,目眶青黑。總之,瞼魘之症,治則以補腎益肝,健脾化濕、活血通絡為要。

日常生活中怎樣防治黑眼圈呢?首先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還要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放鬆。黑眼圈一個重要的成因就是血液循環不佳,中醫的穴位按摩有助於打通血脈,可有效緩解和消除黑眼圈。選穴一般多選用眼部周圍穴位,如「攢竹」位於眉頭之間稍淺的凹陷處;「絲竹空」位於眉尾部分稍稍凹陷處;「太陽」位於眉梢和外眼線連線處向外1厘米處;「四白」位於下眼眶中內1/3處;「睛明」位於內眥角內上方;「魚腰」位於眉正中;「迎香」位於鼻翼外側。以上諸穴,用手指按住兩邊的穴位,慢慢地、輕輕地向內側推揉,穴位每個按壓3—5秒後放鬆,連續做10次。堅持做眼部的穴道按摩,黑眼圈很快就會離你而去。

生活中偶爾因為熬夜、用眼過度、睡眠不足產生的黑眼圈,只要按時休息,配合穴位按摩就能得以改善。然而,如果黑眼圈長期存在且難以消退,就要注意了,因為它很可能是疾病的徵兆,需要及時就醫。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醫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