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新生兒撫觸對孩子那麼重要?

觸覺是最早讓人類感受到關懷、被愛及安全感的一種感覺,早期的觸摸經驗決定觸覺敏感度可能發展到的程度,對腦發育的全面品質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重要影響。例如:早產兒因為一出生就被送到保溫箱,缺少跟母親身體親密的接觸,因此缺少早期的感覺刺激,在日後行為上可能表現出怕生、膽怯、退縮等現象。

近代多數研究指出,輕柔的撫觸對於嬰幼兒成長是絕對必要的條件。對於早產兒的治療除了施以飲食和醫護照顧外,在美國的許多醫院會鼓勵父母每日固定花時間抱抱孩子,如著名的「袋鼠式護理」:將嬰兒直立抱起貼在父母裸露的胸前,讓寶寶貼近爸媽的肌膚,這種肌膚的接觸可讓寶寶獲得安全感及刺激感覺發展。爸媽也可為早產兒輕柔的觸壓按摩,從臉、肩膀、胸膛、腹部、背部到雙手雙腿等,按摩除了可促進觸覺系統亦可刺激本體覺。研究發現有按摩的一組早產兒,在後續追蹤監測、發展測驗中各項行為表現較為優異,表示按摩能夠促進幼兒發展。

觸覺神經若是與外在刺激調節不佳,傳遞到大腦後對於感覺反應過強或過弱,都是屬於感覺調節功能障礙。對一般刺激反應過強者稱為「感覺防禦」,對外在刺激反應過弱者則稱為「感覺遲鈍」。若是觸覺調節失調者會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孤立、怕生、不專註、好動等現象,影響他們心理和社會化的發展。

觸覺防禦的行為癥狀:

1、日常生活中穿衣、鞋、襪很挑剔,特別對某些材質的衣服反應過度,例如:毛衣及高領衣衫。

2、排斥洗髮、剪髮、梳頭、洗臉、刷牙、剪指甲、換尿布等清潔活動。

3、排斥食物的質地,無法吞咽;或挑食、含飯、吃得慢。

4、不喜歡身體部位被碰觸,不喜歡臉被碰觸、被親。

5、不喜歡脫掉鞋襪,或赤腳走在草地上、沙灘上。

6、在上勞作課時手指碰觸顏料、漿糊或膠水會很不舒服。

7、不喜歡待在人多且擁擠的地方;不喜歡別人靠近自己,被人輕微碰撞時情緒反應大,會推人、打人、踢人或向大人告狀。

8、對誰的溫度很敏感也很挑剔。

觸覺防禦的遊戲方案:

1、重壓類:當三明治、小熱狗壓在棉被堆下方。

2、用布袋或床單當鞦韆,增加皮膚和布的接觸面積。

3、用治療黏土包住手腳;拉拔、擠壓的串聯玩具。

4、玩沙坑、兩人合掌互拍。

5、用毛巾搓身體、抱大球等。

觸覺遲鈍的行為癥狀:

1、流口水沒知覺。

2、口齒髮音不清。

3、對臉上沾黏的飯粒沒有知覺。

4、碰傷沒知覺。

5、雙手操作器具不靈敏。

6、寫字或畫圖的精細動作不良或運筆控制不佳。

7、玩摸摸看(手指區辨)的遊戲很困難。

8、動作笨拙。

觸覺遲鈍的遊戲方案:

1、使用震動工具(例如:電動按摩棒)按摩臉部及四肢,也可以使用電動牙刷刷牙。

2、使用需處理的物品,例如:黏土、點塑黏土、玩具黏土等。

3、從米、沙堆、豆子穀物中找出藏在裡邊的物品。

4、使用較重的湯匙或筆。

5、在幼兒的手或背上畫畫,讓幼兒猜一猜畫了什麼,或是將所感覺到的畫在另一人身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