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8000億元的早餐市場,你能賺的錢其實並不多

有人說,早餐市場是餐飲業的藍海;也有人說,早餐市場是一座金礦,外用早餐市場規模超8000億元。

但金礦真的好挖嗎?你看到的藍海是真的是藍海嗎?

據英敏特(Mintel)《早餐-中國,2016》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 兆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1.948兆元人民幣。

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2016—2021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7.4%。

超8000億的在外食用早餐市場容量,誰都想分一杯羹。但是,早餐市場真的這麼好做嗎?


1 早餐市場真的好做嗎?

早餐,是中國人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餐。長久以來,中國的早餐市場由包子、油條、煎餅、豆漿霸佔天下,路邊攤和街邊店是最主流的銷售方。

不過,近年來龐大的早餐市場吸引了眾多餐飲品牌入局,真功夫、嘉和一品等中式快餐品牌、正餐品牌眉州東坡以及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洋快餐品牌紛紛入局,甚至咖啡巨頭星巴克也在2012年「參戰」。

然而紅餐(ID:hongcan18)發現,縱觀這幾年的早餐市場,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一方面,既沒有出現早餐頭部品牌,真功夫、麥當勞、肯德基乃至星巴克的早餐並未給品牌帶去實質性的盈利增長;另一方面,小檔口的早餐店也依然繼續維持著小檔口的生意,並沒能做大。

1 小檔口早餐發展受限太多

在廣州BRT黃村站旁開了一家早餐店的老李,是眾多小檔口早餐老闆的縮影。2005年,老李從老家吉林來到廣州,看著每天匆忙上下班的白領,老李認為找到了商機,決心開一家早餐店。

「先找個小檔口,租金低,然後再慢慢做大。」開業之時,老李就定下了目標。然而十幾年過去了,老李依然還在黃村開著早餐店,唯一變化的就是門市變大了,早餐的種類豐富了,另外多了幾個員工。

老李告訴紅餐(ID:hongcan18),其實開早餐店並不是不賺錢,但是每次想多開幾家門市的時候,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後都失敗了。「早餐本就利潤微薄,這幾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租金上漲、員工工資上漲,而且顧客對早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據了解,目前街邊攤、夫妻店在中國早餐的市場上仍然佔據著大半壁江山,他們想要更進一步發展則限制很多。記者隨機採訪了廣州黃村、珠村20多家早餐店的老闆,他們中有半數以上已經經營超過5年,更有3位經營了10年之久。

2 品牌餐企早餐盈利乏力

其實,早在2012年星巴克推出早餐系列時,就有分析認為,此舉很難為星巴克在中國的擴張帶去實質性的效果,其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大。

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隨著過去兩年美國同店銷售的減速,中國市場成為星巴克發展的重點,但是今年Q3財報顯示,其中國/亞太區營運利潤率從26.6%下降到19%,下降達7.6個百分點。中國區門市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這是中國市場9年來的首次下降。

在廣州琶洲某辦公大樓一層的星巴克門市,紅餐(ID:hongcan18)記者發現,早上八點,上班族們陸陸續續路過該門市,但只有零星幾個人會進去買杯咖啡,或順帶買份早餐。

除了星巴克,其餘入局早餐的餐飲品牌發展勢頭也並未達到預期。

以粥品類起家的嘉和一品,從2004年創辦開始,一直致力於掘金早餐市場,迄今14年的時間裡,一直深耕華北地區,開了180家門市,其中北京地區獨佔150家,然而離實現全國連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成立於2003年的巴比饅頭,目前在全國擁有2000多家門市。不過其創始人劉會平認為巴比饅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他開始布局其他行業:2008年布局冷鏈與農業產業鏈,其後又利用已有的農業產業鏈、物流以及線下門市覆蓋率廣的優勢,進行農副產品的銷售和配送。


2 早餐市場為什麼不好做?

都說早餐市場是塊金礦,但無論是品牌餐飲還是小檔口,似乎都沒真正撬動它。原因何在?

1 利潤微薄

早餐與正餐相比,單價偏低。包子通常以它的餡料來劃分價格,一個包子售價一般在1~2元。然而一個包子的成本要0.5元,就算賣500個,毛利也只有幾百元。

2 店面租金高

與低利潤相對的問題就是門面房的租金高。在早餐高峰時段,消費群體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家與公司兩點一線,很少有人願意專門繞道去買一份早餐,更多時候還是會選擇就近解決早餐需求。

所以早餐店鋪開在人流量較多的位置更有競爭力,而人流量大的地方租金相對都會貴一些。

這幾年,租金成本越來越高,據商業地產雲智庫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租金同比增長1.8%。

3 競爭對手增多

除了洋快餐進軍早餐市場外,越來越多的中國餐企也紛紛入場。例如中式快餐品牌湯上工夫,在今年7月份門市更新改造後,除了提供午餐和晚餐,還會提供點心、粥、粉等中式早餐。

此外,在政策推動下,2002年,早餐車工程啟動;2016年,早餐工程「退路進店」,各地建立早餐經營示範店;2015年,便利店餐飲政策逐漸鬆綁,開始售賣早餐,價格多在3~10元之間,頗受歡迎。

4 沒有解決「快」的問題

「兩個包子,一杯豆漿,即拿即走,不耽誤上班。」這是早餐最常見的消費場景,背後是早餐隱藏的最重要需求——快。有媒體曾調查過早餐消費方式:75%的人選擇順路買著吃,15%的人專門早起吃早餐,10%的人選擇其它方式。

無論是早餐小店還是連鎖企業,都必須要「快」,不只是出品快、打包快,供應鏈配貨也要足夠快速便捷。

「沒有解決『快』的問題,也是各類早餐外賣至今難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紅餐專欄作者白墨認為。

5 缺少標準化供應鏈是最大掣肘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中國早餐市場分析》顯示,全國連鎖早餐企業有2000家左右,早餐網點大多在100個以內,超過200個網點的僅僅有140家左右,僅佔7%。

前北京麥當勞副總裁蔡惟遷表示,早餐是薄利的業態,需要連鎖發展,而連鎖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供應鏈。「供應鏈可以使早餐標準化,提高出品品質和速度。」

6 配送價高於早餐價格

2014年前後,出現了「早餐佳」「趁早」「呆鵝」「汁味」等早餐外賣平台,如今卻幾乎全無蹤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配送費過高,4~7元的配送費往往超出早餐價格本身。

英敏特《早餐-中國,2016》報告顯示,70%的消費者購買早餐的花費一般在3~9元,也就是說光配送費就能讓這些消費者再吃一頓早餐。

該報告數據也顯示,在訂購外送早餐時,37%的消費者願意選擇免費配送的商家,只有26%的消費者願意支付比外面買的早餐高的價格。

7 客群和需求很有限

首先,外用早餐市場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根據《早餐中國》的報告,通過對四個一線城市和六個二、三線城市將近3000名消費者的調查,發現這些人當中將近70%的人一周在家會吃2~3頓早餐。

同時,今年某營養品公司調研了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瀋陽和福州等7個城市的2100餘名中國消費者的反饋,發現82%的中國消費者習慣在家用早餐,而自製早餐的比例高達87%。

其次,早餐的個性化要求低,吃飽就行。

中國人對早餐的態度沒有午飯和晚餐那麼重視,個性化需求低,吃飽就行。

這就造成了人們買早餐是就近原則,門口或馬路邊順路買,邊走變吃,在公車裡吃包子是常事,但很少見過在公車裡吃午飯或晚飯的。


結語

8000億的早餐市場看起來是藍海,但其實要做起來需要解決的困難還有很多。而要解決這些困難,需要天時(市場真需求大)、地利(供應鏈)、人和(大部分消費者對早餐品質、體驗有所追求),可謂困難重重。

當然,如果上述問題你都有足夠的資本、資源解決,並且不畏艱難,那就去挑戰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