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失敗的意義|華文好書9月榜,10本最新原創好書

這個月我們讀一些“失敗”,從張新穎新書《九個人》中的九個“失敗者”開始,比如沈從文。

沈從文失敗嗎?眾所周知他是極成功的作家、文物研究者,但張新穎聚焦於沈從文從作家到文物研究者的轉折點,看見了最失敗的沈從文。在那個時間點沈從文面臨絕境,文學創作無法繼續,想到自殺,當他死過一次再活過來,後半生的文物研究便是在絕境中創造的事業。

閻連科長篇非虛構新作《田湖的孩子》記錄一個文明體的失落,面對淪陷的故鄉,每一位遠走他鄉的“成功人士”都是流離失所的失敗者。袁凌小說集《世界》中的人物更是徹底與成功無緣,他們垂暮途窮,只有追憶,無法重建。

重建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馮志陽《庚子救援研究》講庚子國變期間,京津淪陷,上海紳商發起大規模救援。而庚子救援讓以往潛而不彰的“省籍”意識浮出水面,直接影響了清朝覆亡,間接造就了北洋時代的社會和政局。楊天巨集《法政糾結》則講北洋政府統治時期財政總長受賄,引發政潮、學潮、法潮,然而此案最終懸而不決,了猶未了,法治絕非短期可造就。《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則是一本從失敗到重建的希望之書,國家生死存亡之時,西南聯大重建的不僅是學校,還有信念。

2018華文好書9月榜,經評委提名和投票,最終從31本入圍圖書中評出10大好書,希望給大家帶來收獲。

本期評委:劉蘇裡 劉憶斯 陸梅 綠茶 項靜 許金晶 楊慶祥 楊早 羽戈 張弘 張明揚 張英

2018年9月榜

《九個人》

張新穎

譯林出版社

2018年6月

推薦人:張英

評委說

張新穎新書《九個人》,寫了沈從文、黃永玉、賈植芳、路翎、熊秉明、穆旦、蕭珊、巫寧坤、李霖燦九個失敗者的故事,他們生長於民國,有自由獨立的靈魂,卻遭遇了新的意識形態火焰熔爐的考驗,即使他們終止了藝術創作,但他們拒絕合唱,用命運發出來自己的聲音。

—— 張英

《民主的邏輯》

包剛升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年7月

推薦人:張弘

評委說

在《民主的邏輯》之前,包剛升已經出版了《民主崩潰的政治學》《被誤解的民主》等著作。《民主的邏輯》基於學理邏輯和實證經驗,從六個方面展開:從古至今思想史上的民主論戰、現代民主如何起源、民主政體如何擴散到全球、民主興衰的主要原因、怎樣理解民主治理的績效、民主的未來前景如何。包剛升的寫作和分析,既有學術的嚴謹和邏輯的嚴密,同時又具有簡潔明晰的論述和曉暢通達的文風。不僅如此,作者還融入了作者近年的研究心得,在專業的政治學研究中蘊含著深切的現實關懷。

—— 張弘

《秦漢兒童的世界》

王子今

中華書局

出版年: 2018-5-1

推薦人:張明揚

評委說

前幾年有一部很紅的歷史劇——《羋月傳》,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子今先生就是這部劇的歷史顧問。作為秦漢史專家,王子今的最大人設應該就是驚人的創作力了,各種著作可能有二三十本,很多年前還寫過一本挺紅的通俗歷史書《中國盜墓史》。王子今先生的這本秦漢兒童史著作,角度也不可謂不通俗,其中一些章節非常有“貼近性”,比如有兩章叫《童蒙教育》和《 “神童”的出現》,讀起來很有時代感。

——張明揚

《世界》

袁凌

中信出版集團 中信·大方

2018年8月

推薦人:項靜

評委說

《世界》是袁凌返回故鄉之後發現作為一個作家必須去記錄的人和事,變化和斷裂。真實存在又沉默無聲的鄉村風物被他一筆一劃地喚醒和記憶,柴米油鹽的日常,躬身耕種的親近,一菽一瓢的情分,生老病死的安頓,扎實和沉潛的鄉野世界從混沌和無名中鍛造出了垂暮又倔強的形狀,在時代的遠景中日漸模糊卻也不可或缺。

——項靜

《吾國與吾名》

胡阿祥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

推薦人:許金晶

評委說

南大歷史學院胡阿祥老師關於中國歷代國號與古今名稱研究的集大成式著作,詳細梳理各種歷史典籍與文獻資料,對中國歷代國號和名稱,一一進行仔細考證和分析。其論述過程,充分體現了義理、考據與辭章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這樣一本匯聚了作者幾十年來研究積澱的大書的問世,不只是作者學術能力與成果的集中展現,對於溯源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建構新時代語境下的國族凝聚力與文化向心力,都大有裨益。

—— 許金晶

《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

鄭天挺

中華書局

2018年1月

推薦人:許金晶

評委說

知名歷史學學者鄭天挺先生在西南聯大時期長達近八年的日記匯編集,從1938年1月到1946年7月,幾乎每日必記,每記必細。其日記內容涵蓋個人讀書、教學、寫作、校務工作,業餘聽戲、會友、出遊,以及關於當時家國大事與時代變遷的詳實記錄,甚至連個人生活起居的細節都一應俱全,既體現了一位史學家的史料意識和檔案意識,也可以從中管窺西南聯大時期的學術、教育、政治和社會生態。無論是教育史、社會文化史、思想史,還是西南聯大校史和民國學人風范的研究者和愛好者,都可以從這套兩卷本大書裡,找到十足的乾貨材料。

——許金晶

《庚子救援研究》

馮志陽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8-7

推薦人:羽戈

評委說

雖然名曰“救援”,不過此書既不屬於災荒史研究,亦非慈善史研究,而是標準的政治史研究。“救援”可比作者打開歷史和政治的一把鑰匙,正門一開,所見天氣廣闊,格局森嚴,庚子年後或義和團運動之後的晚清政治走向一目了然。如作者所言,庚子救援讓以往潛而不彰的“省籍”意識浮出水面,成為清末新政時期“省界”意識勃發的前奏,“省界”意識不僅直接影響了清朝的覆亡,還間接造就了北洋時代的社會和政局。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此之謂也。對此追根究底,考鏡源流,正是歷史學研究的要義與樂趣所在。

—— 羽戈

《詩經消息》

黃德海

作家出版社

2018年8月

推薦人:楊慶祥

評委說

黃德海的《詩經消息》在多個向度上展開,它是一本對經典重釋之作,它是一本將自我經驗與古人經驗進行對話之作,它還是一本試圖描摹一種虛構的精神生活之作。這使得這本書遠離那些自欺欺人的“經典讀解”,在學識和智識的層面顯出一片生機勃勃。

—— 楊慶祥

《田湖的孩子》

閻連科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8年9月

推薦人:楊慶祥

評委說

在漫長的跋涉之後,閻連科將筆觸投向他的童年,在長篇非虛構新作《田湖的孩子》中,故土記憶和童年經驗重疊生長,離家出走和重返故土相互撞擊,這不是簡單的抒情或懷舊,它關乎一個時代、一種經驗、一個文明體的失落、扭曲、掙扎和最終的煙消雲散。在色諾芬的《遠征記》中,回家是具體的目的和失敗者的歸宿,而在閻連科的筆下,在死亡之前,我們早已並且永遠流離失所。

—— 楊慶祥

《法政糾結》

楊天巨集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7月

推薦人:張弘

評委說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時任財政總長的羅文乾在“奧國借款”事件中受賄,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元華幣,並牽涉多名政府高官,因此引發政潮、學潮、法潮。作者從這一案件的告訴與審斷著手,通過事實論述與邏輯梳理,從告訴程式合法性辯證、案件審斷與事實原委、影響案件審理結果的內政外交因素三個方面揭示了“羅案”最終“了猶未了”所表現出的法政糾結性。以中國傳統而論,素來人治為主,政高於法,本書凸顯了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所面臨的困境,而法治的建立,更非短期即可造就。

—— 張弘

九月人氣榜

本月入圍的31本好書中,讀者也投票選出了最期待的5本新書,它們是:

01

《音樂哲學:對歷史結構主義的重思》邱健,875票

02

《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潘向黎, 795票

03

《田湖的孩子》閻連科, 736票

04

《吾國與吾名》胡阿祥 ,683票

05

《暖暖:父與女的故事》劉汀, 644票

END

文化熱點 盡在掌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