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神經性耳鳴緩解按摩小妙招,但也不要。。。

作者:tcm3387

神經性耳鳴屬於主觀性耳鳴,是指引起耳鳴的病變部位在聽神經、耳蝸,或聽覺中樞,亦稱感音神經性耳鳴。耳鳴是多種疾病的信號,其發病率約15%~20%,在 55歲以上人群甚至高達20%~30%,有人推測我國至少有耳鳴患者9000萬。隨著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齡化以及工業、環境雜訊的增加,耳鳴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耳鳴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存品質。


但是有的患者就是因為早期的時候不影響生活,不會太在意以至於延誤病情。下面介紹一些緩解神經性耳鳴的按摩方法。耳鳴引起的原因很多,也要分情況而定,按摩耳朵穴位的辦法不一定適用每個人。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輕柔按摩聽會穴(在耳屏的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嘴時凹窩處)5分鐘左右,約350~400次。


2.擊天鼓50次。即兩掌搓熱,用兩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後頭部。再將食指疊在中指上,敲擊枕骨下方,使耳內可聞及類似擊鼓的聲音。


3.用已搓熱的兩手掌心捂住兩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然後兩掌突然鬆開,這樣重複捂耳30次。

4.之後用食指和大拇指,先從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後從下至上按捏,這樣反覆按捏至雙耳有發熱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5.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二個手指併攏,在肌肉最高處取穴)80次。

神經性耳鳴引起的原因很多,明確的不明確的因素也很多,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所以就算是治療也要針對性有效的治療。不能籠統的治療。


【中醫辯證耳鳴的常見病因】


耳屬清空之竅,凡六淫侵襲、七情失調、臟氣不平,皆可成為耳鳴的發生原因。耳鳴發生的病理機制主要有風、火、痰、虛、瘀。


1、風邪外襲:素有正氣不足,衛外不固,復感風寒、風熱之邪侵襲,入於耳竅經脈,風邪與氣相擊,發為耳鳴。如《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卷四十八說:「手太陽之經脈入於耳內,小兒頭腦有風者,風入乘其脈,與氣相擊,故令耳鳴。」


2、腎陽虧虛:病後失養,勞累過度,年老體衰,腎陽虧虛,或陽不化陰,以致陰陽兩虛,風邪乘虛隨脈入耳,與氣相擊,發為耳鳴。如《聖濟總錄·耳虛鳴》卷一百一十四說:「腎氣既虛,風邪乾之,復以思慮勞心,氣脈內結,不得疏通,則耳內渾焞與氣相擊而鳴,或如鐘磬雷鼓,或如蟬噪,皆腎虛所致也。」


3、氣滯血瘀:因頭部外傷,或久病失於調理,以致氣滯血瘀,耳竅脈絡痹阻,風邪內鬱,與氣相擊,發為耳鳴。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心脈......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癲疾。」

4、肝火上擾:肝膽主疏泄。情志不暢,久鬱化火;或暴怒傷肝,肝火內生,上盛而躍,發為耳鳴。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木鬱之發……耳鳴眩轉。」《金匱鉤玄·耳聾》亦說:「少陽厥陰熱多,皆屬於熱,耳鳴者是。」


5、心脾兩虧:素體虛弱,久病失養,勞心過度,心虛血耗,風邪乘虛入於少陰之絡擾耳,或血虛陰不涵陽,心火上擾,發為耳鳴。如《古今醫統大全·耳病門》卷六十二說:「心虛血耗必致耳聾、耳鳴。」


6、痰火上壅:飲食不節,炙煿厚味,致脾胃受損,痰濁內生,火熱內藴,痰火互結,上壅清竅,與氣相擊,發為耳鳴。如《明醫雜著·耳鳴如蟬》卷三說:「耳鳴證,或鳴甚如蟬……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鬱於耳中而為鳴,鬱甚則壅閉矣。」


7、脾胃虧虛:素體虛弱,久病失養,勞倦過度,脾胃虧虛,氣血生化泛源,宗脈不足,或風邪乘虛入於耳竅脈絡,與氣相擊,發為耳鳴。如《素問·口問》說:「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8、肝腎陰虛:病後失養,勞累過度,年老體衰,陰液內耗,肝腎陰虧,髓海不足,虛火內生,或陰虛陽浮,上擾清竅,發為耳鳴。《景嶽全書》卷二十七說:「若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目聰明。若勞傷血氣,精脫腎憊,必致聾聵。故人於中年之後,每多耳鳴,如風雨,如蟬鳴,如潮聲者,是皆陰衰腎虧而然。經曰: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半即衰之謂也。」

這就是為什麼中醫講「千人一病,一人一方」。根據病因辨證施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