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代敦煌藝術裡的植物色:靛藍起源印度,藤黃出自柬埔寨

在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中,植物性顏料一般很難保存下來。這當然與其物質屬性有關,因為植物色比較容易分解,一般經過一千多年很難保留下來。之所以選擇“唐代”和“敦煌”,也比較好理解,因為唐代繪畫色彩語言的發展是一個歷史高峰,而敦煌由於特殊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環,保存了很多唐代繪畫和雕塑的色彩信息,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顏料樣本,尤其是植物色的使用痕跡。

本文在系統梳理國內外對唐代敦煌藝術色彩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中國傳統文獻,對目前已經得到技術確認的植物色顏料進行歷史語境以及現實層面中的分析與定位。下面的表格就是對已經發現的唐代敦煌藝術所用植物色的統計,(表格 1)其中黃檗、茜草在古代主要作為染料使用,但有時候也會扮演顏料的角色。由於時間關係,下文將對部分有代表性的顏料展開具體分析。

表格1 唐代敦煌繪畫所用植物色表

一、靛藍

靛藍可以說是人類使用最早、最悠久和最廣泛的植物色;從靛藍的英語單詞(Indigo)可以看出來它與印度(India)的關係。目前,西方學界普遍認為靛藍起源在印度次大陸。印度考古發現靛藍的使用也超過4000年。中國考古發現沒有那麽久,但據文獻記載,最長也有4000余年的歷史。如,相傳記錄了夏代歷法的《夏小正》中就提到“五月,啟灌蓼藍”,即五月灌溉蓼藍的意思,蓼藍就是靛藍的主要來源——它是自然界中含靛藍較多的植物。至於印度和中國,到底哪個更早使用靛藍,尚需要學界的進一步研究。

回到唐代,我們發現在敦煌文獻中有很多對“靛藍”或“蓼藍”的記載。如斯坦因當年從藏經洞帶走的S.3227v號唐寫本字書在“彩色部”中即對“蓼濫(藍)”的記載。俄藏Дх02822號《蒙學字書·顏色部》中亦載有“青澱(靛)”。“蓼藍”和“青靛”出現在字書文獻的“彩色部”或“顏色部”中,說明它們已經成為當時人們色彩認知中一個非常基礎性的部分。

20世紀3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的蓋坦斯在華爾納所獲原屬莫高窟328窟的一尊供養菩薩彩塑中分析出了靛藍,當時發現靛藍被石青所覆蓋。(圖 1)在植物色上覆以礦物色的做法,應該是當時彩繪的一般性程序。這與宋代《營造法式》所載建築彩畫中的賦色程序是一致的:“彩畫之製,先遍襯底,次以草色和粉,分襯所畫之物,其襯色上方布細色,或疊暈或分間剔填。”(《營造法式·總制度·彩畫作制度》)

圖 1 美藏莫高窟328窟供養菩薩彩塑像

此外,在近年發現的唐代韓休墓壁畫中也發現了靛藍,(圖 2)這也是在中國墓室壁畫中首次發現靛藍的使用,意義非同尋常。

圖 2 韓休墓北壁東側《山水圖》

二、胭脂

“胭脂”一詞嚴格來講不具有顏料分類的意義。雖然同樣喚做胭脂,卻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製取方式獲得的不同物質。據中國傳統文獻記載主要有四種胭脂的製取方式:

(一)“紅花”(即紅藍花)製取,使用最久最廣泛;

(二)“紫(紫梗)”製取,亦稱“綿胭脂”,後世有延續使用(《南海藥譜》);

(三)“山燕脂花”製取,(《北戶錄》),失考,疑偽;

(四)“石榴花”製取,(《北戶錄》),偽。

其中,後兩種製取方式的記載可能是有問題的。《北戶錄》說的“山燕脂花”到底是什麽花目前搞不清楚,估計還是指紅藍花;“石榴花”大家都見過,顏色很紅。不過現代科技分析石榴花的色素是水溶性的,不能染色。所以,目前比較確定還是兩種,即:紅花胭脂和紫胭脂。

“紅花”是中國古代製取胭脂的最主要植物。據趙豐先生考證,“紅花”起源於地中海,後傳到南亞,公元前傳入南亞和中亞地區,公元3世紀前後傳入我國中原地區。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漢代《西河故事》中的記載:“匈奴失祁連、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似乎進一步說明“紅花”在傳播過程中是經由匈奴地區最後才到達中原的。此外,敦煌文獻中也有很多對“紅花”的記載。法藏《佛傳圖幡》殘片(EO.1154)中就分析出了紅花胭脂的成份。(圖 3)

圖 3《佛傳圖幡》(EO.1154)(殘片)

關於“紫”,很多人不太熟悉。其實它並不是礦物顏料,而是從“紫膠蟲”製取的,所以嚴格來講屬於“動物色”。很多人(包括康熙帝)誤認為“紫”是由“胭脂蟲”製取的。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昆蟲:“紫膠蟲”產在東南亞,“胭脂蟲”產自墨西哥和中美洲。《歷代名畫記》記載“南海之蟻(原文誤‘’為‘鉚’)”是符合“紫膠蟲”的地理分布的。唐代筆記《酉陽雜俎》中曾記載將“紫”用為顏料的例子:“掘棵四面,深及其根,寬容人座。唯賫紫礦()、輕粉、朱紅,旦暮治其根……時冬初也,牡丹本紫,及花發,色白紅歷綠。”說的是通過用顏料染治牡丹花的根,來改變花朵顏色的做法。故事本身雖不足為道,但從側面告訴我們當時的畫家所用的顏料中即包含“紫”。此外,法藏《持紅蓮菩薩立像幡》(EO.1399)中也分析了“紫”顏料。(圖 4)在李盛鐸收藏的一件題為金統二年(881)的壁畫表錄中,詳細記載了某窟(金維諾認為是敦煌465窟)壁畫各個部分所使用的顏色,其中多次提到“紫纊()”和“深紫纊()”,這也進一步說明,當時“紫”的確用為壁畫的顏料。今天,“紫”在西藏的宗教藝術中仍然作為紫紅色顏料進行使用。

圖 4《持紅蓮菩薩立像幡》(EO.1399)(局部)

三、藤黃

藤黃的英文名(Gamboge),是以柬埔寨(Gambodia)來命名的,其原植物作為常綠喬木,主要分布在柬埔寨、越南等熱帶地區。中國傳統文獻記載藤黃最早出現在晉代,五代李珣《海藥本草》:“藤黃:謹按《廣志》雲:出鄂、嶽等州諸山崖。其樹名海藤。花有蕊,散落石上,彼人收之,謂沙黃。就樹采者輕妙,謂之臘黃……據今所呼‘銅黃’謬矣。蓋以銅、藤語訛也。”

在唐代之前,“藤黃”主要叫“真臘畫黃”或者“林邑之黃”。五代時,“藤黃”被訛傳為“銅黃”,似乎也沒有傳播開來。而且這一訛傳還傳到了日本,如日本平安時代的法律條文《延喜式》中就稱“藤黃”為“同(銅)黃”。似乎要到北宋以後,“藤黃”之名才得以廣泛流傳。法藏敦煌絹畫《行腳僧像》(EO.1141)所用顏料中也分析出了藤黃的成分。(圖 5)

圖 5《行腳僧像》(EO.114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