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名倒賣個人資訊者被起訴 “被精準推送”者資訊漫天飛

房主的房屋及身份資訊,被不法分子以每條資訊0.5元至2元不等的價格進行倒賣,背後衍生的是一條非法利益鏈。

原文首發於447期《法治周末》10版

原題:湖南衡陽六人涉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被起訴揭新房業主頻“被精準廣告”之謎

“您好,我是某某房屋裝飾公司的,請問您在某某小區的新房裝修了嗎?”

這樣讓人應接不暇的裝修推銷電話,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市民們在煩擾之餘,更是對自己的身份資訊安全產生了擔憂。那麽,這些業主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資訊,又是怎麽被洩露傳播出去的呢?這背後又存在怎樣一個利益鏈條?

近日,湖南省衡陽檢方就披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案件。11月23日,蒸湘區人民檢察院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對彭某、蔣某等6人提起公訴。這是今年以來蒸湘區檢察院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一案起訴人數最多的案件。

此案偵破後,一條通過獲取公民資訊以換取錢財的灰色利益鏈條慢慢地浮出了水面。

兩年收集數萬條業主資訊

今年33歲的彭某是衡陽市某房屋裝飾公司的股東,在經營公司多年後,彭某發現,只有獲取更多新房業主的資訊,才能開展更多的房屋裝飾業務。因此,彭某每天都在琢磨著如何才能獲取更多的房主資訊。

據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彭某所在的公司剛開始是在一些新建案開盤期間,通過在建案外擺攤邀請客戶,登記客戶資訊,然後匯總備份,等建案快要交房的時候再與客戶聯繫裝修業務。但這種資訊只有客戶的姓氏和電話號碼,沒有樓牌號等更詳細的資訊,而且資訊數量有限。

於是,彭某又將目光投向了掌握有房主資訊的物業公司和裝修網站。在幾次聯繫之後,彭某的計劃如願以償。他從售樓部、物業工作人員和裝修網站處購買了衡陽市多個建案住戶的詳細住址和電話號碼資訊。這些業主資訊包括了業主姓名、小區名稱、樓棟號、單元號、樓層號、住房面積及客戶聯繫方式(手機號碼)等。

檢方披露,彭某獲取的數據數量驚人。2015年至2017年期間,他陸陸續續共非法獲取衡陽市百餘個各小區建案業主住戶資訊數萬條,所得資訊都被他儲存在自己的隨身碟內。

反覆倒賣牟取非法利益

獲取和收購來的公民個人資訊,除了用於自己公司的裝修業務,彭某還做起了倒賣公民資訊的“生意”。

為了牟取更多利益,2014年12月,彭某主動上門找了一家新成立的房屋裝飾公司,利用新公司急於開展市場、擴充客戶源的心理,上門推銷售賣公民個人資訊。

彭某手中的“資訊”,果然引起了一些新開裝修公司的興趣,某裝修公司業務部經理姚某在彭某處多次購買公民個人資訊。此後,同樣從事房屋裝飾行業的蔣某、鄧某、曾某、姚某以及從事房屋高端隱形防盜網安裝的張某,在得知此事後,也從彭某處以每條資訊0.5元至2元不等的價格購買了衡陽市各建案住戶資訊。彭某收到錢後便將建案名稱、棟號、房號、電話號碼、房屋面積等資訊,均以excel文檔的格式通過隨身碟拷貝到購買人的電腦中,或者將檔案發送至購買人提供的QQ郵箱中。

之後,彭某要是獲取了新的建案住戶資訊,他還會聯繫購買人再次向其兜售。

就這樣,在2014年至2018年2月期間,彭某分多次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個人資訊共計達87648條,獲利5萬餘元;蔣某、鄧某等5人購買、收受公民個人資訊29214條至5380條不等。

非法亂象源自“競爭壓力”

彭某被抓後,還大肆向辦案機構述說著自己的“苦衷”。

“現在衡陽的裝修公司為了業績都有購買建案客戶資訊的行為,因為,現在裝修公司太多了,競爭壓力也大,所以我們也沒辦法,只有多叫客戶來找公司裝修,才可以多拿提成、多賺錢,但是不購買資訊就很難找到客戶來公司談裝修業務。”彭某透露,裝修公司從外面獲取這些建案業主資訊也知道是違法的,但如果裝修公司不從外面獲取這些建案業主資訊,這樣對裝修業績有很大影響,很多工作都沒辦法做。

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坦言,一條小區業主住戶資訊可能被轉賣給多家房屋裝飾公司,更為可怕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資訊買賣過程中,公民的個人資訊安全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侵害。

“個人資訊甚至是個人財產資訊隨時能被多人知曉,其傳播速度和傳播範圍都難以控制,公民個人隱私難以保障。”這位辦案檢察官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蒸湘區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2018年以來,蒸湘區人民檢察院已經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對4人批準逮捕、對7人提起公訴。

—END—

責編 | 吳昊 王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