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腸息肉會發展成大腸癌,體檢發現「肉疙瘩」怎應對?

大腸息肉會發展成大腸癌,體檢發現「肉疙瘩」怎應對?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簡單點說,就是長在腸子裡的肉疙瘩。

大腸息肉大多數位於結腸或直腸,患病人群中男性多於女性,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明顯增高。

由於很少引起癥狀,大腸息肉往往不易被發現,多數是在體檢或其他疾病檢查時才被發現的。90%以上的大腸癌是一步步從大腸息肉轉變過來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這個惡變的過程一般需要5至10年,個體差異不同進展速度存在差異。

大腸息肉是否會癌變,與息肉的分型和大小息息相關。常見的大腸息肉分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一般不會癌變,由腸道增生性的炎症引起,有時很小的炎性息肉會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也不可能用藥物將它消除,腺瘤性息肉的惡變概率較高,是學術界公認的癌前病變。腺瘤直徑越大,癌變率越高,超過2cm以上的腺瘤繼續發展多半會變成癌。

根據經驗,醫生肉眼可以大致判斷息肉是良性或惡性,但病理檢查是金標準。

▲ 一般在腸鏡檢查時,根據息肉的鏡下觀察,有個初步的判斷,活檢病理檢查進一步確診;

▲ 內鏡下切除息肉,較大的及有蒂的息肉,切斷癌變可能的同時送完整的息肉病理診斷進一步確認其性質。

根據不同風險進行複查的要求不一樣

▲ 首先是進展期腺瘤(腺瘤大於1cm、絨毛狀結構或伴高級別瘤變)患者,建議1-3年複查結腸鏡,複發則繼續,未複發則延長間隔至3-5年;

▲ 非進展期腺瘤患者2-3年複查結腸鏡,複發則繼續,未複發則延長間隔至3-5年。

早期發現大腸癌的主要方法包括大便隱血試驗、直腸指檢、腸鏡檢查等。常規體檢中的肛門指檢是發現直腸病變的有效方法,不要因為害羞、緊張等主觀情緒輕易拒絕。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大腸癌一半以上是直腸癌,而直腸癌的主要發病部位就是距離肛門8cm以內的低位直腸。肛門指檢時,醫生用手指觸診肛管和直腸內壁,看局部有無壓痛、黏膜是否光滑、有無腫塊,簡單易行,準確率高。

哪些人群需要篩查?

對於健康人群的結直腸癌篩查,分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進行不同的推薦。一般人群是指50-74歲無明確高危因素的個體,這些人群可3-5年檢查一次;高危人群則包括結直腸腺瘤病史、家族史陽性者、炎性腸病者,這些人君群應每年做上次腸鏡檢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