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資“抄底”一線城市投資型物業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外資在北京大宗市場的交易額將超過去年。

圖/視覺中國

一季度北京成交8筆共155億元大宗交易,其中,外資交易額佔半;業內人士認為,外資回潮是因為內資乏力

近幾年,外資在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市場愈來愈活躍,已經成為一線城市房地產大宗交易圈的共識。世邦魏理仕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北京共錄得8筆大宗交易,交易總額達155億元,同比上升69%。其中,海外投資者依然保持活躍態勢,交易額佔比56%。在業內人士看來,內資乏力成為外資“抄底”一線城市投資型物業的主要原因,2019年外資還將繼續保持活躍。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合眾、基匯、凱德等外資在一線城市“掃貨”

半個月前,中關村地標建築鼎好大廈易主的消息引起業內強烈關注,而主導接盤者正是外資買家。3月28日,瑞士合眾集團與啟城投資(Ascent Real Estate Investors)、顥騰投資(Sigma Delta Partners Investment)等組成財團,共同斥資57.2億元對鼎好大廈完成了戰略性收購。

事實上,自從2018年以來,外資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表現活躍,頻頻收購辦公大樓等大宗投資型物業。世邦魏理仕集團的數據顯示,2018年外資在商業地產上的投資激增62%,達到780億元,創下自2005年以來的最大規模。

在北京,據戴德梁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第一季度,外資機構在中國北京的大宗房產交易已達10起,累計交易金額超過250億元,包括安聯保險、領展、合眾、AEW、Partners Group在內的眾多外資機構紛紛布局北京市場。除了上述鼎好大廈被外資買走外,新加坡豐樹集團以30.4億元從工銀國際收購位於豐台商務園的聚傑金融大廈B座。

在上海,外資跑馬圈地呈現加速趨勢,投資金額佔比61%,相較2017年佔比24%增長了37個百分點。諸如2019年1月,基匯資本聯合財團夥伴收購上海虹橋萬象城四棟辦公大樓,同月,凱德集團與一家非關聯第三方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一半股權),耗資27.52億元收購海航集團位於陸家嘴核心商圈的上海浦發大廈約70%面積,這也是繼2018年11月斥資128.86億收購上海星港國際中心後,凱德在上海再次達成的大宗交易。

另一個非常活躍的外資買家是黑石集團,2月份,其以4.8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商業地產巨頭塔博曼旗下西安、鄭州和韓國三家購物中心50%股權。3月份,黑石又以70.23億港元收購海航集團旗下香港國際建投69.54%股份。

預計北京大宗交易將創新高

外資在中國“買買買”的故事並不鮮見,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相比於中資的活躍,外資則較為低調。如今,外資卷土重來,為何?

外資回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內資的乏力,過去一年來,由於降杠杆、去地產、資管新規以及銀保監會合並等原因,內資融資壓力倍增,放緩投資步伐。

戴德梁行中國資本市場副董事總經理劉兵表示,“自2018年起,由於國內去杠杆政策的推行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下跌等原因,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緊,外資抄底中國市場,大肆購買一線城市商辦物業。可以看到這一輪外資投資佔比的顯著上升,種種跡象表明這將是又一個大宗交易輪回的起始點。近期,北京辦公大樓市場因其租金高、空置率低、且未來供應少於上海市場等原因更是吸引了大量外資機構的關注。”

外資越來越活躍的另一個原因是全球資產配置的需要。劉兵說,“中國現在在整個世界經濟版圖裡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是外資擴大投資必須選擇的地方之一。”隨著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進入存量市場,核心地段土地稀缺,成熟的投資型物業抑或是具有改造空間的舊樓項目成為外資的獵物,能夠帶來穩健持續的收益。

2019年,劉兵預計外資在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將迎來又一高峰,“肯定會超過2018年,價格會更合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