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如果你喜歡中醫、文化、健康、養生,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這裡有趣,不簡單。

前 言

感冒初起、頭痛、失眠、乳腺增生、便秘、頸椎病、心臟病、高血壓、肩周炎、痛經、坐骨神經痛(腰突)、肥胖、糖尿病、胃病、鼻炎、尿路感染、口腔潰瘍、慢性咽炎……

這些病症,有哪些是你曾經躺槍或者現在已經躺槍的?

面對常見疾病,你平時的處理辦法是什麼呢?大家可以留言互動交流。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醫有砭(刮痧)、針、灸、導引、按蹺(推拿)、葯等六大技法,作用病位不同,作用各有所長。

《黃帝內經 · 經脈》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除了用藥是身體藉助外力的幫助以外,其他技法的根本作用都是促進經脈的暢通,從而達到「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

路新宇老師主張:刮痧不用力、拔罐不用多、艾灸不上火,一切方法皆應溫柔的與身體對話,以經絡暢通為目的,恢復臟腑的功能,從而與疾病和解。

頭痛比較常見,例如:後頭痛、偏頭痛、前額頭痛、巔頂頭痛,但常常忽視疼痛部位,疼痛位置不同,代表的意義不一樣。

在「經絡養護」進階課程所講內容中,經絡處方有妙招,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如何治療這些痛症的吧。


1 後 頭 痛

後頭痛的位置在膀胱經的線路上,多在受寒後(被冷氣機吹到)發作,多數人伴有項僵,臨床常見午後3點鐘加重。對待這種頭痛,首選膀胱經易堵塞穴位「崑崙穴」,然後在頸項部督脈、雙側膀胱經、雙側膽經刮痧,清除聚集在肌表的邪氣。

經絡處方:

1、點揉膀胱經的「崑崙穴」、膽經的「肩井穴」、「風池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2、膀胱經「風門穴」、「肺俞穴」刮痧。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3、背部督脈、膀胱經和膽經刮痧


2 偏 頭 痛

偏頭痛的位置在三焦經膽經的循行線路上,因此與三焦經 、膽經的氣鬱化火或者是受寒有關,如果晚上9點鐘(三焦經氣血旺盛的時間)加重,更說明是此二經受上述原因堵塞所致。晚上加重或者加重的偏頭痛,不論病程多久,皆有顯效。

經絡處方:

1、探查同側三焦經「四瀆穴」、「消濼穴」、「翳風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2、探查同側膽經「肩井穴」、「風市穴」、「懸鐘穴」、「臨泣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3、探查雙側肝經「陰包穴」、「太沖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3 前 額 頭 痛

前額(眼眉上方)疼痛與胃經受損堵塞有關,年輕人經常在過量食用,恢復冷飲後發作。疏理胃經易堵塞穴位,恢復胃的功能,可以緩解。

前額疼痛時用食指點揉,如有痛感則繼續按揉至不痛為止。如果與受寒有關,艾灸中脘穴,可以平衡中焦脾胃的寒。每次艾灸,要灸到胃部充滿溫熱感,每日艾灸,如果艾灸時很快腹內溫熱,說明平衡了,此時可以停灸。

經絡處方:

1、探查雙側胃經,「髀關穴」、「梁丘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2、點揉或艾灸任脈的「中脘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4 顛 頂 頭 痛

巔頂頭痛是肝經的問題,怒傷肝,巔頂頭痛多在發怒之後發作,所以疏理肝經和膽經的易堵塞穴位,恢復肝、膽的功能,對巔頂頭痛有效。在疏理肝膽經時,出現打嗝排氣的情況,都屬於正常現象。

經絡處方:

1、探查雙側肝經「陰包穴」、 「太沖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2、探查雙側膽經「肩井穴」、 「風市穴」、「懸鐘穴」、「臨泣穴」。


如遇「頭痛」,路新宇老師的經絡處方來幫您

人體是統一的整體,疾病也是複雜多變的,治療方法亦是綜合的。 遵循著「經脈所過,主治所病」和五行相生相剋兩個原理來組合,也鑒於多年實踐,經絡處方可根據病症,選擇疏理相對應的經絡和穴位進行治療,效果顯著。

經絡處方綜合採用經絡疏理、艾灸、刮痧、拔罐等技法,設計出一套調理方案,避免了非專業的人士對待疾病辨證施治的困擾,同時可以在家中自己動手輔助調理疾患,成為家庭的保健醫生



如果你對文章內容或相關課程感興趣,請關注微信號:正安文化北京[zanedubj],我們等你喲~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