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4小時動態監測、個性化降血壓,全國首個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在滬啟動!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50%的卒中和心臟病的死亡都與高血壓有關。大多數患者可以長期沒有任何癥狀,甚至直到發生卒中、心肌梗死、失明、腎衰竭等嚴重的併發症時,才發現自身是高血壓。

但其實,在全球範圍內,高血壓是心血管病中最強的可調節危險因素。為進一步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做好血壓管理,2019年1月19日,全國首個「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intelligent Hypertension Excellence Center,簡稱iHEC)在滬啟動。

據介紹,「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由中國高血壓聯盟發起,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牽頭立項,旨在通過在全國範圍內推動建立區域iHEC體系,運用藍牙、無線遠程網、Internet廣域網等前沿通信技術,建立連接多種檢測設備的診療及隨訪網路,打造標準化的技術平台,使高血壓診治行為規範化,最終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實現高血壓管理智慧化。

首個運行的「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位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iHEC平台是高血壓整體管理平台,由診室血壓、診室外血壓(家庭血壓、24小時動態血壓)、高血壓分型診治、特殊高血壓規範化處理等構成。

所有的血壓患者包括已知患病的患者、待篩查的患者以及合併其他疾病的患者等,都可直接前往建有iHEC平台的醫院血壓門診就醫,接受標準化規範化的血壓診療,實現高血壓持續管理。

在診室內,通過標準化的設備和規範化的測量方法,患者可以自行測量血壓,通過信息化平台,醫生可以快速準確地了解到患者的測量結果。

在診室外,通過動態血壓檢測儀,可以對高血壓患者及疑似高血壓患者進行24小時的血壓監測,較客觀地反映血壓的實際水準與波動情況,克服了診室血壓測量次數較少、觀察誤差等局限性。

患者將血壓上傳到iHEC平台後,醫生、患者可以共享血壓數據,便於醫生追蹤出院患者的血壓情況,及時進行藥效及療效評估,調整降壓目標。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院陳歆主任介紹說:「iHEC致力於高血壓學科建設,為醫生提供標準化的管理平台,打造一站式診療流程建設,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推動雙向轉診,提高醫生管理技能和科研水準。」

從採用經過準確性驗證的自動電子血壓計,更廣泛地開展家庭血壓監測,到更規範地開展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定期進行全面的血管評估,再到利用生化、影像、遺傳等多種技術,進行高血壓的病因學分型,在過去的40年中,高血壓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技術進步。

中國高血壓聯盟主席、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所長王繼光教授表示:「希望在健康中國2030計劃的框架內,通過在全國範圍內推動建立區域iHEC體系,將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和治療率提高到70%以上,從而將高血壓患者的控制率在未來10年內提高到50%或更高。」

來源:周到上海作者:潘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