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雍正當上皇帝後 兩次割破自己手指是所為何事?

《清史故事》254

我國古代封建王朝,大多喜歡標榜以孝治天下,清朝也不例外。而朝廷倡導孝順,作為投資者的皇帝肯定要以身作則,因此在史籍記載中,清朝的皇帝們都是非常孝順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先帝去世後,不管之前兩父子之間的關係怎麽樣,新皇帝都會表現得非常悲痛。

比如《清實錄》記載,雍正皇帝去世時,後來的乾隆皇帝弘歷“趨詣禦榻前,捧足大慟,號哭仆地。”

而乾隆駕崩,繼任的嘉慶更加誇張,是“搶地呼天,椎心泣血。”

除了上面的例子外,其他皇帝繼任之時,一般也是遵照這個流程:大哭,倒地,心裡痛。他們當時真實的心情如何,旁人很難去揣測。不過,儘管大家都說自己心在流血,但真正為自己老爹流了血的,只有我們之前介紹的硬漢子雍正皇帝一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於暢春園駕崩,受遺命繼位的雍正在當時也是非常悲痛的。在康熙去世後,身為兒子的雍正要為父親辦好最後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如何評定康熙一生功過的問題,第二件則是解決好康熙的陵寢問題。為這兩件事,雍正真真切切地自傷身體,流了兩次血。

關於評定康熙的一生功過,主要是通過廟號來體現。根據傳統做法,康熙是繼統之主,而非開國之君,廟號應該用宗字,但雍正表示不滿意,必須要用祖來彰顯康熙的功德。下面大臣們想來想去,提了幾個廟號給雍正選擇,最後雍正覺得“聖祖”最能概況康熙一生的功績,於是割破手指,用自己的鮮血把奏折上的“聖祖”二字圈了出來:

“諸王大臣官員,俱深悉我皇考一生神聖實行,同心合詞,恭上尊稱,無一人異詞,甚愜朕懷。朕之哀思,庶可稍釋。諭畢,上持針刺中指出血,將奏內聖祖二字圈出,敬恭高捧,交與大學士等齎出。”

雍正第二次血書,也是關於康熙陵墓的命名問題,這時比當初定廟號已經過去幾個月時間了,但雍正還是毫不猶豫地再次割破手指,以血圈出選定的康熙陵墓名稱:

“丁卯。大學士等,恭擬聖祖仁皇帝陵名進呈。上覽奏,哀慟不勝,親刺指血,圈出景陵字樣。”

清朝後來的皇帝們給自己老爹圈定廟號還有陵墓名稱時,都是按章辦事,沒有像雍正這般隆重,以血書的方式來給先帝盡最後的孝心。

如何看待雍正皇帝這兩次的血書呢?或許有朋友覺得,不就是割破手指流幾滴血嘛?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對皇帝這樣的身份而言,一是萬乘之尊,身體尊貴不可輕易損傷,二是從小嬌生慣養,很少有受傷的機會,一般也不太願意主動去割自己的手指,所以沒有人去效仿雍正的做法。相比較之下,雍正皇帝確實無愧於他自詡的硬漢子稱呼。

或許還有朋友覺得雍正此舉有些做作。的確,當時對雍正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存在一些爭議,他的幾個兄弟對此並不完全心服,雍正存在這樣的動機,用血書這種比較激烈的方式去表現自己對先帝的孝道,來爭取人心,鞏固自己的皇位,可能確實存在一點表演的性質。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也反映了雍正的真性情,這也是歷史上很少有皇帝具備的一種氣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