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癌症剋星–靶向中藥功課腫瘤突破口,採訪國內知名專家段汝欽教授

段汝欽,出生於中醫世家。早年畢業於遼寧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主任醫師,腫瘤體質學說奠基人,知名腫瘤專家。

九十年代初,師承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我國中西醫腫瘤內科奠基人、資深研究員、中醫腫瘤泰鬥余桂清教授。現任北京國醫堂中醫研究院腫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外治委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全國腫瘤醫生集團成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創業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特聘專家。

長期的臨床實踐形成了辨病、辨體、辨證和靶向消瘤的學術思想。其診療風格是「實事求是分析病情,三辨六法靶向治療」。

引言

通過採訪段汝欽教授,我發表了「治療腫瘤新模式的開拓者」一文,在業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很多同行在後台聯繫我,問段教授如何研製靶向中藥製劑,來提高治療腫瘤的療效。帶著這個問題,我又採訪了段老。

-- 對 話 --

治療腫瘤新模式的開拓者

——訪知名腫瘤專家段汝欽教授(2)

筆者:段老,關於針對腫瘤生長的不同部位、不同細胞學形態和分化程度來研製靶向中藥的問題,咱們同行業的朋友非常感興趣,在後台不斷地詢問靶向中藥殺瘤的有關問題。有的朋友直接問:中藥不是調理身體的嗎?怎麼也能精準治療腫瘤呢?

段老:腫瘤的「精準治療」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西醫研究腫瘤已經進入分子細胞學階段,基因治療已經有了突破性進展。而我們中醫基本上還處於「模糊數學」階段。這是中醫不能成為治療腫瘤主流醫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醫治療腫瘤要有所作為、要成為主流醫學,就必須研究、實施不同腫瘤細胞學形態、不同細胞分化程度的特異性靶向中藥。

這樣我們不僅有針對不同細胞學形態的靶向中藥,還有辨體、辨證用藥,真正做到了「改良土壤、根除毒草」,也體現了中醫「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治療原則。這就比西醫「技高一籌」。如果像西醫那樣隻精準到一個靶點去治療,這樣做是治不好腫瘤的,因為腫瘤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反應,不從根本上改良土壤,野草仍然還會生長的。

筆者:我感覺中醫已經很努力了,很多中醫學家發表了不少治療腫瘤的書籍和論文,還發明了好多的治療腫瘤的中成藥,為什麼療效卻不那麼盡如人意呢?

段老:「牽牛要牽關鍵」。不盡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從腫瘤細胞的形態和分化程度上去考慮問題。

中醫治療腫瘤僅僅停留在一個經方、或時方改善了患者的某一個癥狀的水準上,那我們中醫治療腫瘤只會在原地轉圈,甚至要貽誤戰機。

▲著名中西醫學家、太湖學院院長吳雄志教授

著名中西醫學家、太湖學院院長吳雄志教授認為:「《傷寒雜病論》的處方大部分是調氣化、改變人體功能的,對一些功能性的疾病很有效,比如說用來發汗的麻黃湯,有些患者一服藥就可以起效。但是腫瘤是一種形質性疾病,是一個新生物,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所以治療更複雜一些。單純用《傷寒雜病論》的一些方子來改善患者的癥狀是有效的,但是用來控制腫瘤還是有困難的。」

▲山西四大名醫、著名傷寒學家李翰卿教授

上世紀六十年代山西四大名醫之一、1970年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的、著名傷寒學家李翰卿前輩指出「對於癌症這樣的疑難大症,不可單純局限於辨證施治,應總結各種癌症的共性,找出克癌、殺瘤之主方,然後再根據不同癌症之個性及患者證候類型,確定針對具體證候的副方。主方、副方雙管齊下,方可取得較好效果。」 從上面兩位名家論述來看,我們不能滿足於改善腫瘤病人的癥狀改善上,必須研究「克癌、殺瘤之主方」。這就是靶向中藥製劑。

筆者:西醫的靶向葯是針對基因突變而來的,而我們中醫還沒有精準到這個程度,怎麼能稱得上靶向呢?

段老:靶向製劑是德國醫學家保羅.埃爾利希在上世紀初提出的,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靶向製劑的定義為:指凡能將治療藥物專一性地導向所需發揮作用的部位(靶區),而對非靶組織沒有或幾乎沒有相互作用的製劑。

我們研究的中醫腫瘤靶向藥物是在明確腫瘤生長的部位和細胞學類型以及分化程度的基礎上來考慮的,是一個多靶點的區域。並不是像現代醫學精確到某一個基因突變。你西醫能打在10環上,我們中藥不僅能打在10環上,還能打在9環上、8環上、7環上,靶點越多,則療效更強。

筆者:段老,這麼說靶向中藥的優勢大於西醫靶向葯嗎?

段老:西醫治療腫瘤是形而上學的的思維方式。何謂形而上學?是一種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去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不管病人是哪個地區、哪個季節;不管病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千人一方、萬人一案。你想想,用這種機械的思維能治好病嗎?我們中醫把人看做一個整體,人與天地相應;因時、因地、因人製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就是辨證唯物主義。

靶向中藥之所以優於西醫靶向藥物,

一是針對不同部位的、不同形態的腫瘤細胞發揮作用,而對正常細胞無傷害,也就是說靶區明確、靶點多、療效確切,受益患者多。

二是我們有改變腫瘤患者體質的基礎用藥,靶向中藥就不易產生耐藥性;服用時間長,能達到治癒之目的。還腫瘤病人以尊嚴,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

三是靶向中藥不像西醫靶向葯那樣的副作用不是腹瀉、就是皮癢潰爛。

四是價格低,老百姓能用得起,不能因病返貧。

筆者:段老,腫瘤靶向中藥有歷史淵源嗎?還是您的發明呢?

▲著名中醫學家薑春華教授

段老:中醫腫瘤靶向製劑不是我的發明,早就有先賢提出來了,隻不過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罷了。像著名中醫學家薑春華前輩認為「大病需用大葯醫」,對癌症要實施「在中醫引經理論指導下的靶向治療,組方時必佐一兩味專葯或專方,直搗病巢。」

▲北中醫博士生導師李忠教授

北中醫博士生導師李忠教授在2008年11月發表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 中指出「腫瘤臨床治療發展的最大障礙在於目前的治療缺乏明確的靶向性-----中藥製劑無論是單葯成分還是復方成分,均存在著主葯,這些主葯的歸經決定了製劑的作用靶點,所以根據中醫歸經引經理論和辨證論治原則,結合現代腫瘤靶向治療觀點,我們就可以合理選擇中藥抗癌製劑,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從薑春華前輩和李忠教授的論述來看,腫瘤靶向中藥製劑,引經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堆砌了一堆軟堅散結的消瘤葯,而沒有引經葯,那就根本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這就像一枚飛彈一樣,必須要由推進系統、製導系統、彈頭、彈體結構系統等4部分組成。而製導系統就好比是引經葯。引經葯,分為兩部分:一是靶向中藥本身就有歸經功能二是我們特設的引經葯。像葛根、川芎兩位中藥在腦瘤的治療中,能夠將消瘤葯透過血腦屏障帶入腦瘤病變部位。

筆者:段老,怎樣才能組成一個科學規範的靶向中藥方劑呢?

段老:治療腫瘤的基礎處方要注意君、臣、佐、使等組方原則。靶向中藥方劑應根據不同部位、不同細胞學形態方面來考慮。其中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祛邪與扶正的關係:靶向中藥製劑主要是以祛邪為主。像腦瘤的靶向中藥,我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原發性腦瘤一般由全蟲、蜈蚣、蛇六穀、天葵子組成;繼發性腦瘤由全蟲、蜈蚣、生半夏、生南星組成。扶正藥物,是在改變體質的基礎用藥裡。基礎用藥要保胃氣,存津液。應以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為目的。

二是升浮與通降的關係:「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升降是人體氣血的正常運動。靶向中藥也要體現升降相宜。升,不可升而無製;降,不可降之太過。就像飛彈系統裡的推進系統一樣,推進與擊中目標是相輔相成的,你推進太過,就越過了目標,這叫過猶不及。推進的目的是選中目標、打擊目標。像我剛才講治療腦瘤的靶向製劑裡,你把消瘤藥物升提到腦瘤病變部位了,但由消瘤藥物所產生的代謝毒素,必須要排除到體外,因此我在腦瘤的靶向製劑裡,使用了土茯苓、茯苓、豬苓三味利水排毒中藥。這就是「升降相宜」

三是靜動相結合:靜即陰柔獃滯,屬陰;動即行走通達,屬陽。如四物湯裡的熟地屬滋陰養血之品,容易壅塞氣機,其性屬靜;川芎等活血行氣通陽之類,其性屬動。這就是動靜結合。像治療腦瘤的靶向中藥中有蛇六穀、天葵子屬於靜葯,配上全蟲、蜈蚣這兩味動葯,就屬於動靜結合。《中國藥典》中記載全蟲具有熄風鎮痙、攻毒、通絡、止痛功能;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竄通達,又攻毒療瘡,通痹止痛效佳。二葯相須有協同增效作用。由這兩位葯擔當治療腦瘤的重任,既能衝鋒陷陣,又能帶領蛇六穀、天葵子等其它藥物攻堅破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臨床實踐證明這個治療腦瘤的靶向中藥方劑,優於西醫用藥替莫唑胺,並且延長了西醫認為不能延長的時間

筆者:看來一個靶向中藥製劑的研究成功不僅要從理論上反覆論證,更重要的是臨床的日久實踐。十年磨一劍,太不容易了。段老,向您致敬!

段老:別客氣!

筆者:您所研究的各種腫瘤的中藥靶向製劑,就是我們傳統中藥製劑的膏丹丸散嗎?

段老:繼承的目的在於發展創新。在臨床中,我沿襲了傳統的原始加工做法,把蟲類藥物加工成120目的細粉,其它靶向中草藥,均使用顆粒劑,這樣患者服用比較方便。辨證方葯主要以煎煮劑為主。歷史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我們中醫傳統的膏丹丸散工藝已經滯後於現代的科學製藥技術。我們中醫藥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中醫中藥是不能分家的,我們中藥工作者應該與中醫腫瘤工作者聯合突破,儘快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腫瘤靶向中藥製劑。中藥界的有識之士應該參入進來把中藥靶向葯製做成微球、或納米粒,以提高「彈頭」的品質。這樣我們腫瘤靶向中藥就會形成與世界接軌的標準化製劑。

筆者:在研究腫瘤中藥靶向製劑的征途中,段老並不滿足於傳統中藥的膏丹丸散傳統製劑上,而是注意現代製藥技術的應用。這種開拓進取、不斷求索的精神,必定啟迪後學在不遠的將來研製成各種腫瘤的中藥靶向製劑來攻克癌症,以救萬千腫瘤病人於水深火熱之中。謝謝段老!

筆者:李一群,天津中醫藥大學本碩畢業,段汝欽教授嫡傳弟子

出診資訊:北京西京中醫醫院,周二上午,微信號wjlysgzs

■ 本文為實踐派獨家採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