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芪,治療癌症及腫瘤有特效

錢伯文用黃芪治療癌症及腫瘤心得

錢伯文(1917年~),男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知名的中醫治療惡性腫瘤專家。1990年,被遴選為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班導師,1995年被評為市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

黃芪,是一味臨床常用的補氣藥物。錢博文教授深研黃芪之性能,黃芪抗癌,黃芪治療腫瘤,幾十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辯證治腫瘤,黃芪有殊功

中醫學認為,腫瘤的發生,或因淤血阻滯,或因濕濁內停,或因熱毒壅滯,或因氣滯血凝,雖然病因不一,但主要還是取決於正氣的盛衰。錢教授認為,正氣是機體對病邪的抵抗力和自然修復力,所以正氣在腫瘤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從臨症所見,腫瘤病人確實常見神疲乏力、胃納不佳、少氣懶言等虛證,而其中氣虛之象尤為明顯,因此他把黃芪應用於腫瘤臨床。

黃芪補氣而入肺脾兩經,長於補肺脾之氣,故多用於肺氣不足,脾氣虛弱的中晚期肺癌、縱膈腫瘤以及胃癌等,常與黨參、白朮、茯苓、蜀羊泉等配合應用。黃芪性溫主升,功能昇陽益氣,故又常用於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等腸道惡性腫瘤,這類病人往往有脾虛的表現,尤其常見大便溏薄,噁心嘔吐,胃納不佳等脾陽不振,清氣不升之象,用黃芪配伍升麻、柴胡等,常常能取得滿意的療效。黃芪補氣而能攝血,益衛而能固表,所以又可用於多種癌症見氣不攝血之出血,或肌表不固之自汗、盜汗等症。

據資料表明,黃芪中含有較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同時黃芪還能調整人體細胞內CAMP與CGMP的含量,以及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從而有利於抑製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黃芪

(二)臨床巧配伍,合群顯妙用

中醫認為,葯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錢老根據複雜多變的病情變化,針對病變的各個環節,將黃芪通過不同的配伍,擴大治療範圍,提高療效。

相須相使配伍:如黃芪配當歸,益氣而生血,加強了補血的作用,適用於晚期腫瘤患者血虛體弱,面部因氣血虛而發白之症。黃芪配茯苓,益氣而利水,加強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消化道腫瘤及膀胱腫瘤症見脾虛氣弱,水濕內停,小便不利,面浮足腫,胸水腹水等。

補散配伍:如黃芪配防風,固表祛風。黃芪得防風可無戀邪之弊,防風得黃芪可不致發散太過,補中寓散,散中寓固,適用於各種腫瘤見衛氣不固,汗出、自汗之症。

通升配伍:如黃芪配枳殼,昇陽益氣輔以理氣通降,可用於腸道惡性腫瘤氣虛下陷,肛門墜脹,便秘等。

此外,以黃芪為主葯組成的益氣扶正之方,可配合放射療法、化學療法,以減輕病人的反應,增強病人的體質,提高對放療、化療的耐受性,從而增強其效用。藥理實驗也證明,黃芪能促進小白鼠周圍血中的白細胞增加,能對抗化學物質、放射線和其他原因而引起的人類白細胞減少。

(三)正確調劑量,輕重皆相宜

黃芪治療腫瘤,用大劑量還是用小劑量,各家觀點不同。一般說來,早中期腫瘤病人,機體抵抗力尚可,氣虛之象並不嚴重,主要用黃芪扶正以祛邪,劑量不宜過大,以防留邪或礙胃之弊;中晚期病人,體質大多比較虛弱,虛象明顯,則劑量可適當大些。若病情比較複雜,處方用藥時要做到既照全面,又力求平穩,常常藥味較多,黃芪的劑量就不能過大;相反,若病情比較單純,用藥較少,則黃芪用量可大,以做到藥專力巨集。總之,掌握黃芪劑量的關鍵,還是依據邪正的盛衰而定。

【延伸閱讀】:

黃芪補氣生血,防癌抗癌少不了

癌症不是單純的實證

從臨床上來看,癌症病人都伴有免疫功能下降及氣虛、血虛等表現。有的癌症病人表面上看似乎體質好,但從實際上卻有大量虛證的表現,可以說這是典型的虛實夾雜症。

根據這些特點,專家發現黃芪是目前公認地既具有抗腫瘤活性,又具有補氣生血功效的良藥。黃芪對各器官的癌腫均可應用,手術前後用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手術治癒率,提高患者生存品質。放療、化療期間用黃芪,可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療的療效,增強病人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中藥黃芪的使用方法

黃芪既能補氣,又能生血,氣血足,鼓舞正氣,以抗癌瘤。黃芪可單獨使用,常用量為10-15克,大劑量可用到50-100克。另外,中藥黃芪還可與其他中藥同用。黃芪可配合野山參、白人蔘、生曬參、西洋參、紅參、黨參、白朮、茯苓、大棗、當歸、熟地等中藥同用。

黃芪---癌症治療中的特殊功能

據資料記載,黃芪有補氣健脾,昇陽固表,利尿消腫的作用,是一種常用的扶正藥物。在對癌症長期的研究中發現,它在癌症的治療中有著非常特殊的效能。

先舉幾個例子:早年一位磨菇型皮膚癌患者,兩拳大的腫瘤長在屁股上,經放療無效,反而造成瘤體表面血水長流,西醫認為無治勸出院。筆者在使有藥粉外敷的同時,配合湯劑治療,在湯劑中用了 50克黃芪,三劑葯血水止;一位鼻咽癌患者放療後胸骨多處流膿水不止,西醫診斷為骨髓炎,經幾家大醫院反覆治療,膿水有增無減,筆者在湯劑中加用60克黃芪,一周乾水;一位肝癌患者手術後一年,刀口仍不癒合,長年淌血水,筆者加用50克黃芪,同樣三天乾水…這樣的例子在筆者的臨床中數不勝數,這就是黃芪的昇陽固表作用。

晚期癌症,不少病人雖無腹水,但也面浮肢腫,其實,只要能用藥控制住腫瘤,同時在湯劑中加用30-50克黃芪,亦能在3-5天內改觀。幾天前一位本省的晚期肝癌患者讓家屬幾百公里前來求診,病人也面浮肢腫,一臉病態,筆者在湯劑中用黃芪40克,僅4劑葯,病人已象換了一個人,病人和家屬都精神振奮,親自乘車前來面診。

晚期癌症胸腹水,在湯劑中大劑量加用黃芪,同樣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許就是黃芪的利尿消腫作用。

黃芪為補氣聖葯,氣行血就行,血行水也行,氣血津液都運行正常了,以上癥狀自然就會好轉,病就好了三分。

在現代研究中發現,黃芪沒有直接的抗癌作用,也就是說,黃芪煎液在實驗容器中殺不死癌細胞,但是,研究又發現,黃芪在體內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臨床發現,一些在實驗容器中具有強烈殺癌效力的藥物,進入體內反而沒有抗癌作用了,人們沒有忘記,一些國家藉助經濟優勢,對幾乎所有的天然藥物在實驗室進行了抗癌試驗,篩選出了一大堆抗癌草藥,還排列了抗癌效果順序表,但到頭來,也只能成為一種參考。傳統中醫用藥,主要為口服給葯,藥物必須經過煎煮,再進入腸胃的消化吸收,這一過程,往往是一種複雜的化學反應過程,藥物的原有成份產生了某種變化。同時,藥物還要按歸經進入某一特定部位。所以,我們不能僅憑體外實驗結果來評價一種抗癌藥物,否則就會走入歧途(現代高科技的提煉和新的給葯途徑暫不討論),筆者多年來也正在尋找這種特殊效能的抗癌藥物。黃芪在體內的特殊抗癌效能,據認為是黃芪能顯著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功能的結果。是否還有其它因素,有待進一步研究。 中醫泰鬥關幼波教授,就善用黃芪,還有廣東的鄧鐵濤教授,他們應用黃芪,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這兩位老師在臨床中一次使用黃芪達到200-360克之多,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