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了傷疤忘了疼」,惡化的痛風痛到你發瘋!

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導致血尿酸增高的代謝性疾病。痛風一旦急性發作,會讓人感覺「痛不欲生」,但是很多痛風患者卻「好了傷疤忘了疼「。關節不痛了就不注意了,生活、飲食不加以克制,最終導致病情惡化。

痛風的危害不止是對關節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如果放鬆警惕,還會導致腎臟損害,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梗、腦卒中等風險。

那麼身體出現哪些癥狀,說明病情惡化了呢?

1、痛風發生「轉移」

大多數痛風首次發作是在大腳趾部位。但是如果平時尿酸控制不佳的話,尿酸鹽結晶就會繼續沉積在其他關節處,從而出現踝關節、膝關節、手指等關節疼痛。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之為「轉移性痛風」,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痛風形式,如果不加以控制,那麼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2、關節疼痛發作頻率增加

有的人,在第一次痛風發作後往往幾年才發作一次。因此,也就放鬆了警惕,葯也不吃了,忌口也不忌了。該吃吃該喝喝。結果造成體內血尿酸水準不斷升高,最終導致痛風發作越來越頻繁。一年發幾次,幾個月發一次,一個月發幾次,最後長期有關節疼痛。

如果發作變得頻繁或單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延長了,一定要立刻開始或繼續進行溶結晶、降尿酸的治療。即使這個時候再想靠忌口來降尿酸,可能已經晚了。如果血尿酸水準一直降不下來,還有可能對關節造成永久性損傷。

3、出現痛風石

痛風的最根本問題是高尿酸血症,如果尿酸長期處於高水準,尿酸就會從血液中析出形成尿酸鹽晶體,尿酸鹽結晶就會沉積在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形成結節,即痛風石。

痛風石可發於全身各處,以手指、肘部和耳朵最為常見。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出現痛風石是疾病進入嚴重狀態的警戒信號,一定要足夠重視。

4、腎臟受損

尿酸有兩種排泄方式,一種是腸道排泄,一種是腎臟排泄。腸道排泄的尿酸少之又少,大多還是由腎臟排泄。如果腎臟出了問題,尿酸的排泄將會降低,進而在體內沉積。

還有一方面的是,尿酸在體內積攢的已經很多了,讓腎臟的壓力加大不少,從而也有可能會影響腎臟功能,甚至衰竭。身體中很多「廢物」都需要通過腎臟排泄,如果腎臟受損出現功能衰竭,就可能發生尿毒症甚至死亡。

如果出現明顯的起夜增多,泡沫尿、腰疼和下肢浮腫、腎性高血壓等情況,一定要警惕,以防腎臟受損。

溫馨提醒:痛風病友要有自律性,配合醫生的治療,不要放縱自己。定期檢查尿酸、腎功能的情況,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確診治療,防患於未然。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微信搜索「nanningxj-tf(南寧西京痛風與風濕專業)」添加關注,了解更多風濕小常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