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棱鏡|樓市2018年:砸售樓處鬧劇重現 房企裁員降薪喊活下去

劃重點:

騰訊《棱鏡》作者:張慶寧

編者按:

2018年是個歷史“大年”。

這一年,巨集觀經濟和各個行業都在發生顯著變化,從金融行業去杠杆到資本市場大波動,從地產調控深水區到消費領域新格局,我們各個生活側面也在隨之調整;

這一年,互聯網創業公司上演了一場集體IPO盛宴。這股新生力量正在成熟,改變著中國商業的生產力方式和生產關係結構;

臨近歲末,同時處於這個資訊泛濫但優質資訊稀缺的時代,《棱鏡》希望從金融業、資本市場,以及地產、消費、娛樂等重點產業領域入手,複盤他們的這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希望,這一疊歷史底稿的作用不僅僅是總結過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砥礪前行於未來。

是為“2018這一年”系列第七篇。

第一篇:棱鏡丨大牛股正集體隕落!108家5年5倍股 1/3今年被腰斬

第二篇:棱鏡丨超15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滿倉質押 紓困見成效暗雷仍待破

第三篇:棱鏡丨互金風光褪去:5000多家平台爆雷,上市股價最高跌七成

第四篇:棱鏡丨香港IPO悖論:募資額全球第一,回報率十年新低

第五篇:棱鏡丨赴美IPO中概股搶跑上市:估值難定,首日破發頻繁

第六篇:棱鏡丨PE“差錢”歲月:前三季募資下滑6成,7成基金只看不投

12月23日一早,北京氣溫驟降,馬曉軼在寒風中騎著共享單車,再換乘地鐵,趕往昌平區某建案收房。

售樓小姐臉上掛著暖洋洋的笑容,她拿出pos機,從馬曉軼的銀行卡中劃走6.6萬元,包括契稅、公共維修基金、物業費、取暖費等。她遞上一把87平方米小戶型的房門鑰匙,“恭喜馬先生,您現在是有房的人了。”

7個多月前,售樓小姐從馬曉軼銀行卡中劃走205萬元首付款,同時聯繫銀行,幫他背上300萬元分期25年的房貸。

馬曉軼是典型的剛需首套購房者,傾盡全力在北京“上車”,卻擔心自己為北京房價“站崗放哨”。他購買的這個建案位於五環與六環之間,售價均價已是5.85萬元/平方米。

2018年,該建案房價與中國樓市風向標北京一樣,在層層調控高壓之下表現穩定。

不過,名噪一時的“二線城市四小龍”蘇州、南京、合肥、廈門卻相繼降價,個別高點接盤的購房者呼籲政府介入托市,打砸售樓處的現象時隔多年再現。

在土地這一樓市生產資料的供給端,地方政府借助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消化高企的庫存。一旦房價下行導致土地出讓金減少,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債務償付,無疑面臨挑戰。

房企位於土地供應者和樓市消費者的供需之間,對樓市走向尤其敏感。

帶頭大哥萬科在今年9月的秋季全員大會上高喊“活下去”,中型房企中弘股份資金鏈斷裂、遭強製退市,諸多房企開始陸續裁員降薪,在激進擴張後開始迎來行業寒冬。

樓市調控政策最密集的一年即將結束。2019年,中國樓市去向何方?

調控中的暖冬

這是1994年中國進入建案時代以來,樓市調控政策最密集的一年。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各地頒布的調控政策多達438次,刷新歷史記錄。中央決策層敲定“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該調控錨點自2018年3月中旬通過各個地方政府深化落實,調控層層加碼。

2018年3月17日,北京作為調控風向標率先出手,將首套房30%的首付比例提升至40%,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升至6成,房貸利率最低上浮10%。

馬曉軼記得清楚,他在4月初繳納首付不久得到消息——包括工、農、中、建四大行在內的北京部分銀行,5月7日(含)以後網簽並受理的首套房貸款,利率不低於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的1.1倍。

馬曉軼是首套房,原計劃6月前辦好房貸即可。聽到這一消息,他每天催促銀行工作人員加快進度,最終在利率上漲前辦完貸款手續,拿到僅上浮5%的“優惠利率”。

房貸利率再次加碼,並貫穿2018年調控政策始終。包括鄭州、杭州等二線城市,開始追隨北京,啟用這一手段。

鄭州房價漲幅曾經領跑全國,2018年4月,首套房利率上浮至20%-25%不等,二套房利率最高上浮35%,房貸利率高居全國第一。當月鄭州新建建案和二手房環比上漲0.5%。

雖是如此,全國房價依舊漲聲一片。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4月只有10個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兩個城市沒有變化,其他58城房價均環比上漲,其中丹東以2%的環比漲幅領跑全國。

在三亞、海口、西安、太原等庫存高企的二線城市,地方政府遏製房價意向不強。反之,西安通過放寬落戶政策之手段,吸引外地人口,刺激購房需求。

繼一二線城市之後,三四線城市成為2018年房價上漲主力軍,核心動力之一即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

“棚改”全名棚戶區改造,是對城市簡易房屋和棚廈房屋的集中區的改造,過去主要依靠實物住房安置棚改戶。

近年來,棚改貨幣化安置變成政策主導方向。業內測算,2018年的全國範圍內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60%,資金來源主要是抵押補充貸款(PSL),提供者包括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部分商業銀行。

2018年6月13日,國家開發銀行網站發布的一篇《金融時報》的文章提到,國家開發銀行累計發放超過3.4兆元棚改貸款,幫助2000多萬戶居民搬出棚戶區。2018年一季度,國開行發放棚改貸款2575億元,“在改善百姓居住條件的同時消化盤活了房地產庫存。”

截至發稿,農業發展銀行以及其他商業銀行尚未發布相關棚改貸款數據。

棚改貨幣化造就大批持幣入市的購房者,他們所在三四線城市原本庫存高企,但在2018年卻出成屋價爆發式上漲的現象。諸如常州、沈陽等老牌“鬼城”,均在實行棚改100%貨幣化安置後一房難求。

“在貨幣化安置下,三四線城市出現需求虛增的情況,由於購房者手頭有錢,增加了很大的購買力,這在一方面減少了庫存,但另一方面也引來了房企拿地再建造後形成了炒作的風氣。”社科院金融所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對此評價。

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明確提出要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建案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盡快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房企馬太效應

房企連接土地拍賣市場和建案銷售市場,而且屬於資金高度密集型行業,同樣是2018年調控之重點。

央行M2(廣義貨幣)增速是衡量市場資金供給量的重要尺度。2015年12月,央行M2增速鋼彈13.3%,月末M2餘額139.23兆元。充裕的資金供給,一定程度上促成本輪房價暴漲。

隨著2016年10月進入大調控時代,央行貨幣政策進入“穩健中性”時代,2017年5月M2增速跌破10%,此後保持個位數增長。直至2018年6月末,M2增速僅8%,創下歷史最低水準。

在資金閘口收緊的年代,中國銀監會又要求嚴格執行“加強土地儲備貸款管理”和“嚴控房地產開發貸管理風險”等分類監管規定,過去憑借高杠杆、高負債、高周轉、高規模發展的房企們,現金流驟然收緊。

對於房企來說,資金如水,但水價越來越貴。

正如富力地產,2017年豪擲200億元收購萬達77家酒店,激進投資之後,而今卻躺在乾涸的資金池中等待救援。

該公司截止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有息負債鋼彈1556億元。約63億元的账面資金,尚不足以支付未來一年的財務成本。

今年以來,富力連續四次發債失敗,只得通過股權增發等手段,爭取資金上的喘息空間。這對於一向注重公司股權控制的華南房企來說,不啻於斷臂求生。

富力不是孤例,按照恆大研究院的計算,除去民間融資和類金融機構貸款,中國房企截止2018年上半年的有息負債餘額已是19.2兆元的天量,每年的財務成本不會低於1.7兆元。

2018年11月,監管部門適當開閘放水,放鬆房企發債等融資需求。

據中原地產統計,進入11月份以來,有30余家房企發布了境內外融資公告,既有行業龍頭,也包括民營企業,融資類型包括增發、優先票據、中期票據、可換股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ABS等形式,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

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諸如信託等房企極其依賴的高成本融資管道,都開始缺錢了。

一家大型信託機構的工作人員對騰訊《棱鏡》表示,出於風險考慮和自身資金緊缺,他們已經拒絕與中小房企洽談融資,“行業排名前20的房企可談,對於其中負債率太高的房企,我們的條件會非常苛刻,甚至不予考慮。”

“房企行業格局正呈現馬太效應:具備多元管道融資能力的大型房企還在擴張,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一位粵系房企高管對騰訊《棱鏡》表示,即便在龍頭房企之間,同樣存在融資成本差異,“保利、萬科的負債率低,擁有國資背景,發債成本能比融創、恆大這些民營龍頭便宜一半。”

以房企銷售規模計,克爾瑞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TOP100房企的整體銷售規模超過8.7兆元,同比增長37.5%;前11個月銷售規模破千億的房企共計25家,2017年同期僅14家;銷售規模破三千億的房企共計6家,2017年同期僅三家。

6家三千億級房企分別是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保利、綠地,前11個月合計銷售2.3兆元,佔到TOP100房企整體銷售總額的26.4%。

龍頭房企面對未來的行業形勢依舊謹慎。融創董事長孫巨集斌年初提出“安全第一”的口號,而今已是房企生存策略之共識。

2019年樓市何往

臨近年末,關於樓市生變的信號越來越多,挑逗著人們的敏感神經。

11月6日,一張微信群截圖顯示;“華夏的小鎮集團全國400多人和華夏京南集團500多人全部裁掉。”

騰訊《棱鏡》證實,自2018年二季度,華夏幸福開始進行人事收縮,將其天津事業部、重慶事業部裁撤。“目前其產業小鎮集團也已經撤並到產業新城集團,其京南事業部也大量裁員。”華夏幸福內部人士表示。

這家全國排名前十的河北房企,飽受產業新城擴張後遺症困擾,資金鏈緊張,不得不將19.7%股權轉讓給平安資管和平安人壽,獲得137.7億元的交易對價,囤量過冬。

此外,萬科、恆大、碧桂園、綠地等龍頭房企,均在以“人員優化、架構調整”的方式,控制整體人員編制。

中介端同樣難以幸免。

中原地產旗下的上海中原內部發文,自2018年10月1日起針對公司的福利待遇政策及薪酬進行調整,暫時取消全勤獎、年資工資減半等。

中原地產華東區總裁兼上海中原總經理陸成發出了一封《致上海中原全體同仁的公開信》,指出上海中原的經營困境,“上海中原在過去兩年一直處於結構性虧損狀態,近大半年以來,為了清理大量積壓已久的一手分銷爆單壞账,公司的財務账十分難看,如果沒有中原集團的幫助,恐怕上海中原早就要面臨現金流不足的問題,對中原和行家來講,現在就是‘排隊去死,看誰有實力排在最後的淘汰賽。”

“從二手房價格看,全國房價轉捩點已經出現,連續2個月出現超過10個熱點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調,這是最近4年來首次出現。”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1月70城房價後,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言,未來幾個月,二手房價格下調的城市增多,下調幅度將繼續加大,新建住宅部分也將逐漸開始調整。

12月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66個字定位中國樓市:“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兩天之後,住建部重申中央方針之餘,明確落地細節,“繼續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強房地產市場供需雙向調節,改善住房供應結構,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堅決遏製投機炒房,強化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確保市場穩定。”

“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的調控方針正在賦予地方政府調控自主權,但同時要求權責統一,“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

12月18日,因棚改導致庫存積壓的山東省菏澤市宣布取消一二手房限售,山東省住建廳回應稱“不乾預省內城市具體政策,但會進行總體把控”。

12月19日,廣州放鬆“商住房”調控,宣布2017年3月30日前(含當日)土地出讓成交的房地產項目,其商服類物業不再限定銷售對象。

相對單點城市的自主調整來說,房貸利率這項指標的變化同樣值得關注。

融360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5.71%,相當於基準利率1.165倍(上浮16.5%),環比10月持平;在連續22個月上漲後,房貸利率首次出現環比“零漲幅”;二套房貸款利率出現下滑跡象,各地原本縮緊的二套房貸款業務相繼鬆綁。

騰訊《棱鏡》注意到,杭州、北京、深圳、廣州、南京、廈門等城市的各大銀行相繼宣布下調房貸利率。

而關於2019年中國樓市何往這一問題,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比如馬曉軼在收房時得到消息,他購買的那個建案,“下一期項目的建委備案售價可能適當上調”。

(文中馬曉軼為化名;《棱鏡》作者孫春芳對本文亦有貢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