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膽結石?造成原因有?該如何處理?術後如何保養?

膽結石又稱膽石症,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或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膽道感染是屬於常見的疾病。按發病部位分為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結石在膽囊內形成後,可刺激膽囊黏膜,不僅可引起膽囊的慢性炎症,而且當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膽囊管後,還可以引起繼發感染,導致膽囊的急性炎症。由於結石對膽囊黏膜的慢性刺激,還可能導致膽囊癌的發生,有報告此種膽囊癌的發生率可達1%~2%。

造成膽結石主要原因可能有:

1. 喜靜少動

有些人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

2. 體質肥胖

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

3. 不吃早餐

現代許多人不吃早餐,而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於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

4. 餐後零食

當人呈一種蜷曲體位時,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飯後久坐影響膽汁酸的重吸收,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

5. 肝硬化者

這與肝硬化病人身體中對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有關,身體中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則雌激素水準較高,加上肝硬化病膽囊收縮功能低下、膽囊排空不暢、膽道靜脈曲張、血中膽紅素升高等多種因素可造成膽結石。

6. 遺傳因素

遺傳因子在明確膽結石危險性方面顯然起著重要作用。膽結石在膽固醇膽石症患者的近親中更經常發生。

膽囊結石多是膽固醇性結石或以膽固醇成分為主的混合性結石。

膽囊內的黏液塊、細菌、脫落上皮細胞、炎症滲出物、異物(蟲卵、蟲屍)等可能是結石形成的核心,膽汁中的膽固醇沉澱析出,聚積形成結石。

近年來膽囊結石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向,1989年國內特定人群中普查,成人中膽石症的發生率平均為6.62%,大約50%膽石症患者會出現癥狀。

膽石在膽囊內,一般不引起黃疸,也不產生絞痛(除非卡住了膽囊管)。在吃油膩食物後,癥狀可以加重。

臨床表現為少數患者可終生無癥狀,有癥狀型主要表現為有噯氣、噯酸、腹脹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癥狀、膽絞痛、膽囊積液及Mirizzi綜合征等。

膽囊切除是治療膽囊結石的首選方法。

膽囊結石通常伴隨慢性膽囊炎,大多數都應手術治療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其以下條件應儘快手術:

1.有膽囊炎癥狀者(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

2.結石大者(>2.0cm);

3.合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應儘早手術;

4.膽囊萎縮或膽囊鈣化(瓷器樣膽囊);

5.合併膽囊息肉;

6.膽囊壁增厚;

7.年齡大者(>60歲);

8.同時需要上腹部手術者;

9.地區醫療條件較差者;

10.有胰腺炎病史者。

(1)少吃脂肪過多的食物:尤其要避免吃肥肉、雞皮和食油多的食物,如油煎、油炸餅、油條,不吃豬油等動物脂肪,以免膽汁中膽固醇濃度增高,炒菜可用植物油,如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它們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2)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肝、腎、魚子、腸、魷魚等。

(3)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製品、豆類(含卵磷脂較多,能降低和穩定膽固醇)。

(4)適當吃纖維素:如各種蔬菜、馬鈴薯、胡蘿蔔、地瓜、筍、蘿蔔及水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