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快手:影片風口下的“長尾市場”

  快手:影片風口下的“長尾市場”

  屈麗麗

  編者按/ 快手與抖音在商業模式上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基於用戶的長尾市場,後者則更看中網紅打造出的頭部市場,因此兩者雖然同處短影片的風口,但最終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化路徑卻可能呈現完全不同的思路。

  當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頭騰大戰”給短影片行業帶來的一系列可能性時,2018年6月5日,一向低調的快手實現了對Acfun(以下簡稱“A站”)的整體收購。對於這一收購,有人認為這是快手創始人宿華的第二次任性(第一次任性是快手拿了騰訊3.5億美元的投資),也有人認為收購A站在幫助快手獲得了新用戶的同時,還獲得了短影片之外的長影片平台。

  不過,知情人士則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起收購最大的動因在於雙方在價值觀上的高度契合,在成立的六七年時間裡,快手堅持不做推廣,堅持不打擾用戶,而A站則是“寧肯關閉也不願意向用戶收費”。

  從市場狀況看,快手收錄了大量的長尾用戶,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快手目前擁有1.2億日活躍用戶,50億條原創短影片庫存,每天UGC影片上傳量1500萬條,用戶日均使用時長1小時,日均影片播放量150億條。

  但是,伴隨抖音的崛起,騰訊微視攜30億元補貼進入短影片市場,以及百度、微博的進入,短影片賽道正增加越來越多的重量級選手,一場事關BAT爭奪流量生命線的戰鬥會不可避免地將一向低調的快手裹挾進來,在這種形勢下,快手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風口

  短影片風口

  從2010年到2015年的很長一段時間,短影片行業仍然是一泓平靜的湖水,快手在其既定的“價值觀”軌道上一路前行,沉澱了國內最早的短影片用戶群。

  那個時候,短影片用戶月活規模還僅僅是千萬級別,更多的注意力和流量被長影片、直播、網遊所霸佔。然而,從2016年之後,短影片用戶月活規模開始急劇上升,至2017年12月,短影片用戶月活規模已經超過4億。對比2017年底7.53億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短影片在移動網民中的滲透率超過50%。

  這意味著短影片在整個注意力經濟中開始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伴隨短影片的迅速崛起,頭條系旗下的三家短影片平台——抖音、火山與西瓜影片開始獲得來自公司的巨大支持,並獲得了爆發式增長。

  公開資訊顯示,“獲得重點扶植後,抖音從2017年底五六千萬的日活,很快飆升到日活過億。在爆款APP的歷史上,這甚至成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不僅如此,借助網紅經濟的頭部效應,2018年上半年,抖音的影響力更是一路飆升,其日活與今日頭條不相上下,同樣作為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公司名稱)下的產品條線,有人說是抖音救了頭條系也毫不為過。

  由高瓴資本研究撰寫的《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巨大的用戶規模、用戶的高速增長以及較強的用戶黏性使快手、抖音成為現象級產品,其中抖音日活用戶9500萬人,同比增長78%,快手的日活用戶高於抖音為1.04億。

  事實上,在快手、抖音發展的過程中,BAT們很快就發現,年輕人原本停留在微博、微信、QQ上的注意力,正被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台所分流,對BAT來說,流量就是生命線,因此,騰訊、百度、微博紛紛進入短影片賽道,一場短影片大戰一觸即發。

  “相比前幾年的百團大戰、計程車大戰、單車大戰,這一次的短影片大戰更為關鍵,因為前者不過是BAT在流量商業化上的種種實踐,不涉及根本命脈,短影片則不同,它直接關係著注意力經濟的轉移,這也恰恰是讓巨頭們揪心的原因。”互聯網分析師李軍告訴記者。

  來看一下短影片對用戶注意力的瓜分: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18 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目前國內用戶短影片使用總時長佔比從去年3月的1.5%上升至今年3月份的7.4%,其主要切割的份額來自於即時通訊,直接導致即時通訊用戶時長從去年3月的37.9%下降至32%。這或許揭示了騰訊緊張的原因。

  對於短影片的流量價值,抽樣數據顯示:內容生產、內容消費、內容分發,短影片是長影片的3倍,而內容感染度方面,短影片則是長影片的三分之一,幾個因數乘積算下來,短影片的流量價值整整是長影片的9倍。

  2018年1月,百度Nani小影片上線,對標快手、秒拍、美拍;4月,騰訊重啟微視,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5月,淘寶短影片召開了內部發布會,宣布推出名為“獨客”的短影片 APP 。巨頭以外,“梨影片”“小咖秀”“秒拍”等產品也先後獲得高額融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的新進入者都採用了複製抖音的模式,即強運營、造話題、聚焦頭部網紅、製造流行,同時,借助原有平台的流量和優勢進行倒流和圈粉。

  “這仍然是典型的媒體形態,只是採用了短影片這一介質,在這種情況下,網紅的熱度,流行內容的吸引力,話題的引領能力成為關鍵,然而,在這種模式下,相對於打造優質內容和建設引領性的話題來說,簽約網紅是最直接見效最快的手段,因此,砸重金爭搶頭部網紅成為了很多短影片平台的不二選擇。”李軍表示。

  然而,頭部網紅一方面沒有忠誠度,另一方面很難在不同平台上打造出具有明顯差異化的內容,這進一步引發了短影片平台競爭的同質化。而同質化競爭的背後,除了先發優勢外,更多的要看資金實力,這也讓短影片大戰或多或少有了前面百團大戰、計程車軟體大戰類似的味道。

  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麽新進入者鮮有複製快手模式的呢?快手的競爭壁壘到底是什麽呢?

  長尾

  價值觀主導下的“長尾市場”

  按照創始人宿華的思路,快手的理念是:用科技的力量去提升每一個人的幸福感,技術使得每一個微小的生活片段都能找到它可以被認可的連接,簡單來講就是在快手的平台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你喜歡的內容,每一個人產生的內容也可以被其他可能喜歡的人找到。人和資訊內容是相互被找到和連接的。

  正是在這一理念驅動下,快手從不刻意打造短影片的網紅,也不會因為是網紅在分發時就會有特別的照顧,所有的分發全部基於內容的可關注度。這也極大地撬動了快手的長尾市場。宿華表示,“一般來說,傳播學認為媒體是記錄和傳播的結合,過去記錄是由專業的記者和從業人員來產生、來觀察。傳播也有專門的管道,比如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等。但我們認為未來的媒體在記錄和傳播兩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記錄的載體越來越多地往影片遷移,現在整個社會產生的資訊總量中,影片類資訊已經是最大的,可能超過了文字和圖片的總量。即使對於一個不識字的人來說,也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機拍一段關於自己、關於自己生活狀態的影片,隨時隨地產生一段資訊。”

  由此,對人和資訊,人和內容之間的匹配和相連的方式,或者更專業地來說,也就是分發的方式,決定了一家短影片平台未來的走向,而快手與抖音類短影片產品的差別也正在於此。

  宿華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快手用戶平均每天能夠產生一千萬到兩千萬條影片。中國有兩千多個縣,幾乎每個縣都能夠看到數千條量級的影片,相當於用戶在任何時刻打開快手,都可以看到任何一個地方,沒有死角。七年來,快手共積累了50億條影片,幾乎都不重複。”

  正是在價值觀驅動和對未來趨勢的把握下,快手打造出了一個長尾的內容市場,同時在短影片的行業競爭中構築起了內容的壁壘。“某些影片的庫雖然很大,但是大體是同一個電影、或者綜藝的剪輯;在快手產生的、留下來的50億條影片,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新鮮的生活狀態,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宿華表示。

  但是,僅有這些內容還不夠,內容要想形成良性正態發展,內容的分發才是關鍵,它決定著每個製造和發布內容的人能否被看見,被感知,被理解,而這正是個體幸福感的源泉。然而,挑戰也由此出現,50億生活片斷的量級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量級,如何把長尾的用戶照顧好,真的能夠讓每一個人都得到一些關注,每個人都消減自己的孤獨感,這實際上是非常艱難的課題。

  “十幾年前我在谷歌的時候就在研究這個問題,做很好的匹配,做很好的資訊的分發。實際上我們整體是在用AI,用機器學習的技術在嘗試去解決。”宿華表示。說白了,快手打造的模式,是一個基於長尾的用戶,長尾的內容,長尾的匹配和分發方式形成的平台,這樣一個平台,無法像其他平台那樣隻挑選那些頭部的影片給大家看。

  “歷史上影片數量沒那麽多的時候,比如說每年隻新增兩百部電影,三百部電視劇,每一個電影、每一個電視劇,或者每一個綜藝節目,我們都可以用人工標注的方式把它分析、理解得特別清楚。但是,每天新增千萬量級影片,不可能找人標出來,也不能找編輯去像傳統的媒體那樣按板塊分發。”

  所以,在短影片平台背後,技術驅動的力量不可忽視,而照顧頭部用戶還是長尾用戶,直接決定了技術開發的方向及其深入的程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快手自我開發的技術模型同樣構築了競爭的護城河。這也就是為什麽在短影片市場競爭激烈,抖音強勢追擊的背景下,快手依然能夠擁有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分發

  去中心化的分發模式

  應該說,傳統媒體主要側重於照顧頭部市場,並積累了大量的市場策略以及可以演化的商業模式。但對於快手來說,如何把長尾的用戶照顧好,真的能夠讓每一個人都得到一些關注,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這就是去中心化的分發模式。

  快手的解決方案就是AI,他們把AI技術應用在四個環節上。第一個環節是內容的生產,也就是記錄的產生環境。在這一環節,快手做了非常多的影片中的記錄的玩法。比如今年4月份上線的一個魔法表情,能夠快速模擬一個人,從年輕到老去的過程。

  第二個環節就是讓機器理解影片的內容。也就是說,要讓機器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每一個人,理解每一個生活的片斷,這是當今機器學習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快手正在做的事。而後面的分發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理解每一個影片片斷,理解每一個用戶的潛在偏好,這樣才能讓平台照顧到每一個人。

  比如,當一個生活的片斷上傳過來以後,就會進一步檢測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老人還是小孩,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接下來,就是要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就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個環節,除了跟人有關的識別,快手還做了大量影像方面的識別,比如場景的識別,是在會場還是在操場,是在家裡或辦公室等等。

  而更進一步、更難一點兒的識別還包括對方是在做飯、做菜,還是在釣魚,如果是在車上,那麽他是在開賽車,還是在大馬路上騎自行車,還是卡車、轎車,有更多的更高級的識別。此後正在開發的還包括了好玩的顏值識別等。

  除了影像的識別和理解之外,語音的識別和理解也非常重要,因為語音包括了很多資訊,特別是傳遞情緒,人類的很多情緒是在聲音裡面,再轉化為語速、語調起伏,或者有人用配樂,音樂本身就有情感屬性,所以,快手還做了大量的音樂的結構化的理解。“我們最高的並發數(在線使用的人數)大概是20萬,在快速的語言裡面,有幾十萬的並發的、實時的語音識別的需求,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是僅用自己自研的,因為20萬的並發率,對機器的要求特別高,找第三方的話,誰也不願意投入這麽大的機器成本。”宿華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所以,快手對影片內容的理解並不是純粹從內容出發的,還有行為數據。也就是說,快手要把用戶的行為數據和內容清晰組合在一起,特別是把內容裡面的視覺加上時間軸以後進行連續的影片分析,再加上深度的分析,以及用戶的行為分析,整個多模的集成組合在一起來做最終的理解和識別。顯然,這也是短影片行業一個非常前沿的非常有意思的課題。

  第三個環節是用戶理解,這裡的用戶並不是內容的記錄者,而是指觀看內容的人。快手要做的就是理解你的興趣偏好,同時更主要的還包括理解你潛在的興趣,就是說你過去還沒有探索過,但是你可能會喜歡的方向和領域,快手會把它挖掘出來,進而幫助用戶來探索更大的未知領域。

  舉例來說,日常生活中人們擴展自己的興趣偏好,一個是隨機的,不小心看到的、很好玩的東西,一個就是朋友或同學的推薦。快手也使用類似的邏輯,在大的社區裡找到那些跟你相似卻又不完全一樣的人,找到他們喜歡的那些跟你偏好不一樣的東西,來嘗試擴展用戶的興趣。

  “應該說,作為一個社區,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在探索,因為社區裡有成千上萬的人跟你相似又不同的人在探索,同時你幫助其他一些跟你相似而不同的人去探索,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個人的潛力。”宿華表示。

  在影片理解和用戶理解的基礎上,第四個環節就是影片分發,由於很好地了解了長尾客戶的偏好和潛在興趣,分發系統就可以真正地照顧長尾,能夠讓更多的人找到自己喜歡的人,能夠讓更多的人被看見,進而幫助大家看見一個更大的世界。

  觀察

  “老鐵經濟”可行嗎?

  自快手創辦以來,創始團隊對快手的商業化一直保持了一個並不是特別“積極”的態度,認為商業化是一個企業發展的自然過程,他們更希望把長尾市場進一步鞏固。除了市場在三四五線城市甚至農村的下沉之外,國際化也是市場拓展的重點,目前已經在俄羅斯、韓國、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進行布局。

  然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短影片市場上,無論快手是否願意參加,它都已經處在市場的紅海中了。儘管價值觀和長期願景打造了快手的護城河和競爭壁壘,但是,同處社交和流量的“名利場”之中,快手必須在社交的深度和商業化進程的把握上有所準備,這將直接決定其未來的市場地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快手今年成立了商業化研究院,開始進行了商業模式上的洞察和探索性實踐。比如其著力打造的“老鐵經濟”,開始了其在“老鐵+電商”,“老鐵+教育培訓”,“老鐵+新零售品牌”上面的嘗試。值得注意的是,快手最近推出了一個“快手商業洞察”的微信公號,按照該公號的功能介紹,該公號作為快手商業內容的官方账號,將提供最新的行業乾貨,數據報告,成功案例以及快手行銷活動資訊,幫助用戶更好了解快手的商業內容。

  以短影片新零售為例,快手商業洞察指出,“新零售越來越向短影片傾斜,主要體現在流量變現上。據相關報告顯示,商戶對短影片平台的主要訴求有三個方面,一是吸引客流佔整體需求的70%,二是產品展示佔30%,三是社交分享,其中,90%純電商使用短影片平台吸引客流。”

  據統計,快手平台潛在商戶數量上百萬,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業用戶群體,快手在新技術手段與傳播媒介的加持下,可以為品牌商戶打造出專屬的品牌聲量,用聲量構建品牌發展的一條全新路徑。

  如今,快手短影片新零售已經擁有了成功案例,以韓安冉與千之俏口紅的一次品牌影片直播合作為例,短短2小時內促使品牌關注度達100萬以上,獲得243.7萬曝光量,“親身測試”口播的形式,讓老鐵最直接收到產品與店鋪的資訊,了解產品賣點,點擊量達到18.1萬,品牌聲量得到了有力的傳播,帶動了產品的整體銷售情況。

  此外,在短影片教育領域,據第三方資料顯示,2018年第15周,快手平台上標題帶有“教程”兩字的影片已達1.76萬,播放量6.4億、評論95萬,從數據可以看出快手用戶在觀看“教程”類影片時的互動意願很高。這也很可能將成為快手“老鐵經濟”開發的一個新重點。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針對頭部用戶的短影片平台,其商業化模式相對成熟,無論是資源聚集還是效益方面速度都會比較快,但不容忽視的是,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恰恰代表了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只是在去中心化的用戶和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上,快手仍然需要有理性的構建,如果採用傳統的商業化模式,快手的優勢可能會劣於抖音,但這也恰恰是快手未來創新的機會所在。”

責任編輯:關海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