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做到平時慢跑,比賽快跑?

很多跑者為了能夠達到目標,平時訓練可以說非常刻苦,但是到了比賽場地,卻沒能跑出相應的成績。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平時訓練每次都使出百分百的力氣來,並沒有給身體留出餘量,往往會身體長期處於一種疲勞的狀態,所以一到比賽就容易出問題。

其實,對於專業運動員來說,大部分時間的訓練都是速度相對較慢的。有研究顯示,男子專業馬拉松運動員75%的訓練配速是要比比賽配速慢的,而女子專業馬拉松運動員66%的訓練配速要低於比賽配速。

為什麼專業運動員大部分時間都是慢跑呢?因為他們需要累計超高的跑量,而要想維持超高的跑量,必須降低速度,如果速度一直很快,那麼身體會承受不了。

所以,用在我們業餘選手身上也是一樣。馬拉松是一項耐力運動,達到一定的跑量才能出好成績,也就是說我們跑得越多,耐力得到提升,比賽自然就能跑得快一些。

想要順利完成一場比賽周跑量應該達到多少呢?

根據不同參賽類型提供的跑量建議

根據國內資深跑步專家顧問討論後,得出半馬、全馬跑前3個月的跑量積累結果如下:

不過,有一項對業餘選手的調查顯示,問他們自己的訓練強度,他們會說自己每周跑了3次輕鬆跑,一次中等強度跑,一次高強度跑步。但當通過心率監測他們的訓練後,會發現,其實他們輕鬆跑的距離只有不到一半,而大部分都是中等強度跑,高強度跑的距離佔了9%。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不同結果呢?

原因很簡單,身體感覺往往不靠譜,而且業餘選手的訓練時間相比專業選手,是要低很多的,所以為了能夠維持配速,他們往往會在訓練時跑得更快,並且認為這樣能讓自己在比賽中也能跑得更快。

這就是問題所在,當你用中等強度(接近乳酸閾值配速)訓練時,相比慢跑對身體的消耗要大得多。因此,當他們每次都這樣訓練,往往會讓身體累計的疲勞無法及時恢復。長此以往,不僅不能提高,反而容易受傷。

一項對西班牙跑者的研究是這樣做的:讓一組跑者80%的訓練配速低於乳酸閾值配速,10%的訓練配速與乳酸閾值配速接近,10%的訓練配速要高於乳酸閾值配速,而另一組跑者70%的訓練配速低於乳酸閾值配速,20%的訓練配速與乳酸閾值配速接近,10%的訓練配速高於乳酸閾值配速。

然後對比他們比賽的成績,發現 80/10/10 這一組跑者比 70/20/10 這一組跑者獲得成績要好。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平時訓練配速大部分都是輕鬆跑,反而更能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那麼該怎麼做呢?

很多人對於輕鬆跑是鄙視的,認為平時訓練不跑快,那比賽中怎麼能跑得快?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如果你平時訓練很刻苦,但比賽卻沒能跑出相應的成績,那麼你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平時訓練是不是應該更多地進行慢跑?

現在問題來了,很多跑者並不知道什麼樣的配速是慢跑?

一個是通過跑步時的說話原則來判斷,另一個是通過心率來判斷。

說話原則:

當你跑步的時候,還能說長句子,說明你跑步的配速是輕鬆跑,如果只能說短語或者簡單的詞語,那麼說明跑步配速接近乳酸閾值配速,如果不能順暢的說出詞語,那麼就是高強度跑了。

心率:

有時候通過說話原則來判斷是會有誤差的,所以要想做到更精細的訓練,你需要一塊帶心率監測功能的手錶,跑步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掌握心率情況。

怎麼通過心率訓練,來判斷什麼配速是輕鬆跑呢?

首先,你得了解你的最大心率:一般來說是220減去年齡,但是個體差異很大,最大心率的數值也會有很大差異。如果沒有條件測試最大心率的話,這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可以作為參考。

跑步時的心率為最大心率的85%左右,就是乳酸閾值心率,也就是乳酸閾值配速跑。所以平時跑步,大多數時候不要讓心率超過最大心率的85%。

還給大家介紹一種心率跑法,叫最大有氧心率跑就是跑步的時候,最大心率不要超過180減去年齡。你可能會覺得這麼跑速度會非常慢,確實是這樣的,但是當你堅持最大有氧心率跑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相同的心率下配速會逐漸提高,這說明你的心臟功能變強大的,跑步能力也提高了。

在強化訓練階段,可以加入間歇跑、節奏跑、長距離耐力跑等高強度訓練來提升訓練效果。每周的高強度訓練次數不超過兩次。

所以,平時訓練不要太追求速度,追求強度,按照心率跑,更能讓你在比賽時跑出好成績。科學訓練,享受訓練慢跑,比賽快跑。

打卡、灌水、看新聞,歡迎點擊做客「跑步眾議院」

覺得文章很不錯的話,點個贊或轉發一下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