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分家歷史:唐宋明朝鼓勵累代同居,朝廷要大力旌表

封面新聞記者 黃勇

古代中國是宗法社會,其核心是宗族-家族制度。家庭是宗法社會的基本細胞,也是宗族-家族制度賴以維系的基礎。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至少要包括父母、兄弟、子女3代,也就是《孟子·梁惠王上》中說的“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唐、宋、明朝是以漢族宗族-家族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族制度支撐起來的,是反對分家的,這又有怎樣的淵源呢?

在中國古代的宗法社會裡,出現了諸如義門陳、義門鄭等累世同居不分家的大家族,受到朝廷的大力旌表,並樹為典型,廣泛宣揚。

四川文史館專家屈小強認為,在統治者看來,累代共爨的大家庭,是在替國家分憂解難(幫著統治者治理百姓),減少矛盾。數世同堂的大家庭越大、越多,宗族制度的基礎就越牢固,社會也才越穩定。

張氏百忍堂來歷:唐朝張公藝九世同居

從唐朝以來,累代同居,一直是朝廷特別是唐宋明王朝提倡的孝義重點,也是宗法社會苦心編織的美好夢境。

張氏中有一個著名的“百忍堂”堂號,源自一個大家族聚族而居的美好故事。

張氏宗祠懸掛的“百忍堂”牌匾(資料圖片)

據《舊唐書》記載,唐朝鄆州壽張縣(今河南台前縣)人張公藝,九世同居,子孫繁眾,人財兩旺,和和睦睦,相安無事。

對這麽一個大家庭,鄉鄰都交口稱讚。有的說當家人公平、管理有方,也有的說一家人團結品德高尚等。

張氏家族的名聲逐漸遠揚,最後傳到了唐高宗李治的耳裡。唐高宗對此很是好奇,國家有嚴格的法令,還約束不住人們的犯法行為,一個家庭這麽多人在一塊生活,哪能這麽好管理?就是皇帝這一家人,大家各懷心事,都合不到一塊呢!

麟德2年(665)十一月,唐高宗祭祀泰山,特意繞道去鄆州,親自去張家探望。

唐高宗看到,張氏家族住在400個生活區,土地及一些財產完全歸集體所有,男女服裝統一製作。凡有探親的婦女,無論是誰的孩子,不講喂親疏遠,只要近在身邊就攜帶而去,展現出團結義氣的良好家風。

唐高宗“問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唐高宗很是感慨,“賜以縑帛”褒獎,並賜堂號百忍堂。

從此,各地張姓以這個張氏家族為榜樣,大都以“百忍”作為堂號,並列為祖訓。

宋朝義門陳十三世同居,元朝義門鄭九世同居

北宋太平興國8年(983)十一月,宋太宗詔令:民間“有孝於父母,三世同居者,旌其門”。在朝廷的鼓勵下,宋代出現七世同居、八世同居、十三世同居乃至十五世同居的大家族。

江州義門陳宅居圖(局部,資料圖片)

江州(今江西九江市)陳氏家族,俗稱義門陳,“十三世同居,長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無間言”,不僅轟動全國,朝廷還進行大力旌表,給予粟米補貼,免除徭役雜科等。

用現在的話說,不僅給予補貼,還提供免稅等特殊政策。這樣的好事,當然具有榜樣效應。

元朝時,浙江浦江縣出現了一個九世同居的鄭氏家族,俗稱義門鄭、鄭義門。

鄭氏家族一世祖鄭綺以孝治家,畢生致力於家風族規的營建,為家族同食共居奠定了行為規範。

五世孫鄭德璋還製訂族規家法,開辦鄉裡私學,創建私人武裝,使家族同居共財。

後來,又經過鄭文融、鄭欽等人的苦心經營,鄭氏家族越來越受到社會賢達的推崇和朝廷的重視。

朱元璋建立明朝,聽聞鄭氏家族的事跡後,特地旌表為“孝義門”。

清朝四川犍為縣溫氏家族五世同居

直到清朝,朝廷對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大家庭的旌表仍不鮮見。

民國《犍為縣志》記載,四川犍為縣的溫氏家族,“以勤儉起家,丁口百餘,五世同居,人無閑言。光緒初,川督丁文誠公榮以‘瑞滿天池’匾額。”

儘管如此,從秦漢以來,兩代或三代同堂的數口或10多口人的家庭,一般有父子兩代或祖、父、孫直系3代的家庭,還是家庭組織的主流模式。

【下期看點】

請看“塵封的鄉檔(132)”。

特別鳴謝:

成都市龍泉驛區檔案局(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