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好中醫都說要讀經典,那讀經典的標準是什麼?

本文為熊繼柏教授2007年在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講座錄音。

讀中醫經典有五條標準,也可以講是五條要求,我就按照這五條要求講。

第一:讀中醫經典,要讀懂。

這個讀懂包括兩個方面:一個讀懂是文辭要弄懂,也就是它的文理要弄懂,這是一個「懂」。因為中醫經典文辭古奧,包括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在內。

《溫病條辨》很深奧,前面《原病篇》全是《內經》的話,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王冰曾經有過一個這樣的描述叫作「文簡意博,理奧趣深」,這個「文簡意博,理奧趣深」是針對於《內經》講的,其實《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又何嘗不是如此呀?

清代有一位醫家名叫姚止庵,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讀《內經》「讀之不能解,解之不能明」,意思是讀了以後不能解釋,解釋也解釋不明白,這就說明讀《內經》是很難的。

在我剛進湖南中醫學院的時候,連續召開了多次77級同學座談會,因為當時要讓我來教《內經》,我首先做調查。77屆的同學代表開座談會,就是談對《內經》課的印象是什麼。

整個77屆得出的結論是四個字,大家沒想到,對於《內經》課的反映是四個字:第一「不懂」,第二「沒用」。他們說我們對《內經》課就是兩個印象:一個不懂,二個無用。你看看,《內經》課搞成這個樣子你說怎麼辦?這說明什麼?說明它難讀、難懂,學生難讀,老師當然就難講,所以這個《內經》課是最不好學的。那《傷寒論》《金匱要略》呢?稍微淺顯點,其實也挺深奧的。

所以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讀中醫經典一定要讀懂。

一個是文辭要讀懂,二個是意義要讀懂。

對一條經文,或一段經文,是什麼意義要讀懂。我這裡隨便舉幾條例子:比如說《金匱要略》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個大家都熟。這個話從哪兒來呢?這個話是從《難經》來的,《難經》說:「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難經》又是從哪得來的?從《內經》來的,《素問·玉機真臟論》說:「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

五臟之間的傳變是傳其所克之臟。這是一般的規律:肝屬木,脾屬土,木病就可以傳土,於是乎就舉出這樣一個例子——肝病會傳脾。這就是意義,我們要弄懂。

弄懂那個意義之後,我們還要思考,肝病為什麼要傳脾,為什麼要先實脾?而且僅此還不夠,是不是肝病就一定傳脾呢?脾病一定要傳腎呢?腎病就一定要傳心呢?心病就一定要傳肺呢?肺病一定要傳肝呢?是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所以我們讀經典的時候一定要把意思弄明白。

《素問·玉機真臟論》講過「五臟受氣於其所生」,五臟接受病氣於己之所生之臟,所生者子也,這就叫母病傳子,比如肝病傳心,這就是一個不同的傳吧,這就不是傳其所克之臟吧。

「傳之於其所勝」,這就是傳其所克之臟,比如肝病傳脾。「氣舍於其所生」,某髒的病氣還可以留給它的母臟,比如木之母是水,肝木之病又可以傳給腎水。母病傳子,子病傳母,子母可以相傳。「死於其所不勝」,死於誰呢?死於克我之臟,肝病傳到肺了以後,對於肝病就有嚴重的影響。

看看這些,這就複雜化了吧。所以我們讀《內經》一定要把它的意義弄明白。讀懂經典要弄懂兩個方面,一個是文辭要弄懂,二個是意義要弄懂。由於時間關係,我不重點在這舉例了。

第二條就是要讀熟。

熟到什麼程度?大家知道,學中醫是要有點背功的,背書的功夫那是要的。我們並不提倡中醫經典要通背,你也背不了。

但是有兩個東西一定要背的:一個是重要的基本理論的原文那是必須背的,你不背就不知道它的基本理論,這是一定要背的;第二個就是我們《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乃至於《溫熱論》,大量的證和方是必須背的。

《傷寒論》113方我們不講全都常用,它實際上只有112方,至少有一大半它是實用的,我們如果要講打折扣就打八折;那《溫病條辨》就不能打八折了,至少只能是九折。

我們讀《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時候要以方測證,這個主證和主方,你是絕對要搞清楚的,你不搞清楚你將來怎麼用?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五個瀉心湯,大、小陷胸湯,小柴胡、大柴胡,烏梅丸、吳茱萸湯、四逆湯,什麼情況下使用,要知道吧!怎麼知道它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呢?

必須把它的藥物背清楚,這首先是背功。「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這是小柴胡湯的主證;它還有或然證,「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你不背原文,就不知道用。

現在有些人說中醫的湯方是沒有重複作用的,那是你不會用啊。張仲景的小柴胡湯到現在一千多年了,《內經》的半夏秫米湯到現在兩千多年了,照樣有作用。如果你不會用,那什麼方都沒有重複作用;如果你會用,古方幾千年以來一直有著可靠的重複作用,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準確運用。怎麼才能準確運用呢?只有首先把原文背熟,沒有這個功夫是不行的。

我近年帶的學生不少,現在越來越多,大家都在想:「熊老師看那麼多的病人,那麼能看病,一定是有很多的秘方、絕招。」他們說我有絕招,說要跟我抄方,抄我的秘方。固然有秘方不錯,確實有秘方,但我的秘方都是古人的,只是古人的方在我這用得多了,少則用成百上千次,多則用成千上萬次,於是乎我對古人的這些方開始有所認識,有點新的變化,也可以說有點發展。

但是我從來不會說是熊氏方,因為都是古人的,來自《傷寒論》的,來自《金匱要略》的,來自《溫病條辨》的,來自張景嶽的,來自陳修園的,來自《醫宗金鑒》的,我用的都是他們的原方,只是在我這兒略有變化而已。這個方你抄去吧,絕對是秘方,不錯。但是你能不能用呢?

不一定能用。因為我是辨證使用的,使用的前提一定是辨證,一定是因證選方。沒有準確的辨證,這個方子就不可能準確地應用。這個辨證處方的法則從何而來?就是從中醫的基本理論而來的。

所以,我經常講:「作為一個臨床醫生,你的腦袋裡至少要裝500個湯方。」其中就有人提出來:「熊老師,那500個方怎麼背的,不會背死人了?」有一個博士生這樣講。

當時我就生氣了,我說:「中國歷史上死了多少個人啊?沒有哪本書上有記載,有人背書背死了。」我用這個話對付他。我們學中醫恐怕光背500個方子還不行啊!

這只是個最基本的要求,中醫的經典很多東西都是要背的,我們診斷學很多的要點是要背的,豈止背一個方劑啊?內科學、婦科學、兒科學很多的原則性的東西也是要背的,每一個病的主症特點是要背的,豈止500個方啊?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所以讀中醫經典第一要讀懂,第二就是要讀熟。

第三要掌握。

讀懂、讀熟為了一個目的,就是掌握它的理論原則,掌握它的學術思想。我們學習經典的目的就是掌握它的理論,用它的理論去指導臨床。你光背,但沒有掌握,沒有理解,沒有領會,沒有掌握它的理論原則,那背了也等於白背,那就是讀死書了。

凡是經典裡面的重要理論法則,我們都是必須掌握的,因為它直接指導臨床。比如《金匱要略》講:「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看起來這話是很簡單的,也好背,但是你背下來如果沒掌握,不一定能夠運用。「浮者在前」,寸脈浮主表,《脈訣》裡面也是這麼講的,因為寸脈屬陽,故寸浮主表。

那麼尺脈浮呢?尺脈屬陰,為腎所主,尺脈浮就不是表證了,特別是尺脈浮大而芤,這是腎氣極衰。《金匱要略》原文講:「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用西醫的話講就是腎衰,腎氣虛衰,腎氣將脫。像這樣的原文你如果不明白,就是僅僅理解「尺脈浮,其病在裡」的字面,這樣的含義沒搞清楚就不行。所以對於中醫經典的理論原文我們不僅要背,不僅要讀懂,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理論法則。

第四要融會貫通。

融會貫通是要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前面兩點,第一是讀懂,第二是讀熟。在這兩點基礎之上,才有可能融會貫通。這個融會貫通是極不容易的,只有在相當熟練的情況下才能做到。但是,融會貫通又是一個方法,是我們讀書的一個方法。

在沒有融會貫通的時候,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要努力學會融會貫通。比如,我們讀《傷寒論》要和《金匱要略》聯繫起來,因為它是一個人的著作。我們讀《傷寒論》要和《溫病學》聯繫起來,因為它們都是治療外感病的。讀《傷寒論》《金匱要略》要和《內經》聯繫起來,為什麼?因為它們是源於《內經》,這就叫融會貫通。

讀了理論,還要跟實踐聯繫起來,這也叫融會貫通。比如,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在《內經》裡面我隨便舉條原文,《素問·至真要大論》裡面有一條原文:「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痙」,就是痙病,「項強」就是頸項強直,就是指痙病出現頸項強直是與濕相關的,這是《內經》裡面的原文內容。

聯繫一下,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傷寒論》裡面講了很多的痙病,它所描述的痙病是頭動搖、背反張、口噤,這講的是抽筋;可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裡面講的痙病是一些什麼痙病呢?中風出現的痙病,有剛痙和柔痙,都是風邪所傷;「新產婦人有三病,痙病、鬱冒、大便難。」第一個就是痙病,它是產後失血、傷津,然後受到風邪所致;還有一個陽明腑實的痙病,用大承氣湯主之;還有一個發汗過多引起的痙病。

但是它就是沒有講屬濕的痙病。《內經》偏偏講的是「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而張仲景講了這麼多痙病,卻沒有一個屬濕的。於是乎,吳鞠通作為中醫大家,他便講了一句話:「似濕之一字,不能包括諸痙,似風之一字,才能包得諸痙。」

他講得很婉轉,他說好像《內經》裡面講的濕不能包括諸痙,好像只有風字才能包括諸痙。為什麼只有風字才能包括痙病,因為「風勝則動」,張仲景講那麼多的痙病都是屬風,所以吳鞠通就講了這麼一句話。

而且《溫病學》裡面就確實記載了痙病,如春溫發痙,暑溫發痙,都是屬於風,有實風,有虛風,更重要的是水不涵木的虛風,熱甚動風也是肝風的一種,它也是風。

所以,吳鞠通認為這個「濕」字要改一下,他只是沒有這麼直截了當地講。其實,他要講的是這個「濕」要改一下,改成「風」最好。這就是說,後世醫家對這個「濕」字有爭議,有懷疑,認為是前人搞錯了。是不是錯了呢?

我們如果讀《內經》的話,就要有主見,不能人雲亦雲,做學問一定是要嚴謹的,而且要有理有據,不能說誰的名氣大我就聽誰的,他講錯了也跟著他講,那不行的,特別是學問上不能隨便講。

第一,《內經》不是講所有的痙病都屬於濕。「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它是講許多痙病都與濕相關,而不是講許多痙病全屬於濕。這是它的本意所在,這是第一。第二,有沒有屬於濕的呢?「因於濕,首如裹」,這句話出於《素問·生氣通天論》,「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拘是什麼?拘是抽筋、痙攣,怎麼導致痙攣呢?「濕熱不攘」,是濕熱導致的痙攣。這不就很清楚了嗎?濕熱可發痙,這就說明《內經》的理論裡面有濕熱導致痙病。我們再看看後世,薛生白的《濕熱篇》講了兩條,一條是「濕熱證,發痙。」直接講濕熱發痙;還有一條,「濕熱證,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此濕熱侵入經絡脈隧中。」這不就是講的痙病嗎?

三個特點,三個主要癥狀全講清楚了,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口噤,這是濕熱侵入了經絡、脈絡所致的痙病。這就從臨床角度證實了「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理論上有依據,臨床上薛生白有明白的條文,「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就得到解釋了。

這是什麼功夫呢?這就是融會貫通的功夫。所以,融會貫通一定有一個前提,就是深度和廣度,我們讀書要講究深度和廣度。

再比如,張仲景的《傷寒論》講:「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小陷胸湯包括黃連、半夏、瓜蔞這三味葯。後世對它的解釋是痰熱結聚於胸膈之證。

溫病學家認為舌苔不黃膩黃滑者,小陷胸湯不可用。為什麼呢?痰熱結聚,第一個是有熱,第二個是有痰,一定要有這兩個,沒有這兩個就不可以用小陷胸湯,因為小陷胸湯是解決痰熱結聚於胸膈的。

吳鞠通認為,胸痛嘔水者,胸痛有飲,飲後嘔水者,小陷胸加枳實湯主之。脈象和舌苔與張仲景講的是一樣,他加了一個嘔水、胸痛,後世解釋這不叫痰熱結胸,而叫水熱結胸。

其實水熱結胸是後世講的,這就是痰熱結胸再加上痞悶過度,用小陷胸東加枳實。為什麼加枳實呢?辛開苦降,它是用降的作用治痞悶、降逆氣,這不就進化了。

一個小陷胸湯,一個小陷胸東加枳實,兩者一比較,什麼情況下用小陷胸湯,什麼情況下用小陷胸東加枳實,這不就清楚了嗎?《通俗傷寒論》把小陷胸湯搬過來,如果有胸中痛、胸中痞悶、舌苔黃膩、口苦、脈浮滑等主症,再加一個寒熱往來(小柴胡湯的主症有寒熱往來,胸中痞悶,默默不欲飲食,口苦),也就是小陷胸湯證再加一個寒熱往來,就用柴胡陷胸湯。

我們總結一下,張仲景的小陷胸湯是發源,到吳鞠通發展到小陷胸加枳實,到《通俗傷寒論》又出現柴胡陷胸湯。這些都是名方,我們應該想想這三個方有什麼區別,如果這三個方都掌握了,那就知道該怎麼用,這就是融會貫通。

又比如張仲景《金匱要略》講腎氣丸,他講了五證:「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腎氣丸主之。」「短氣有微飲……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還有一個「婦人……轉胞不得溺……腎氣丸主之。」還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鬥,小便一鬥,腎氣丸主之。」虛勞腰痛,腳氣上入,男子消渴,短氣微飲,還加上婦人轉胞,這根本就不是一個病啊?

他為什麼都用腎氣丸?把這五個腎氣丸證歸結起來,儘管它們的病症表現不一樣,但病機都是一個——腎陽虛衰,氣化不利。你把這個抓住,腎氣丸就「抓在手上」了。腎氣丸就是專門治腎氣虛衰、氣化不利的,不管出現什麼癥狀,皆可以用腎氣丸主之。這不就是融會貫通嗎?

我曾經跟方劑學的袁振儀教授討論過方劑教學問題。她問我教方劑要怎麼講才能提高教學品質?學方劑要怎麼走捷徑?我說教方劑要善用類比法,這類比法就是演化法,說得好聽一點就是融會貫通。

我就舉一個例子:張仲景有大承氣、小承氣、調胃承氣、桃核承氣湯,吳鞠通有增液承氣、宣白承氣、導赤承氣、牛黃承氣、新加黃龍和桃仁承氣湯,都是一個承氣湯演化出來的。我們要進行類比,思考什麼時候用宣白承氣湯,什麼時候用導赤承氣湯,什麼時候用牛黃承氣湯,什麼時候用增液承氣湯,什麼時候用新加黃龍湯,什麼時候用桃仁承氣湯。

桃仁承氣湯和桃核承氣湯又不是一回事。這幾個承氣湯,張仲景的也好,吳鞠通的也好,你把它搬到一起,就如同花生米,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把它們搬到一起,對比一下區別在哪兒,這不就很容易辨認出來了嗎?這就是類比啊!若沒有這樣的功夫,就不可能學得好方劑。

我當時還舉了一個例子,我說思考一下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系列有多少方。有補中益氣湯、調中益氣湯、順氣和中湯、益氣聰明湯、清暑益氣湯,李東垣自己還有昇陽益胃湯、麥味益氣湯,張景嶽還有舉元煎,這都是一個類型的方。這一個類型的方要如何才能掌握?

將來要如何運用?比較一下這些方,看看補中益氣湯治什麼病,調中益氣湯治什麼病,順氣和中湯治什麼病,益氣聰明湯治什麼病,清暑益氣湯治什麼病,這不就清楚了。這就是類比,也就是要融會貫通。

我們運用古人的東西並不能生搬硬套。有人說中醫用什麼方劑,方劑不就是死的嗎?大錯特錯!方劑到我們手中絕不是死用,一定是活用。

我再舉個例子,吳鞠通的大定風珠是治什麼的?是治療虛風內動,它是治熱邪久羈、吸灼真陰而脈虛神倦、時時瘛瘲,並且時時欲脫,一個大虛證,這個時候用大定風珠治療。因此大定風珠就是治療津液虧虛、真陰不足而出現的虛風內動,水不涵木引起的身體抽搐,吳鞠通用此方是治療溫病陰虛動風的。

我就想,如果是別的原因出現的津液虧虛,真陰不足,虛風內動,可不可以用呢?也可以,因為他並沒有講一定是大熱傷陰,大定風珠針對的病機不是熱盛,而是真陰不足,虛風內動,想到這個道理之後,我就用大定風珠治癒過一個非常特殊的病。

這是一件傳奇的事情。「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天天在農村出診。

一天中午,到了一個公社的楊家村,那村黨支部書記攔著我,他說:「我村裡一個女人死了,早上死的,現在還沒有冷呢。」我一看快中午了,走到病人家中,屋裡許多親人就在那裡哭,並且看到木匠在那裡急急忙忙趕製棺材,就這麼一個局面。我一看病人,昏迷不醒,躺在那裡,手足僵硬,狀如死人一般。我一摸她手的溫度卻和正常人是一樣的。我說:「什麼時候昏死的?」

他們說:「早上死的。」我說:「她怎麼死的?」他們回答:「抽風死的。」她手指是硬的,扳都扳不開,但是皮膚是熱的。我說:「你請過醫生嗎?」他們說:「醫院的醫生都已經來兩次了,都說人已經死了。」我一摸脈,沒有脈。我說:「給我拿個鏡子來。」

他們家就拿出一面小鏡子來。我拿到她鼻孔那裡,大概就放了幾十秒,再把鏡子拿上來一看有熱氣。我想應該人還沒有死,但是我沒有摸到脈呀?農村不比城市,城市的人可以把衣服解開摸她的心跳,但那個時候農村不行。

於是我就摸她的趺陽脈,一摸居然有脈。我說:「沒死啊!」大家一聽就哄起來了。我把她媽喊過來,我說:「你女兒結婚了嗎?」她說:「結婚了。」我又問:「你女兒抽風嗎?」她說:「抽了一個月了,天天抽,天天抽,結果就抽死了。」我說:「她懷孕了嗎?」她說:「不清楚,好像很久沒來月經了。」我說:「病人嘔不嘔?」她媽說:「又嘔又抽筋。」這不就是一個子癇嗎?一個痙病就把她抽昏厥了,實際上是個假死。

我趕緊叫人搗生薑汁,燒竹瀝汁,並且用針扎人中、合谷,然後撬開牙齒就灌薑汁和竹瀝汁,接著就開中藥方。我一看舌質,舌紅無苔,典型的陰虛證,開什麼方呢?就是大定風珠。

大概是十到十五分鐘,病人就開始哼了,就哼了一下。這一哼意味著什麼呀?意味著人沒有死。後來就用這個大定風珠,十劑葯把這個病治好了,最後小孩生下來了。這不是一個奇蹟嗎?這就是大定風珠的靈活運用。

後來我用大定風珠治療了很多例子癇。1970年又有一個姓吳的患子癇,她除了抽風以外就是兩隻眼睛突然視物不清,看不見了,當地醫院就讓她引產。因為她是農村的,不願意引產,我又是用大定風珠給她治好了。這就是大定風珠的靈活運用。

這個功夫在哪裡呀?這個功夫就在於融會貫通,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是必須要融會貫通的,否則你就不能對號入座,就是我說的方證要合拍,方證不能合拍就肯定治不好病。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第五,重點是運用。

中醫經典的理論是用以指導臨床實踐的。應當明確,中醫的理論付諸實踐必須有一個過程,二者有一段距離。書讀得好不等於就一定會看病,我們在中醫大學讀了五年,再讀三年碩士,再讀三年博士,讀了十一年書,這個書應該讀得差不多了,你出門看看會不會看病呢?不一定會看病的。

為什麼呢?因為理論和實踐它是有距離的,只有通過一段實踐之後,才會初步認識到這一點,理論和實踐有區別的。通過長期的實踐,才會初步地學會運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只要一走上正軌,你的實踐水準就會明顯地提高。所以我們要養成這種習慣,要善於運用理論指導臨床,要學會運用理論去指導臨床,這樣在臨床上就可能達到得心應手的水準和程度。

當然,醫生治病不是百分之百都可以治好的,我們的《內經》裡面提過要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講「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仔細琢磨一下古人的這個標準,其實這個標準挺高的,我感覺上工十全九的要求很高了,我經常講能夠十全八就很不錯了!我定的目標是看病一定要爭取達到十全八,這就很不錯了。

我今天看一百個,有八十個應該很見效的;我一次門診看六十個,應該有四五十個是很見效的,我看這樣的要求應該是挺高的,不動腦筋那是不行的,隨便應付是絕對達不到的。

……以下是廣告時間……

給大家推薦《<傷寒論>注評》,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本書按宋·趙開美本條文排列順序逐條加以評註,其編寫體例是繼每條原文後,分列[校勘][詞解][句解][提要][選注][評述]等項,對附有方劑的條文每方之後複列[方解][驗案][評述]等項目。條文及方劑的[評述]部分多能集中反映作者的學習研究心得,而[驗案]一項則選擇前賢應用經方佳案予以評析,以期理論聯繫實際,為臨床服務。

END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熊繼柏,由中醫出版整理髮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正版圖片庫。-0423,歡迎投稿嘮嗑。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